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輕鬆享受的富二代不少,但這幾個偏不是!

輕鬆享受的富二代不少,但這幾個偏不是!

一提到「富二代」,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紈絝子弟」「敗家」,但實際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一樣的「富二代」,他們沒有輕鬆享受父輩打下來的「江山」,而是努力再創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創二代」,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幾位!

蕭山企業眾多。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規模以上企業單位2185家,其中工業企業1628家,以紡織業、化學纖維製造業、金屬製造業等為主導——這大部分是「創一代」留下的財富。

那麼這些「創一代」的接班人,別人眼中的「富二代」們,面對這些財富,是怎樣的呢?

施恆之:拋卻舒適生活,自己艱難創業

施恆之 驛公里CEO

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的他,本可以走一條比較舒適的職場進階或者子承父業的道路,但他偏不。

父母對1987年出生的施恆之的人生規劃是做學術。他也不負厚望,被劍橋大學錄取碩博連讀。可剛念完碩士,他就跑回來了,理由是「要創業」。

01創業方向:瞄準汽車後市場

作為一枚汽車發燒友,施恆之最初只是想做汽車行業的投資,但看了一圈,卻發現自己「看不太懂」這個行業。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走上了創業的道路。經過仔細的思考,施恆之把創業的方向鎖定在了汽車後市場領域。

施恆之:創業是我想創造事物的最好表達方式,我想深入這個行業,弄清楚它到底有什麼問題。

「汽車後市場行業很重,鏈條長,配件多,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很難標準化,複製性低,規模化困難。」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給了創業公司機會。

02 創業經歷:一波三折找准方向

2014年回國後,他經歷過多次創業方向的轉變,曾想做汽車行業的「大眾點評」,也開過維修店。

「我們想打入汽車後市場,就得先沉澱下來,了解這個行業,不能用互聯網人的思維去干其他行業的事。」

施恆之:剛開始時最大的困難有兩個,一是流量的抓取,二是流量的轉化。

施恆之帶領團隊投身到門店運營,給客戶洗車、向客戶營銷,每天開會總結改進,最終門店從開業到盈利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

對施恆之來說,2015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那年,施恆之在美國結識了麻省理工機械自動化專業的陳思渝,隨後陳思渝辭去甲骨文的工作,回國加入了施恆之的創業項目,擔任CTO。

「創業公司資源有限,技術門檻才是在行業紮根的機會。」陳思渝的加入,對施恆之和整個公司來說無疑都是如虎添翼。但也是2015年,施恆之遭遇了創業以來最艱難的關口——A輪融資。

施恆之一個月見了60多位投資人,但 「投資人對這個商業模式的不確定因素還持懷疑態度」,沒人願意投資。

資金匱乏,公司內部更是人心渙散,骨幹員工紛紛離職,技術部門更是一度只剩2個人,對施恆之來說,這就是一道鬼門關。

2015年8月,施恆之飛了趟深圳,凌晨2點鐘見到百榮投資控股集團的董事長蔣百榮,聊了10分鐘,敲定了投資——終於躲過頭頂那張「死亡」大網的打撈,施恆之激動地一夜未睡,坐在陽台,一直等到天亮,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團隊。

「失敗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關鍵還是看人遇到低谷時的反彈力。」

03 創業發展:打造「驛公里」

順利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後,2015年9月,公司進行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驛公里」,開啟了一段新的征程。

梳理完公司所有的業務後,施恆之發現:

洗車是行業的流量入口,通過洗車才能和消費者產生粘性。初創型企業是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的,創業就是做一個成熟的大眾需求,創業者要用最新的技術給消費者創造最大的價值。

鎖定方向後,施恆之和團隊將市面上所有相關的產品全部買回來,拆解研究了一遍,進行優劣勢分析,從中汲取經驗,再設計研發自己的產品。經過近1年的時間,驛公里研發設計出了自己的產品,無人值守智能洗車機器人。

施恆之介紹,智能洗車的優勢顯而易見:洗車快,人工洗車半個小時,它只需3~5分鐘;消費者自己操作全過程,不需要工人,可以365天24小時營業;質量標準,「不像一些洗車店,充完卡之後明顯沒有充卡之前洗得乾淨」;便宜,一次只要10元。

李峰:不走父輩老路,努力趟新路

李峰 杭州匯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父親和叔叔從家庭作坊起家,創辦了如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杭州匯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出生於1983年的李峰,在2009年創立了浙江匯林科技孵化園有限公司,讓家族企業從農業領域走向了創業孵化。

01 初次創業:嘗試發展電子商務

「你回來給公司創辦中華名優特產網,大四就不用在學校呆了。」一次難得家常團圓飯桌上,從學校回來的李峰聽到父親李九斤這樣說。

匯林集團出資,父親背後支持,李峰組建一個小團隊實現父親的構想,專賣食品特產B2B網站「中華名優特產網」很快上線。

萬事開頭難,中華名優特產網面臨了眾多行業網站同樣面臨的難題:會員費難收、盈利模式單一。

李峰:原來我們構想會員加廣告費的經營模式現在看來有些難,所以打算從明年開始,所有的會員都免費,先打造人氣再說;另外,我們先把賺錢的項目做起來。

李峰適時地調整了戰略,準備從網站的核心競爭力出發:農產品價格信息和資訊。

02 企業新發展:創建科技孵化園

父親對李峰從小灌輸的觀念是,「我們是做農業的,事關民生,不是暴利行業」。李峰也明白,僅靠農業,想做更大恐怕難。

2009年,互聯網開始興起,那時的匯林仍然是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在轉型升級的浪潮中,李峰開始思考新的道路:

「是不是可以做科技孵化園,培育更多的出色的企業,從某種角度上趕超其他巨型企業?」

當時,科技孵化園是個新鮮事物,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並不多,李峰只能一步一步摸索。

園區最初只是「房東」,把原有的廠房、辦公樓租給企業,漸漸地,李峰不滿足於只當「房東」,更希望成為那些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業企業的「股東」。

李峰坦言,他更偏向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業企業。

成立於2004年的「先臨三維」,是匯林孵化的第一個園區中、第一家從事3D列印技術研究的公司。但在入園之初,公司缺錢缺技術,步履維艱。

李峰認定,3D列印這項新技術剛剛興起,存在巨大潛力,於是多方牽線搭橋,幫助公司拿到了200萬元的政府扶持資金,同時聯繫科研院所爭取技術支持。如今,「先臨三維」已經成為國內3D列印上市第一股。

現在,匯林科技孵化園擁有5個園區,總建築面積超20萬平方米,共入駐企業359家,高新技術企業108家,上市及准上市企業15家。2017年,園區企業實現產值近40億元。

李峰:現在整個創業環境和父親當年有很大的不同,商業模式越來越開放,更需要優勢互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公司成長或者衰退過程也更快,需要快速作出反應。

項琬淇:不去父親公司,開拓自己喜歡的事業

1988年出生的項琬淇碩士畢業回國後,也沒有選擇去父親的公司。她笑稱自己是個「愛藝術、愛生活、愛折騰的文藝女青年」,在2014年年底開創了自己喜歡的母嬰事業。

和父輩相比,蕭山「創二代」往往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這讓他們擁有了開闊的視野和面向未來的眼光。

項琬淇從英國碩士畢業後,先在一家銀行做公司業務,後來不安於朝九晚五的工作,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為什麼選擇母嬰行業?

項琬淇說:「一方面,身邊不少朋友在產褥期遇到各種問題,需要專業人士去幫助她們,而市面上月嫂的素質參差不齊,如果我能夠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就能讓年輕的媽媽和家人輕鬆起來;另一方面,我家裡從事傳統行業,從來沒做過服務業,我想突破一下,畢竟第三產業是發展趨勢。」

創二代有話說:談到目前面臨的挑戰,李鋒表示一是資金,二是人才。

在資金方面,有人願意上市,有人覺得每年掙幾百萬元就夠了。在我們園區,思維會更加前衛,用股權融資等方式吸引青年一起創業比較常見。在人才上,蕭山近年來城市化推進非常快,父輩創業用的一般是本地人,現在要考慮吸引和留住更多外來人才。

李峰:現在整個創業環境和父親當年有很大的不同,商業模式越來越開放,更需要優勢互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公司成長或者衰退過程也更快,需要快速作出反應。

施恆之:儘管父母沒有直接支持自己創業,但他們給了自己最重要的財富——堅持,「遇到任何問題,都想辦法去解決。

在李峰看來,蕭山發展靠實體經濟,不管是「創一代」還是「創二代」,都非常珍惜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和平台,往後也離不開從父輩傳承下來的「勇立潮頭、奔競不息」的精神。

來源 | 中國青年報 及網路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Apple設備推出輔助功能 幫助殘障人士更好使用設備
《大唐西域記》與「海上羅剎女國」

TAG: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