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山本》 書評:詩意敘述民國時期秦嶺故事
賈平凹的第十六部長篇小說《山本》,依舊在寫秦嶺。我生在秦嶺北麓,在那裡生活了二十多年,至今老家那一畝三分地和親朋好友,依舊在秦嶺的眼皮子底下。捧著《山本》,看著封面上的血月黑山,我竟如面對千里之外的故鄉那般激動。
作者:姜乾相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部小說能有一個好開頭,就可以像一塊大磁鐵把讀者的注意力和閱讀欲深深吸住。這一點,《山本》做到了。
「陸菊人怎麼能想得到啊,十三年前,就是她帶來的那三分胭脂地,竟然使渦鎮的世事全變了。」不到四十個字,如同新聞報道中的導語,一下抖出了一個包含諸多疑團的大包袱--「陸菊人」是誰?「十三年前」是哪一年?「三分胭脂地」是一塊啥樣的地?「渦鎮」在哪裡?「三分胭脂地,竟然使渦鎮的世事全變了」,會不會是故弄玄虛?
似曾相識燕歸來。2010年,賈平凹出版的長篇小說《古爐》的開頭是:「狗屎苔怎麼也不明白,他只是爬上櫃蓋要去牆上聞氣味,木橛子油瓶竟然就掉了。」
兩部小說的開頭,如同是小學生用「怎麼……竟然……」造句, 結構完全相同。其實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全書近500篇小說儘管題材不一,但有上百篇是以「地點+人物+時間+事件」的開門見山式開頭。其實冷靜一想,這樣的雷同,何嘗不是一種駕輕就熟的寫作技巧和藝術?
在我的潛意識裡,無論哪裡的山,都是高大壯美的。橫亘在家鄉的秦嶺,自然是美上加美。而《山本》的語言,恰恰就是一種充滿詩意的美的表達。文中有的段落、有些描寫,只需斷行或去掉幾個字詞,變成了一首絕妙的好詩。
比如賈平凹寫「蜘蛛網」——
檐腳下的那張網上沒見了蜘蛛,
這張網一直以來總想著能網住天的,
上面卻落了片樹葉,
搖搖欲墜,
突然飛過來一隻鳥,
竟然一下子把網全部撞破。
還有他對花叢中飛動蝴蝶的描寫——
院子東邊的牆裡有了一朵花,
花在行走著,
哦,
那不是花,
是蝴蝶。
主人公井宗秀在夜晚想起了自己久未見面的哥哥井宗丞,文中寫到:「夜黑得像扣了個鍋,幾顆星星隱隱約約,他不知道井宗丞該守在哪一顆星下,一時倒覺得汗全在冷,一份衣服也冰涼冰涼起來。」只需稍加提煉,就成了一首合轍押韻的情歌——
夜
黑得像扣了個鍋,
幾顆星星
隱隱約約,
不知道在哪一顆星下,
守著
我的哥……
再比如——
日子過得安詳,
院牆根那一蓬迎春花就野蠻地生長,
裡面住了無數的蛐蛐在叫,
腳一跺聲就停了,
過一會兒,
又是一片響。
儘管這本書描寫的是民國時期的故事,世事動蕩、白色恐怖、土匪橫行、充滿血腥,可是賈平凹先生的詩意敘述,或多或少減輕了那個荒唐時代帶給讀者的壓抑感,這可算作是一種寫作上的智慧表達吧。
(原標題:詩意的傳達)
來源:北京晚報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下周將上演歌劇《馬可·波羅》 丹麥男高音挑戰唱中文
※《北京晚報》60周年:新聞報道背後的故事
TAG:北晚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