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7年閻錫山治理山西是「左宗棠式民生」的翻版

1917年閻錫山治理山西是「左宗棠式民生」的翻版

總體上閻錫山的政治生涯是:辛亥革命崛起——控制山西——勢力擴張——中原爭霸——退守山西——敗退。

(1)1917年,閻錫山斗敗袁世凱後控制山西

袁世凱要統一北方,以備鎮壓革命者;閻錫山則要力保山西成為自己的地牌。但因為身處北方,閻錫山在表面上仍然要和袁世凱保持一致,但爭控「山西」的各種對象的背後都有袁世凱的身影。

1916年,閻錫山投靠了段祺瑞,其對山西地掌控日漸穩定。當袁世凱稱帝並迅速滅亡後,閻錫山對山西地控制權基本達到了。

1917年,他開始加強民生建設——六政三事,即:水利、種樹、蠶桑、禁煙、剪髮、天足、種棉、造林、牧畜。「六政三事」除了剪髮、天足外,閻錫山所做的和傳統「民生」沒有區別,基本屬於「左宗棠的民生政策」的翻版。

由此可見,左宗棠這位被我們忽視的民族英雄,應該被怎樣重新認識。我們之前看左宗棠,只看到了他的軍事卻沒有看到他對民生、經濟、改革等領域的貢獻,他因軍事而被關注,卻因軍事而被忽略其他諸多貢獻!

(2)1920到1930年大力發展時期

自1922年以後,閻錫山已經具備了其他軍閥少有的「穩定基礎」。

1926年,閻錫山控制的山西軍火工業就已能月產火炮10多門、衝鋒槍900多支、機關槍30挺、炸彈3萬多發。其掌控的軍隊兵力也多達30餘萬。

1927年,為增加自身的軍隊建設,閻錫山建成了太原兵工廠,這個兵工廠在當時的中國非常著名,這又使其實力倍增。

軍工業發展的同時,山西的民生工業的發展也很不錯。在這一期間,閻錫山及其山西人建立了25個煉油廠、2個鍊鋼廠、2個機器製造廠、15個發電廠。其他前期民生配套工業的發展也很不錯。

例如1921年就建了蠶具製造廠、兩個麵粉廠、1個棉紡織廠、一個捲煙廠,這些都是為前期「民生項目」打造的配套企業。也就是說,1917年開始,閻錫山發展的「六政三事」中的水利、種樹、蠶桑、種棉、造林、畜牧都已經有了較好地發展。

當「左宗棠民生政策」取得了好的成績後,那麼,左宗棠時期沒有大規模發展的「民生工業」在閻錫山手下發展起來。

可以說,在閻錫山手中,「左宗棠民生政策」獲得了全面發展。

不僅僅是山西,自1916年到1927年,中國大地的各個割據勢力都有一個「自我圖強」時期,各個地區的「實際統治者」,為了被大的勢力吞併都在積極發展軍工業,都在發展工商業和搞好民生,積攢「家本」。有人說這一時期是「民國的白銀時代」,其實,不存在!如果有也是「分裂的民國,孤立的各個地區間的白銀時代」。

未完待續!

閻錫山崛起:從逃債青年到一方諸侯

周總理一位「全才」偉人,以編製的豪碼幾十年來敵方不能破解為例

張居正強推「一條鞭法」沒有改變滅亡根本問題,以官商問題為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向羅斯福舉報袁世凱毒殺光緒很正常,慈禧和項城嫌疑最大
28歲的左宗棠為了死去的伯樂而推掉出山機會,這一耽誤就是14年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