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葯三分毒?信,你就輸了……
「是葯三分毒」這句俗話,可以說是老少皆知,傳播甚廣。
小編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生病了,老人家特別反對吃藥,並且常常拿這句話出來阻撓。
相信這句話也阻止了很多人在生病時吃藥。
而現在,某些西藥傷肝傷腎的副作用「深入人心」,這種認知也轉移到了中藥上。
這些以訛傳訛的說法似乎一直在驗證這句話——那到底「是葯三分毒」這句古話是對還是錯呢?
其實這句話本身是沒有問題,為啥?
我們先追本溯源,看看這句話出自哪裡。
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自序中,全句是:
「凡欲治病,先以食療,即食療不愈,後乃葯耳,是葯三分毒」。
在中國古代,所有的藥物都叫「毒藥」。
在《周禮.天官》這部書中就有:
「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如果以咱們現代人的思維來理解,那這醫生簡直就是《絕命毒師》古代版啊!
而我們說藥物之所以能治病,在於它具有某種偏性,古人常將藥物的這種偏性,稱為「毒」。
而臨床用藥都是取其偏性,用以祛除病邪,調節臟腑功能,糾正陰陽盛衰,調節氣血紊亂,最終達到治療疾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一個人脾胃虛寒,大方向上用溫熱的葯治療,這個「溫熱」就是葯的偏性,只不過我們把這些偏性稱之為「毒」。
比如生薑辛辣,它的「辛辣」就是它的偏性;
大棗甘甜,「甘甜」也一樣是它的偏性。
而現在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所有藥物都會有副作用。
尤其是長期吃藥的人,更加認為藥物會傷肝傷腎,不能長期、大量使用。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就是用藥要對症,要適度,要看身體情況。
比如大米,你餓的時候吃它就能解決飢餓。
從對症這個角度講,大米就是葯,治療你飢餓的葯。
比如我們說解酒可以喝小柴胡,如果醉酒程度很重,用1-2袋是沒有什麼效果的,非得4-6袋才能達到解酒的效果。
從適度這個角度講,醉酒程度高,4-6袋才是用藥適度。
所以不管是什麼葯都要對症、適度,且當機。
如果你生病了,就是我們說的陰陽失調,就像天平傾斜了,這個時候你的身體就出現了偏性。
這時候我們就要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之偏性,而你身體的偏性越大,就越需要偏性大的藥物來糾正。
這是你身體需要,這個是當機的。
所以,是葯三分毒這句話沒錯: 它是指藥物都有偏性,它的使用要當機,而不是大家理解的不良反應。
那我們臨床中有哪些「毒藥」治好重病的例子呢?
比如細辛,現代中醫受李時珍的影響,普遍有一個誤解,認為細辛不過錢。
細辛主要起到破寒的作用,臨床上,當一個人的癥狀完全符合細辛的癥候時,喝細辛不會有舌頭麻的感覺。
嚴重的小青龍湯證患者,包括一些類風濕患者,常年有寒濕郁在關節處,用細辛後沒有舌頭麻的感覺;
還包括常年發低燒,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細辛用下去也沒有舌尖麻的感覺,這就說明病一定重,也說明用細辛是對的。
又比如附子,很多人都「談附子色變」,大多是所謂的附子反應。
但是咱們如果弄明白附子是作如何發揮作用的,就不會糾結在這個地方了:
附子本身有通經脈的作用,如果這時候津液跟不上,很容易造成頭暈、身體發麻等不適感。
就好比是河渠原先是堵的,但是現在通開了,水就會顯得非常少了。
咱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所謂的附子反應,其實只是通經脈的過程中,津液相對不足,而出現的身體反應。
再比如砒霜,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味劇毒的葯,然而臨床上卻有不少用砒霜治癒白血病的例子。
而現代醫學也證實了,三氧化二砷(砒霜)是藥劑中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其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患者最好。
類似這樣的例子,臨床上比比皆是,只是它有個前提,就是治病用藥要當機。
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理解「是葯三分毒」的真正含義,它是說:
所有藥物都有其偏性,用好了它就是仙丹,用不好它就真的是「毒藥」了!
特別提醒:
小道經方視頻以及文章只做教學指導,不針對具體臨床治療,如果有需要請諮詢經方醫生。
更多中醫·養生內容歡迎關註:小道經方
系統學習小道經方課程:優酷搜索「小道經方」小道經方QQ群: 21535031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