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母校
請關注我們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懷念我的母校
在這多雨的季節里,總愛回憶那些往事……
我的學校下泊寺中學就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座古廟裡。這座廟透著古老和神秘,據說還有個典故呢。那個時候,全鄉的孩子都在這裡上初中,在校學生大約有200多人。記得全體師生集合時,按年級排隊,一長溜一長溜的,能排滿後院。課間活動時,前院、後院、操場上,到處是玩鬧的學生,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記憶猶新的是上課鈴,老師們不知從哪裡弄來一截鐵軌,用粗鐵絲綁的特別結實,掛在中間學堂的房腳下,成為我們學校上下課時的「鍾」,一聲上課鈴聲,二聲下課鈴聲,三聲就是吃飯的鈴聲,連起來就是「一上、二下。三吃飯」!如果連續聲就是早起床的鈴聲。這一敲就是幾十年,帶出了幾代學生。如今,它不響已經好多年,但依然掛在原先的那個地方,成為一道風景線。每當回鄉的時候就會想起當年的許多場景。
學校自然地分列成三排,前一排一個班,中一排一個班,後一排一個班,後一排就是大殿建在沿台上也是我的班級。
我的班主任賈承樂老師經常穿一雙黑皮鞋,皮鞋不太新了,也不夠黑亮,感覺前面總是向上翹著,走起路來「篤篤」作響,一聽就知道是他來了。賈老師削瘦的模樣透著嚴肅,但學生們並不怕他。那個時候老師學生在一個食堂吃飯,幾個大男生耐不住誘惑,偷偷地把賈老師的主食偷吃了,傳出「味道好極了」的贊語,並沒見老師追查是誰幹的。
李寶元老師他是教數學的好能手,就是脾氣不好,對不聽課的學生就用教棍說話,但為人風趣、幽默,是個樂天派。
化學老師靳跟宏,身材魁梧,但動作敏捷,還帶的體育課和音樂課,簡直是天才。他會彈手風琴,小提琴……彈出的樂曲如泣如訴。靳老師還會打快板、打銅器、作曲,時隔多年,他的那些精彩表演,仍不時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張孝忠老師代英語課,那時,我們剛開始學英語,張老師一字一句教我們讀那老毛子的語言,我們就當講笑話根本就沒有人聽講,張老師說話慢條斯理,要是發了火,那也是很嚇人的,有時會將教鞭招呼到調皮學生的身上。
我們班的教室在中間大殿窗戶外,特別高。窗上都是玻璃。張老師就在那看誰不聽講,有時候我上課走神,突然就感覺後背涼颼颼的。扭頭一看老師就站在身旁,怒目圓睜……我在座位上做各種小動作,從上初一開始,我就吃「夾生飯」——《水滸》《孔雀東南飛》《邱少雲》《說唐演員》《董存瑞》《黃繼光》《西遊記》……就看這些小說,也就有了現在時不時動筆寫寫的基礎。有一次我座位旁邊的窗戶猛然被從外面拉開了,有一個聲音伴隨著涼風飛向耳邊,你干甚了?嚇了我一大跳。我當時想窗戶不是挺高的,張老師的個子也不高,是怎麼發現我的呢。直到某天大掃除,我看到了窗檯下面的板磚,釋然了,原來如此。
到了現在我才發現,如果沒有幾位老師當年的監督,我真的什麼也學不到。我的這些老師都很普通平凡,雖然不是什麼出類拔萃的精英人物,也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博學之士。然而,他們一輩子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站在三尺講台前,衣襟上、手指上沾滿粉筆白,面對著一茬又一茬學子,把自己的知識認真地灌輸給他們,循循善誘,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樑之才!
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漸漸地小了些,思緒也回到現實中來,那個年代那些事在心中揮之不去……
《十里驕子話鄉愁》公眾平台
顧 問: 張廣安
名譽主編: 竇書明
主 編: 賈廣臻
編 輯: 張會琴
張 志
TAG:十里驕子話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