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州野生植物有了權威「家譜」

溫州野生植物有了權威「家譜」

溫州有哪些野生植物?有多少門類?它們分布在哪裡?生存狀況如何?新近面世的《溫州植物志》首次給出了權威的回答。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全國性自然科學期刊《植物多樣性》,刊發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亞洲委員會副主任馬克平《,展示了市級植物志的價值》一文,肯定了地方植物志無法取代的功能。文中指出,《溫州植物志》為地方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提供了豐富可靠的信息,其經驗與做法值得大力提倡和鼓勵。

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的《溫州植物志》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在長達七年的編撰調研過程中,數十位植物科技工作者開展數百次野生植物資源普查,採集數萬份標本,基本摸清了溫州植物資源家底,溫州野生植物有了首部權威「家譜」。在此基礎上建設的「溫州野生植物網」信息服務系統,是全國首創的將地市級植物志書網路化的創新,平台於2014年上線至今,日均訪問量達三四千人次。

本文首發於 溫州日報文化周刊

「這是一套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信息量大、適用面廣,能突顯溫州植物特色的地方植物志書」

溫州地處浙江東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得區域內生物、生境、生態系統十分多樣。不少植物起源古老,殘遺植物多,特有和珍稀植物多,如溫州種子植物中就包含22個我國特有屬,在中國植物區系劃分中佔據重要地位。「溫州是浙江省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一直較為薄弱。」《溫州植物志》主編之一、浙江省植物學會原副理事長丁炳揚教授,長期從事植物學及植物多樣性教學與研究,在他看來,溫州原先相對偏低的植物資源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社會經濟的科學發展。

編寫植物志是植物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地區植物分類學研究水平和研究隊伍實力的展示。2009年,曾於1982年至1993年參與《浙江植物志》編研工作的丁炳揚教授,在一次會議上與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亞作所)林霞研究員、市林業局陳余釗教授、溫州科技學院王法格高級農藝師就編著《溫州植物志》的想法引發共鳴。2010年,亞作所聯合溫州大學、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市林業局等單位,申請「溫州野生植物植物資源調查與植物志編撰」項目,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視支持,獲得市農業財政專項資助,組織三十餘位植物和林業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編著工作。

與此同時,溫州大學牽頭申請「溫州野生資源植物研究與信息系統開發」,計劃將《溫州植物志》網路化,擴大研究成果利用率和效益。該項目獲得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的資助,兩個項目同一套人馬,同步開啟。

「植物志書編撰工程浩大又繁瑣。」《溫州植物志》編撰項目協作組秘書長、亞作所陶正明副研究員說,「除了開展全域植物普查,採集巨量標本外,還須查閱省內外、乃至國外標本館中採集於溫州地區的相關標本,收集和整理涉及溫州的植物區系、分類、生態調查資料,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標本鑒定、分析比對後,方可編撰成書。」

「《溫州植物志》是一套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信息量大、適用面廣,能突顯溫州植物特色的地方植物志書,也是一部收錄全、規模大、闡述權威的地市級植物志書。」陶正明介紹,全書共五卷,由丁炳揚教授和亞作所所長、金川研究員擔任總主編,首次全面收錄本地野生植物210科1035屬2544種36亞種178變種,80%以上的植物種類附有實地拍攝的彩色照片。

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資源和植物化學家孫漢董研究員給予《溫州植物志》高度評價:「《溫州植物志》的出版,不僅為本地區植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也為浙江省乃至全國研究植物區系提供了科學資料,對溫州乃至浙江發展綠色生態經濟、保護生物和環境、普及知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越是基礎的研究,其付出與收穫越難成正比。這好比『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總得有人先把樹栽下……」

「越是基礎的研究,其付出與收穫越難成正比。這好比『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總得有人先把樹栽下……」項目之初,植物志的副主編之一、溫科院朱聖潮教授最擔心的就是人手不足,結果卻出乎意料,「溫州即將編撰植物志的消息一傳開,許多有一定植物學研究基礎的人員紛紛表示願加入,有溫州的,有外地的,他們都有本職工作,卻都自願無償奉獻出業餘時間和精力。」

最終,進入項目組的除4家主要負責單位相關人員外,還有來自樂清中學、瑞安玉海中心小學、永嘉碧蓮中學的自然生物老師,市中醫院、附二醫的中藥師,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市教育科研院、市公園管理處等單位的植物研究者和愛好者等。此外,杭州師範大學金孝鋒教授、浙江大學趙雲鵬博士等知名植物研究專家也欣然應邀參與。

野外考察困難重重,地形、氣候、環境和體力等等因素都可能成為前進的阻礙。

「陡峭的山崖、險惡的深林,越是人類難以進入的偏遠之地,才越可能存在有價值的發現」,調研組「大隊長」丁炳揚說,在野外調研的路途中須得披荊斬棘,除了流汗,可能還要流血。

調研隊走的路大都是「現開」的路,有時能僱傭到當地山民、護林員作為嚮導,有時只能依靠自身的野外經驗深入叢林與峽谷,沿溪涉水、攀岩而過,沒有地圖,更沒有通訊信號。

有一次,考察隊在山上突遭雷陣雨侵襲,在高海拔的山巔,為避免引雷,不得撐傘,大隊人馬頃刻間被淋成落湯雞,隨身攜帶的相機和辛勞一天採集而來的標本無一倖免。

考察隊員們還經常要與叢林里的毒蛇、毒蟲們「打交道」。一次,在文成石垟林場,朱聖潮領隊為學生們開道時不慎捅到了馬蜂窩,整個右掌至整條前臂被蟄後腫成兩倍大,幸好隊伍里有中藥師,就地取材,研磨了幾味草藥幫忙敷上。

「一般情況下,每位考察隊員出行都要背著背包,帶著標本袋、水壺、乾糧和相機負重前行,沿途採集和記錄下所有植物種類,回到家基本已是傍晚,但製作標本不能耽擱,必須馬不停蹄地進行鑒別、壓制、換紙等工序,基本上入睡都已是深夜。」朱聖潮告訴記者,原先考察隊共有五六十餘人,但因過程過於艱辛、或因無法兼顧本職工作等原因,許多人中途退出,最終有三十多人從開始堅持到了最後。

調研期間,項目組共開展12次大型普查活動,歷時65天,參加人數達236人次,對泰順烏岩嶺、垟溪,蒼南莒溪、馬站等近30個重點區域進行了詳細考察;各單位組織的236次小型考察,參加人數550人次,足跡遍布溫州11個縣市區人跡罕至的廣袤山林;此外還組織了13次海島調查,涉及域內47個海島,共採集植物標本37850號,拍攝照片57630幅,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這些標本現分別於溫州大學、亞作所和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標本館內長期存放,以供隨時調取查閱。

「我跋山涉水而來,就是為了見這素未謀面的植物一眼,就這驚喜的一眼,足以慰藉一路風塵」

「我跋山涉水而來,就是為了見這素未謀面的植物一眼,就這驚喜的一眼,足以慰藉一路風塵」——這是寫在浙江植物愛好者聚集地「之江草木」論壇上的一句話,植物志調研組成員吳棣飛以此表達了自己與隊友們的心聲。

「對我們『植物人』們而言,野外考察採集標本,有著如同『集郵』般的樂趣,即使沒有課題,我們也會去做。」吳棣飛任職於溫州市公園管理處,是被昵稱為「植物人」的植物愛好者群體中的一員。他透露,像他一樣在「之江草木」等交流平台成長起來的「植物人」中,生活在溫州且經常與他結伴野外考察的就有二三十人,其中有幾人參與了本次調研。

談及參加植物志項目的收穫,吳棣飛難掩喜色:「你無法想像,自己的名字被寫在植物新種命名人一欄中的喜悅,這是類似『名垂青史』的體驗。」溫州植物志項目組共發現5個在全世界範圍內從未被發現的新種,新種的名字都由項目組中的發現者命名。吳棣飛與同伴四人在平陽一處水岸邊偶然發現了一種細高型的薹草,吳棣飛從未見過,便挖了一株帶回家種植。過了些時日,薹草漸漸長出了造型奇特的果穗,吳棣飛更覺新奇,遂將資料和樣本寄給專家鑒別,結果,這株薹草竟真是從未被發現過的新種。吳棣飛和同伴們根據其類似禽類細喙的形象為其命名「細喙薹草」,被記錄在《溫州植物志》中。

這趟長達數年的溫州野生植物調查之旅,有著許許多多寶貴的新發現,其中5個世界性新種分別已命名坤俊景天、浙南茜草、細喙薹草、雁盪山薹草、木本牛尾草,此外,還有浙江分布新紀錄屬10個、浙江新紀錄種37個,溫州分布新紀錄屬29個、溫州新紀錄種200個……這些歷史性的發現都被《溫州植物志》記錄在案,為工農業生產、科研、教學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提供了科學的知識和依據。

溫州大學、溫科院的相關專業數十名本科生、研究生積极參与了植物志的野外普查標本採集。畢業於溫州大學生物學專業的高末,是丁炳揚的研究生,當時主動要求參加了此次調研。「許多同學覺得植物分類學枯燥,分類特徵難以掌握,過去我也這麼覺得」,然而野外考察培養了她對植物分類學的興趣,「隨著越來越多次地走到自然界中去,親手採集植物標本、解剖觀察,利用植物志的檢索表進行分類鑒定,最後找導師核實,堅持一段時日後,我發現自己竟然能夠基本鑒定正確,興趣自然而然濃厚了起來。」

現今,高末在瑞安玉海中心小學擔任科學老師,有意識地努力將植物相關知識傾注和傳遞給她的學生,周末時,她也會經常組織班上的自然興趣小組去野外考察。「孩子們有著與生俱來對大自然的親近感,野外考察作為探究科學的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讓他們收穫許多超出書本的學識」, 看著班上的學生們對自然科學興趣盎然,高末滿懷欣慰地笑言,希望他們「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的美夢成真,也希望「植物人」對自然的熱愛能夠更多更廣地擴大開來,更長更遠地傳遞下去。

溫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溫州 的精彩文章:

研究南懷瑾珍貴史料 南小舜《人生路漫漫》近日發行

TAG:人文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