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刺青原來是懲罰大臣的,使用的工具也不是針
這個系列,說一說古代黥刺這種刑罰。
我國自古就有「黥」刑,指的是在罪犯的臉上刺字,做為刑罰的一種。
《古今圖書集成》中,在「黥刑部匯考」一條下面記載:早在商代時就有了「墨刑」一說,是黥刑的雛形,但這種刑罰的適用對象只是大臣,施刑的原因是大臣沒有勸諫君主改正過錯,沒有盡責(臣下不能匡正其君,則以墨刑加之),而墨刑的具體位置不得而知,估計是在臉上。
到了周朝,繼續沿用墨刑,但施用對象的範圍已經不再局限於大臣,受過黥刑的犯人還要去做守門一類的雜役。
到了秦朝,也有黥刑,受刑者通常還要繼續服苦役,像著名的黥布就是在秦朝時受過黥刑,又被送去修造驪山陵墓。
黥布,原名英布,安徽六安人,秦朝時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文獻中稱,黥布年少時候,曾經有人為他看過面相,說他「當刑而王」,有王侯之相,但在成為王侯之前會遭受刑罰。
果然,英布長大以後犯了罪,被判黥刑,臉上被刺了字。英布坦然受刑,被送到驪山服苦役。在驪山,英布和一些同樣服苦役的英雄豪傑結交,聚眾為盜,成為一方的豪傑。因為臉上的黥刺印跡,人們也稱他為黥布。
秦末天下紛亂,黥布先後追隨項梁、項羽,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很快脫穎而出,經常為項羽做開路先鋒,多次在戰場上獲勝,殺人如麻。後來黥布被封為九江王,又替項羽除掉楚懷王,但是項羽一直對他心存疑慮。
楚漢相爭,劉邦利用黥布和項羽之間的嫌隙,派人勸說黥布叛楚歸漢。項羽派兵攻打黥布,殺死他的家眷。
黥布跑去見劉邦,劉邦知道黥布也是堂堂的九江王,故意要挫一挫他的驕氣,黥布進來時,劉邦坐在帳子里只顧洗腳,默然不睬。
黥布受不了這樣的奇恥大辱,氣得想自殺,後悔不該叛楚歸漢。但劉邦表面冷淡,為黥布安排的器用帷帳都和自己的一樣規格,黥布感覺到了劉邦的誠意,招集幾千舊日的將卒來歸順劉邦,劉邦立他為淮南王。
當時最出色的三位將軍韓信、彭越和黥布齊聚劉邦帳下,在垓下打敗頂羽,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鳥盡弓藏,從來如此。短短几年之後,韓信和彭越都因為反叛的罪名被誅殺,彭越更被剁成了肉醬,分賜給諸侯。黥布預感到自己的下場會和韓、彭二人一樣。後來,黥布謀反的過程果然與韓信一樣,躊躇猶豫之間,弄假成真。劉邦親自率兵征討,最終黥布戰敗被殺。
早期的墨刑與後世的黥刑是有一些差別的,用具恐怕不一定是針,在臉上留下的創傷比我們理解的紋文刺要大,因為文獻中在解釋這條刑法時,用的是一個「刻」字(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言刻額為瘡,以墨塞瘡孔,令變色也)。
其中的細節,想一想都讓人害怕。
於左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