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類媽媽的確不是好媽媽

有一類媽媽的確不是好媽媽

母親節期間,朋友圈裡一片鮮花爛漫,

兒女們對媽媽各種溫馨的祝福在不斷地刷屏。

可是萬事古難全,

生活中總有一些媽媽們似乎不那麼「合格」

子女該如何和這樣的媽媽們相處呢?

1

有一天,我的諮詢室里來了一位中年女子,她讓我稱呼她「雨兒」,她說自己的淚水就象秋天陰雨天停不下來的雨一樣,纏綿不絕,流也流不完,所以給自己起了這樣的網名。

雨兒今年四十五歲,十年前辭職創業,和丈夫開辦了一家小規模的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周邊幾個城市已有了分公司。

可由於種種原因,近期公司的經營舉步維艱,夫妻二人在這樣的時期難免有分歧、有爭吵,不可避免地也影響到了一點夫妻關係。

「但是,」雨兒抬起憔悴的臉,痛苦地說:「這一切對我而言還都不算太難,我覺得我有能力一條條的來理順。現在最讓我崩潰的是我的母親,她一點都體諒不到我的艱難,她幾乎每天都會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稍不順她的意,就破口大罵,要不就痛哭流涕,尋死覓活。」

在不斷的無可奈何的嘆息聲中,雨兒給我訴說著媽媽的種種讓她苦惱不堪的行為:

媽媽一輩子和爸爸合不來,兩個人就象水火不能相容,她的經濟狀況不斷地好轉後,只好給父母買了兩套房,讓父母隨時可以暫時分開住一住,但媽媽還是動不動就指責她,說她在背後給爸爸撐腰,和爸爸合起伙來氣她;

她送自己的孩子出國去讀書,親朋好友都來祝賀,媽媽卻在家裡摔摔打打,抱怨她不會過日子,在孩子身上白白地浪費那麼多錢;

她同意丈夫將自家的錢借給了婆婆家的親戚急用,媽媽也罵她沒有骨氣,太窩囊,說生了她這樣的女兒還不夠讓親戚朋友們笑話的。

雨兒覺得媽媽每天這樣發脾氣,罵人,可能是因為太累了,她就給媽媽請了保姆,一方面是想減輕媽媽的家務勞動,另一方面是覺得有保姆陪媽媽說說話,媽媽就不孤單了,也可以少發點脾氣,少罵點人。

沒想到媽媽第一天就把保姆趕出了家門,還到處向親友鄰居哭訴,說自己辛辛苦苦將閨女養大,現在自己老了,閨女覺得她沒用了,就想要讓保姆取代她的位置。

雨兒痛苦地抹著淚水,說:「老師,我都快被這樣的媽媽逼瘋了,我怎麼做都不對,媽媽每天這樣鬧,搞得家裡烏煙瘴氣的,老公也不願意回家,我們公司有些事情更無法商量了,在公司又不能當著員工的面爭吵。您幫幫我吧,我該怎麼樣面對這樣的老媽呢?只有讓她消停了,我才能有精力處理公司的事務。」

雖然自古以來的文學作品裡描述了無數個慈祥、偉大的母親,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象雨兒媽媽這樣的母親,讓子女非常的頭疼。

2

我看著雨兒,含著同情地說:「我聽著你的敘述,感覺你真的是很不容易,既要面對公司的困境,還要面對夫妻間的矛盾。而作為親愛的媽媽,不僅不能給你支撐,給你溫暖,還在給你雪上加霜。」

雨兒一下子哭出了聲說:「我根本不奢望媽媽能給我溫暖,母愛對我來說,壓根就是一個奢侈品,幾乎就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抽出一張紙巾遞給她,問:「你願意給我說說你小時候的事嗎?和媽媽有關係的,你記憶深刻的,你為什麼說你從來沒有享受過母愛呢?」

雨兒說:「我從記事起,就覺得媽媽不喜歡我,也不是因為媽媽重男輕女,她同樣也不喜歡弟弟,也許我的媽媽她根本就不喜歡孩子......」

在雨兒的記憶中,她和弟弟都是由奶奶帶大的,小時候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都是奶奶在打理,她四、五歲就開始幫著奶奶洗一家人的衣服,因為媽媽從來不洗。

她清楚地記得,大概八、九歲時,一個冬天的晚上,媽媽到鄰村去看戲,叮囑她在家看家。可是當時也許是因為一個人太無聊了,也許是因為小孩子害怕,她不知道什麼時候用被子蒙住頭,一不小心就睡著了。

媽媽看戲回來,看到家裡房門大開,而她睡得沉沉的,不由分說把她從被子里拎起來就是一痛劈頭蓋臉的打罵。

雨兒說到現在她都經常夢到當時的場景,每一次都哭著、渾身顫抖著醒來,懵懵懂懂半天,不知道是自己在做夢,還是那時真實的事情又發生了。

在上初二時,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雨兒在作文中如實地描述了脾氣暴躁的媽媽,聲淚俱下地在作文本上傾訴了一個女孩子內心的傷痛,並虔誠地發出願望,希望上帝送一個象同學媽媽那樣溫和親切的媽媽給她。

那篇作文觸動了語文老師,老師認真地拿著她的作文來家訪,可沒想到造成的後果是媽媽通知了所有的親戚朋友,讓眾人到家裡來見證,要宣布和雨兒斷絕母女關係。

最後還是在親戚們的勸說下,以她給媽媽下跪認錯收場,從此後媽媽對她更是淡淡的,冷冷的。

聽到這兒,我深切感覺到雨兒的童年真的是很令人心疼的,此時我內心有一個巨大的疑惑,那就是雨兒的媽媽身上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是什麼樣的經歷讓這個媽媽變得這樣的缺乏母親的溫情?

我盡量溫和地說:「雨兒,聽到你說這些,我很想抱抱你,尤其想抱抱小時候的你,那個小小的、弱弱的女孩子。我真的無法想像,在這樣的處境下,你何以將自己發展得這樣好。」

雨兒抹抹眼淚,苦笑著說:「被逼得啊,我從七、八歲起,也就是奶奶去世後,我就開始照顧弟弟,弟弟的工作、結婚都是我這做姐姐的一手操辦的,為給弟弟結婚,我把自己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同學、朋友能借的錢都借了,因為弟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時,媽媽只說了一句「家裡沒錢」就什麼都不管了。」

我小心翼翼地問:「那這些時候,你們的爸爸呢?」

雨兒說:「在玩牌、喝酒,我這爸爸也是世上少見,幾乎一輩子都沒有擔當過家庭的責任。不過好在爸爸現在不找事,他只要有人供錢,就會老老實實去遛鳥、玩牌、喝酒了。」

「你了解父母的過去嗎?」

雨兒給我講述了從長輩親戚中聽來的父母的故事。

03

雨兒父母的婚姻屬於那個年代的包辦婚姻,倆個人在十、四五歲時被定親。當時心高氣傲的媽媽根本看不上懦弱老實的爸爸,可多次反抗均無效,最後還是被逼著和爸爸成了親。但媽媽從結婚之日起,幾十年中就從沒給爸爸洗過一次衣服,做過一次飯。

雨兒說記憶中,奶奶去世後,都是她在做飯,上高中住校後,周末回家放下書包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進廚房做飯,至於她不在家時父母如何吃飯不得而知。而原本就個性懦弱的父親在這場不被喜歡的婚姻中,索性就完全的放任自流了。

我有點明白為什麼這位媽媽表現得那樣的不可理喻,這是一位內心一直壓抑著太多邪火的老人,她自從被長輩們粗暴地安排進那段不喜歡的婚姻後,她就不自覺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一生再沒有體會過快樂,這同樣也是一位不幸的媽媽。

心理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孩子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是家長的問題,對於未成年孩子的困擾,諮詢師可以通過啟發引導讓父母發生改變,從而帶動孩子的改變。而現在很明顯雨兒的苦惱的確是媽媽造成的,可是我能讓雨兒把將近七十多歲的老媽媽帶到諮詢室來要求那年邁的老人改變嗎?

但雨兒的苦惱也是需要處理的,我試著另避蹊徑

我說:「雨兒,你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我想知道這樣的父母對你的成長有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嗎?你能給我說說,你對你的婚姻感覺怎麼樣呢?你對自己的婚姻滿意嗎?」

雨兒說:「小時候看到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我就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找一個和我彼此相愛的人,直到碰到現在的老公,我覺得他就是我要找的人,才決定結婚的。雖然我們現在生意出現問題,我和老公的意見有分歧,時不時的會爭吵,但我覺得我和老公感情還是不錯的,我對自己的婚姻還是很滿意的,如果滿分一百分,我能給自己的婚姻打九十分。」

我微笑著回應她:「聽起來真不錯,那你能給我說說在你的婚姻中讓你覺得比較溫暖的事情嗎?」

雨兒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雨兒說,她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從戀愛開始,老公就無怨無悔地幫助她照顧娘家一家人的飲食起居,給弟弟籌備婚事時更是與她齊心協力、全力以赴,直到現在弟弟和姐夫的關係都很好;

他們夫妻創業之初,兩個人沒日沒夜地操勞,愛人對她同樣的是體貼入微;

生孩子做月子,媽媽只是象徵性地過來看了一下,並沒有留下來照顧她,而老公卻是完全擔當起月嫂的職責,並且公公婆婆也對她很好,在她和老公忙著生意上的事情時,公公婆婆一直幫著她照顧孩子;

這麼多年來,只要有時間,老公都堅持晚上臨睡前給她做全身的放鬆按摩,督促她必須用熱水泡腳;

訴說這一切時,雨兒剛剛被淚水洗過的臉上充滿了柔情、滿足。

我又問她:「你能再給我說說你的孩子嗎?他們讓你感覺到很幸福的事情,你說自己有一兒一女。」

雨兒說:「是的,兩個孩子現在都長大了,兒子在國外上大學。女兒在重點中學上高中,兩個孩子也都很乖巧懂事。兒子雖然人在國外,還總不忘給家裡打電話,叮囑我和他爸爸注意身體。」

說到兩個孩子的點點滴滴,雨兒幾乎是神采飛揚,作為媽媽的自豪感、滿足感溢於言表。

我溫和地看著她,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說:「雨兒,聽到你說這些,我真為你高興,雖然夫妻間暫時出了點問題,但你們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加上兩個孩子又是那樣的陽光健康,你有一個很讓人羨慕的、幸福美滿的小家庭。你覺得是嗎?」

雨兒羞澀的笑笑,點了點頭,說:「是,我也很珍惜自己的家。」

我繼續說:「可是......我發現一個現象,同為女人,似乎你的媽媽她就從沒有過你這樣的體會和感受,你覺得是嗎?」

雨兒沉默著,神色漸漸凝重,低低地嘆息說:「是的,媽媽和爸爸從來就沒有互相愛過,他們互相指責抱怨了一輩子;我和弟弟多數時候害怕她,也不敢親近她;她和她娘家的人也很冷淡,直到外婆去世,她也沒有原諒外婆。」

「是啊,似乎這個媽媽自己在做女兒時,因為她的父母給她訂了一門不喜歡的親事,她從此就把自己的心田對她的父母完全關閉了,甚至怨恨了她自己的父母一生;當她做了別人的妻子時,完全是被動地進入婚姻,所以她完全沒有進入妻子的角色,幾十年的婚姻形同虛設,她沒有愛過自己的丈夫,也不知道被自己的老公疼愛是什麼滋味;又因為怨恨婚姻,所以她並沒有準備好做母親,於是一雙兒女的出生也並有沒喚起她母愛的能力。如果她不是你自己的媽媽,單純地以旁觀者的眼光看看,以一個女人的眼光看看,這個女人的一生有沒有讓你覺得有點同情呢?似乎人世間所有的親情都和她沒有關係。」

雨兒認真地想了想,說:「是很值得同情,我覺得她的一生都活得好憋屈,好失敗。」

此時,我內心有了一點欣慰,悄無聲息地雨兒對媽媽的情緒由抱怨轉化成了同情。

04

看著若有所思的雨兒,我順勢將她導入意象(意象對話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狀態:「現在,請你試著閉上眼睛,不看我,專心地在腦子裡勾畫出一個畫面,在你的面前會出現兩個媽媽,一個媽媽穿著黑色的衣服,一個媽媽穿著白色的衣服,你可以想像出這樣的畫面嗎?」

雨兒點點頭。

我繼續引導:「那個穿黑色衣服的媽媽脾氣很暴躁,她不愛丈夫,不喜歡孩子,動不動就打罵孩子;那個穿白衣服的媽媽很不幸,她的父母不顧她的感受讓她嫁給她不愛的人,她的丈夫對家庭沒有責任感,她的兒女都本能地躲著她。兩個媽媽的特點你能感覺得到嗎?」

雨兒再點點頭。

「現在,我要你在想像中看著那個穿黑色衣服的媽媽,告訴她『我不喜歡你,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雨兒半天開不了口,她用雙手抓著胸口的衣服,說:「我覺得很恐懼,她看起來象巫婆一樣,非常凶,我不敢說。」

這是脾氣暴躁的媽媽在雨兒小時候留給雨兒的傷痕,哪怕雨兒已經長大成人,成了能幹的女企業家,但這份因媽媽的暴躁而帶來的恐懼還是深深地留在她的內心深處。

這也就是雨兒在成年後和媽媽相處很困難的原因之一,一個女兒內心對媽媽有恐懼、有怨恨時,即使成年的她在理智上知道需要敬愛媽媽、贍養媽媽,可以在生活起居上做到事無俱細,可是,在內心深處母女之間的情感還是無法自如流動的,而這份隔膜,母女是都能感受到的,於是那位隨著年齡日益衰老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媽媽就變得看起來更加不可理喻。說穿了,是通過這樣不合常理的方式來檢驗女兒是不是真的愛媽媽,日積月累導致母女的互動進入一種兩敗俱傷的惡性循環。

我鼓勵著雨兒:「雨兒,我知道小時候的你一直害怕那個巫婆一樣的媽媽,可你現在是大人,還有我和你在一起,陪著你,我們知道那個媽媽她就是被巫婆附體了,你現在勇敢地看著她的眼睛,跟著我說『我不喜歡你,討厭你,你不是真正的媽媽,我現在要你離開我,離得遠遠的。』」

雨兒逐漸能跟上我的引導,在意象狀態下一句一句地說著,聲音逐漸連貫,清晰。

這實際上是一個壓抑很久的情緒被釋放的過程,是讓雨兒直面幼年時在孩子心目中的壞媽媽帶給幼小的雨兒的恐懼,並讓她勇敢地、清晰地表達出內心的不滿。

等雨兒不再說話時,我又問:「現在你再看看那個穿黑衣服的象巫婆一樣的媽媽,聽到你這麼說,她是什麼表現呢?」

閉著眼睛的雨兒皺著眉頭,說:「她在一步一步地往門口退。」

這意味著雨兒內心對媽媽的害怕恐懼在一點點地減弱。

我說:「好,你繼續堅持著,要求她出去,告訴她『從此以後不允許你再出現在我的生活里,我再也不要見到你。』」

雨兒說,她覺得自己不那麼害怕了,她終於拚進全力把黑衣媽媽推出了門,並把門反鎖上了。

「你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呢?」

她依然閉著眼睛,說:「感覺輕鬆了很多,不覺得害怕了。」

「非常好!我們現在再看看那個穿白色衣服的媽媽,她現在是什麼樣子呢?」

雨兒聲音顫抖地說:「她在簌簌發抖,剛才我把黑衣媽媽往外推時嚇著了她,她看起來好瘦弱,我好想過去抱抱她。」

雨兒的眼角此時有淚湧出。

血濃於水,在雨兒的內心深處,母女之間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只是一直被壓抑著,無法流動起來。

我輕聲問:「為什麼呢?」

雨兒哽咽著說:「我感覺她好可憐,好讓人心疼。」

我再低聲鼓勵她:「那你就過去抱住她、告訴她,媽媽,我知道你很不幸,你不喜歡你的婚姻,可是卻被迫結婚了,你在沒有愛的婚姻中一直不快樂,你恨自己的父母,但沒有人能理解你,你沒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我知道,你打罵孩子時,你自己內心也是非常痛苦的。」

雨兒跟著我一句一句地說著,逐漸變成了她自己的語言。

當她不再說話時,我問她:「你現在擁抱著白衣媽媽,有什麼感覺呢?」

雨兒說:「我感覺她好單薄,好弱小,就象是一個孩子一樣。」

我問:「那對這個象孩子一樣的媽媽,你想做點什麼呢?」

雨兒回答說:「我想好好地保護她。」

我就勢引導她:「現在你告訴她,『媽媽,你這一生很不幸,你受苦了,從此以後讓我來照顧你,保護你,你的女兒已經是成年人了,一定會讓你的晚年生活得好好的,請您放心』。看看這個白衣媽媽聽到你這樣的話,有什麼反應呢?」

雨兒說:「她在流淚,她覺得很感動。」

我說:「是啊,一直以來,這個媽媽就從來沒有被人這樣擁抱過,愛護過,是嗎?

雨兒閉著眼睛點點頭,淚水一串串地湧出眼眶。

當雨兒的呼吸漸漸平靜後,我把她從意象狀態下引導出來,看著她睜開眼睛後,我問:「能告訴我你現在軀體有什麼感覺嗎?」

雨兒眨著眼睛,說:「很輕鬆,感覺象一下子卸下千斤重擔一樣。」

我微笑地看著她說:「有什麼啟發嗎?對我剛才引導你做的這個小小的遊戲。」

雨兒認真地說:「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的媽媽幾十年過來了一直是這樣,我如果一直和她較真,就會讓自己也很痛苦,也許媽媽根本就不會做媽媽,她從訂婚那天起就怨恨外婆,也就是說她的媽媽也沒有機會教她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媽媽。我不能以媽媽的標準來要求她。但我可以把她當作一個孩子,遷就她,包容她,孝敬她就可以了。」

聽到雨兒這樣說,我內心湧起一股濕潤的感動。

我由衷地對她說:「雨兒,作為女兒,你真好!當然,從小到大沒有享受到溫柔的母愛,這對你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你怎麼看待這樣的經歷呢?」

雨兒平靜地說:「其實從我懂事的時候起,我就認命了,我一直對自己說既然我碰到了這樣的父母,就自己靠自己吧。」

我欣慰地看著雨兒,讚許地點點頭。

雨兒口中的認命,雖然聽起來有點無奈,但從心理成長的層面上來說,也是一種接納,接納我就有這樣一個不完美,甚至虐待過自己的母親。接納並不等於認同,不等於屈服,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更高級的力量,是一種與自我和解的必經之路,這是一種理解後的包容,包容後所激發出的力量。

我再看著雨兒說:「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你覺得對嗎?」

雨兒由衷地點點頭,說:「是,也許正因為這樣的童年經歷,讓我覺得一切都需要自己努力,所以我被磨練得比較堅強,事業出現波折時,我內心並不太害怕。同時我有意識地努力在我的兒女面前做一個溫和的媽媽。再說,我已人到中年,我也有能力自己愛自己了。」

我笑著回應她:「聽到你這樣說,我真的好高興。我很喜歡你這句話,有能力自己愛自己!」

她調皮地一笑:「是,我會努力地愛自己的。媽媽沒有能力愛我,我再不愛自己,豈不太虧了?」

我說:「說得非常好,別忘了,你還有很愛你的先生,很愛你的一雙兒女。」

雨兒堅定地說:「是的,我也會好好地愛他們。」

我看著她說:「我相信你是一個好媽媽,也是一個好妻子,並且,我相信你也是一個好女兒。」

雨兒眼神清亮地看著我,有點羞澀但很輕鬆地笑了。

05

送走雨兒,回顧著和她的諮詢歷程,腦中再浮現出那句心理領域流行的語言——「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的確,在做親子關係尤其是孩子處在童年、少年的個案中,多數時會發生父母稍做改變,孩子就會發生很大變化的現象。

但本案例中,很明顯雨兒的童年,父母是有給她留下了創傷的,可是對一個已七十多歲並且自少女時代被迫定婚那一刻就封閉了自己情感世界的母親,我們無法忍心也很難要求她去做改變,那麼只能引導雨兒做改變。

當雨兒在諮詢師的陪伴引導下,體會到媽媽就是一個沒有學會愛孩子的媽媽,但媽媽的經歷也令人同情時,已成年的雨兒就自發地不再以一個媽媽的標準來要求媽媽,當她把媽媽當作一個孩子來包容、關愛時,也把自己從痛苦的糾結中解脫了出來。

曾經一個階段,網上流行著大片大片討伐原聲家庭、討伐父母的聲音,為此還有人發起了一個起名為「父母皆禍害」的群,群里的成員都是深受原生家庭傷害,被父母傷害的人。

在諮詢室里,我的確也見證了一些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個案因為童年被父母傷害,放不下對父母的怨恨,無法開始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終生生活在怨恨和憤怒的囚籠里,甚至通過自殺、自殘來報復父母。

但另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是,順著這些個案的傷痛追溯下去,卻十有八九發現「毀掉」自己孩子童年的父母,他們的童年也被人「毀掉」了。很多的個案,他們的父母的心理年齡都比自己的孩子還小,自己還沒有長大成熟,還停留在自己原生家庭的創傷里。

可這樣的原生家庭之痛真的是走不出的宿命嗎?

痛定思痛,讓很多心理學工作者認識到,當我們簡單地否定父母,把自己的問題都歸因到父母身上,實際上也會因此否定自己,切斷自己的親密關係。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傷痕,人世間就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父母,也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家庭。有時候,恨之越深,是因為愛之越切而不得;愛之不得,不是因為不想給孩子,而是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或者以為已經給了孩子愛而實際上給的卻是傷害。為何不會給孩子愛或者給錯呢?是因為自己是孩子的時候就從未得到過正常的愛。

我們如果一直停留在對父母的怨恨中,怨恨便成了自己終生的囚籠。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唯有自己解放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也就是說人生而為人,生命本身就具有成長的能力,而我們的成長和進步就是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走出這樣的宿命。把父母錯誤的行為和他們本人分開,把他們對我們的傷害和愛分開,繼續勇敢地不斷學習如何愛,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丈夫、更好的妻子乃至更好的父母。

正如已人到中年的雨兒的坦然,她說:「我童年過得不幸福,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雨兒真的算是自我治癒的典範。

如果你的家裡也有一個象雨兒媽媽這樣的長輩,希望雨兒和她媽媽的故事,能給到你一點思考和啟發。

作者:雪青

二級心理諮詢師,意象對話諮詢師,

沙盤遊戲治療師,《心理與健康》雜誌撰稿諮詢師,

累計接待婚姻家庭、親子關係個案三千多人次。

(僅限於專業網路諮詢,申請請備註「心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真誠推薦

中國首屆心理諮詢基本功暨心理諮詢師勝任力高峰論壇

這是一場洞見當前心理諮詢困境的盛會,

這是一場探討心理諮詢實踐發展的盛會,

這是一場引領心理諮詢師成長的盛會,

這是一場傾注心理學人無限情懷的盛會,

有如登天的感覺,體驗成長突破的美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教育 的精彩文章:

妙齡女子只戀愛不結婚的背後真相

TAG:心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