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娃娃魚極危!研究者4年僅發現24隻野生大鯢,一條兩公斤的大鯢曾賣出萬元高價

中國娃娃魚極危!研究者4年僅發現24隻野生大鯢,一條兩公斤的大鯢曾賣出萬元高價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和中國大鯢(攝影:Robert Murphy)

撰文 | 李曉慧

中國大鯢,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由於它在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因此被人們俗稱為「中國娃娃魚」。它是地球上生存至今最大的兩棲動物,體長可達到2米,它的進化相當成熟,能上陸地能下水,而且處于山溪、河流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幾乎沒有天敵。中國大鯢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1.7億年,曾與恐龍處於同一時代,被認為是「活化石」。

然而,在野外,這種古老而珍稀的野生動物,卻面臨著危險的境地。目前,中國特有的中國大鯢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比中國大熊貓的絕滅風險更高,同時還位列全球進化地位最獨特和最瀕危兩棲動物名錄。

與此同時,由於大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中國,人工養殖大鯢廣泛興起,在高檔酒店中,一條大鯢動輒幾千元,成為饕客口中的奢華享受。野外種群也因此受到極大的認為捕撈壓力,即使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情況下,偷獵和黑市交易依然猖獗。

「對中國大鯢進行過度開發供人類食用,在較短時間內對野外動物的數量產生了災難性影響。 除非緊急地採取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否則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的未來將面臨嚴重危險。」英國倫敦動物學會Samuel Turvey認為。

近日,兩篇關於中國大鯢的文章刊登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英國倫敦動物學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組成了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實地調查、遺傳學分析等方法,獲得了關於中國大鯢生存現狀的第一手資料。

危機中的野生中國娃娃魚

「在2013年至2016年間,我們在中國進行了大範圍的實地調查和訪談,發現曾經廣泛存在的中國大鯢在調查範圍內變的比預期更少,同時存在很多非法偷獵。」研究人員在發表的其中一篇文章中如此寫道。

在這四年時間中,研究團隊在16個省的97個分布點進行了實地調查,但是遺憾的是在調查範圍內,研究人員常常難以看到中國大鯢的蹤跡,僅在4個分布點發現了24隻中國大鯢。研究團隊還對被調查區域附近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有85.5%的被調查對象認識中國大鯢,46.9%的被調查者稱在野外見過大鯢,但是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中國大鯢的平均時間是18.96年前。在研究人員沒有監測到中國大鯢的93個分布點中,有74個分布點的被調查者稱沒有見過大鯢,另外19個分布點都有人目擊過大鯢,但是在這19個分布點中,其中有18個分布點擁有中國大鯢養殖場或者附近有過大鯢放歸活動。只有一個分布點周圍沒有養殖場也沒有過放歸活動,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被看到的中國大鯢應為野生。

研究人員對中國大鯢進行實地調查(攝影:Robert Murphy)

「野生大鯢的現狀可能比我們的數據顯示的還要糟糕,在我們監測到大鯢的兩個地方,在我們調查前剛剛有過中國大鯢放歸行動。」研究人員寫道。

新發現:中國娃娃魚至少有5個物種

中國大鯢所處的危險境地,還遠遠不止數量上的稀少,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等研究人員耗費近十年研究發現,中國大鯢並不只是一個物種。在十年間,他們在全國範圍內收集了70個野生和1034個來自養殖場的中國大鯢樣本,對野生和養殖種群遺傳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中國大鯢至少存在五個物種,甚至有可能有8個物種。

從前,大鯢從分類上主要有三種:中國大鯢、日本大鯢、美國大鯢,而現在的發現,大鯢的物種至少將有7種。有研究數據支撐的五個物種分別被命名為陝西種、四川種、廣西種、貴州種和安徽種,它們大致分布在黃河、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水系流域,各物種間分化時間保守估計約為1025萬至471萬年以前。同時,研究團隊還在養殖場種群中意外發現另外兩個獨特支系,加之記錄分布於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種群,因此他們推測中國大鯢有可能包括8個物種,但這一結論尚待進一步考察研究確定。

在廣西發現的中國大鯢(攝影:Robert Murphy)

「中國大鯢受威脅的程度可能被低估了,如果不對大鯢進行基因評估,那麼現在的保護策略甚至有可能是有害的。」研究人員這樣寫道。

據車靜介紹,物種是制定保護措施最基礎的分類單元,中國大鯢長期以來被當作一個物種對待,且沒有區分不同地理種群,這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如果不及時調整,不當保護可能造成巨大的遺傳資源損失甚至物種滅絕。

保護政策亟需改變

過去,人工養殖中國大鯢被視為一種保護措施。現在,有很多養殖場都在對中國大鯢進行圈養,而養殖的中國大鯢的子二代可以合法上市,供人們食用。野生大鯢繁殖出來之後進行人工飼養的叫做子一代,再下一代叫做子二代,此前,一條2公斤重的中國大鯢被賣出了1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能夠自我維持的養殖種群對於一個物種來說也許是有利的,然而中國大鯢的養殖卻要依靠野生個體來促進養殖種群的增長,這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就是絕大多數繁殖個體需要直接從野外捕獲。這對野生大鯢保護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與此同時,養殖個體普遍存在遺傳背景不清楚的問題,隨機交配造成了種群遺傳多樣性的下降。

目前,中國的養殖場中有上百萬條中大鯢被放歸到當地的河流中,這是政府推動的一項保護行動,但是在放歸之前,並沒有進行基因檢測,也沒有考慮到放歸的大鯢是否患有疾病。

此前,中國在放歸大鯢的時候都是基於中國大鯢是一個種群這個基礎,並沒有考慮有可能對放歸棲息地內的潛在野生個體造成基因污染。未來,若進行放歸,研究人員建議更應該選擇與野生個體遺傳背景較為接近的養殖個體進行放歸。

「基於研究結果,我們建議全面開展中國大鯢遺傳資源的調研和分析,加強新技術手段應用,對發現的不同物種進行種群大小、遺傳多樣性、分布地等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以及時調整相應保護策略和措施,對於小種群物種,特別優先保護。」車靜說。

「未來對中國大鯢的保護,除了要解決偷獵以及棲息地減少的問題,還要合理保護這種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的神奇動物的遺傳譜系。」研究人員稱。

原始論文:

Imminent extinction in the wild of the world』s largest amphibian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exemplifies the hidden extinction of cryptic species

《環球科學》6月刊現已開啟預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國產芯佔有率多項為0,為什麼中國人設計不出好晶元?
這些生物體內隱藏的暗DNA,將挑戰人們對自然選擇機制的認知?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