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一個王子,詩是他的國度

他是一個王子,詩是他的國度

顧城

男,(1956—1993),原籍上海,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個詩人,最好的辦法是去讀他的詩。

讀了顧城的詩,感覺真的很美好。他頂著「天才」的名號,步入了詩壇。他用兒童的想像,兒童的語言,構築了一個童話的王國,是當代最具童心的詩人。如果說童話是一條溪流,那麼他的詩就是溪流里迸出的水花,既急促,又短暫,卻是清澈見底。正如他寫的《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他用他的任性,固執,生活在自己的王國里,他要的是一種純粹的美,透明的美,精緻的美。作為孩子的他,是那麼的善良,單純,他在第一首詩《小花的信念》中寫到:「最後,石頭也會發芽/也會粗糙地微笑。」喜歡他那本真的天性。

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都有關於門前的記憶。可是只有他才能將門前寫得如詩如畫

「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只是如今關於門前的那段記憶,再怎麼努力,也拼湊不起來。

生活在「文革」年代的他,不願意接受黑暗,還是選擇躲進自己編織的美好童話王國。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短短的一行詩,卻給了一代人去尋找光明的勇氣。只是他卻沒有勇氣走出來,不能說是遺憾,只能說註定「他想用心中的純銀,鑄一把鑰匙,去開啟那天國的門,向著人類」。這也許是他人生最後「自毀毀人」的伏筆,而誰也無法改變這一結局。

隨著慢慢長大,他也看清了塵世,寫的詩更多揭示了社會的真實面目。是啊,人與人之間就是這麼現實,以至於在《遠和近》中寫到「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近在咫尺的是那遙不可及的雲。作為社會中的人,首先最重要的是人脈,其次是錢,「起起伏伏的錢幣/將淹沒那些夢幻」,為了生存,奔波著去賺錢,那些美好的夢幻就此被淹沒。「沒有一隻鳥能躲過白天/正像,沒有一個人能避免自己/避免黑暗」。於是,《熔點》就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首詩,既然不能避免,死亡也顯得順其自然。

喜歡他的詩,但並不認同他的人生態度。只因他的孩子木耳是個男孩,不能進入他幻想的女兒國,所以他固執地將兒子送給別人撫養,實在不能理解,作為一個人,他竟然可以在人倫親情和幻想的王國之間矛盾,最終還是選擇了幻想的王國。雖然後來他後悔了,對妻子謝燁說想把兒子接回來,但一切真的已經晚了!!!

關於英兒,前面一直都沒有提,她是顧城的情人。而她和顧城之間謝燁一直都知道,她真的是一個好妻子,一直地包容到最後也改變不了顧城的固執與他的極端。是顧城先背叛了她,而她也選擇了離開,英兒也離開了,顧城接受不了她們的離開,認為是她們背叛了自己。

1993年10月8日,在情感激蕩的激流島,顧城親手殺死了心愛的妻子,亦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見字如面》,王耀慶讀顧城寫給家人的信,也是他的遺書。他對這個世界是有多失望,才以這種方式告別。

同為朦朧詩派的舒婷這樣評價他:

「一個人弄錯了愛

就像投錯了胎

你的樣子就十分奇怪

一輩子也改不過來

你的心問你的腦袋

怎麼總不明白

要是你心裡明白

怕已沒了腦袋。」

時間的白馬仍在奔跑,正如他所說的「在靈魂安靜之後/血液還會流過很多年代。」

顧城,你是一個王子,詩是你的王國。在許多年代過後,你依然是一個王子,而這只是在詩的國度里。對於你,我相信世人會有自己的看法,正如「 一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註:這篇文章最初推送於《送你一個日記本》微信公眾平台,此次推送內容稍作改動。

不慌不忙,不聲不響地過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七的雜貨鋪 的精彩文章:

TAG:魚七的雜貨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