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起眼的腐乳,憑什麼被稱為「東方的芝士」?
摘要:聽Roy哥來跟你講講腐乳背後的故事
美食探員 | Roy
腐乳是中華美食中特有的千年精靈,早在北魏時期,已有「干豆腐加鹽,成熟後為腐乳」的做法。清人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豆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過酒糟或醬制者,味咸甘心。」將豆腐以黴菌發酵,加鹽或酒糟腌制,大量的微生物激發出豆腐的活力,造就了風味獨特的中國芝士。
按顏色,腐乳分成青方、紅方、白方三大派別。
青方以原味原色行走江湖,以皖蘇浙見長。顏色青黑,是腐乳深度發酵的結果,氣味如同臭豆腐,但酯香尤為獨特。
紅方添加辣椒、玫瑰之類材料,色味兼具,以川雲貴最為常見。紅方大多是加紅曲,表面艷紅,口感醇厚濃郁,製造紅腐乳的原料除了黃豆還有芋類。
白方即白腐乳,兩廣人士嗜食,且常以此物入菜。白方不添加顏色,以本色取勝,細滑鬆軟,清淡細膩,蜚聲海外。
提到白方,廣合腐乳絕對是廣東人的不二之選。1893年(光緒年間),方守儻在廣東開平縣水口鎮創辦了「廣合號」腐乳作坊,製作中添加了微辣清爽的辣椒汁,更能突顯廣合腐乳特有的香鮮嫩滑,是佐餐的極好小菜,被譽為「無骨燒鵝」。
抗戰勝利後,「廣合號」復業,出售存放了一年多的100多缸腐乳。因保存時間長,此批腐乳特別醇香,備受頻繁來往開平的港澳客商的青睞,從此,廣合腐乳開始暢銷港澳及東南亞,並隨四邑華僑遠銷各國。
在香港,亦有一家過百年的腐乳老鋪。1905年,孖生兄弟廖仕忠、廖仕榮在官涌街市擺檔,專賣豆漿、豆花、豆卜、腐乳等豆品,檔口取名「廖孖記」。
店家堅持以古法生產腐乳,石磨黃豆,生鐵鑊煮漿,在室溫之下自然發酵,放入大瓶浸腌鹽酒長達半年後再分入細瓶,方能售予街坊。廖孖記腐乳,鹹味恰到好處,有淡淡酒香,豆味鮮明,口感十分軟綿。
廖孖記還有一款蒜蓉腐乳醬,以新鮮蒜頭和麻油腐乳炒成,用於塗多士、撈公仔麵堪稱一流,更可與淡忌廉煮成意粉白汁,比芝士更滑溜惹味,連食家歐陽應霽也為它點贊。
最獨特的腐乳,則在香港一家燒鵝餐廳:鏞記酒家。鏞記已故創辦人、人稱董事長的甘穗輝,生平愛清淡飲食,白粥腐乳均屬至愛。腐乳是他的童年摯友棠叔為其特別研製的,將豆腐配以純正米酒自然發酵,再以秘方腌制,鹹淡適宜、入口融化、齒頰留芳,被譽稱「董事長腐乳」。此腐乳軟滑得可用筷子夾著拉出細絲,非一般腐乳可比擬。
蔡瀾與倪匡對這味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的腐乳情有獨鍾,曾在鏞記偷喝甘老闆的私伙酒「雀仔威」(威士忌The Famous Grouse,招牌上畫著一隻松雞,於是被甘老闆叫作『雀仔威』),配上董事長腐乳,兩人驚嘆說「怎麼腐乳和威士忌,配合得這麼天衣無縫!」
腐乳在潮州被做成造形小巧的腐乳餅,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香氣,甜而不膩,十分可口。
我認識一位大隱於市的甜點高手Jay師傅,有次在品嘗過70度的Guanaja巧克力後,靈感乍現,嘗試將Guanaja巧克力融入嶺南風味元素。於是,她大膽地將腐乳和威士忌、焦糖和白巧克力變成巧克力的核心,那種味道衝突但又不矛盾的獨特體驗,實在令我難忘。
可惜Jay師傅經常周遊列國,不常駐廣州,等她回來再出新品,也是可遇不可求了。
粵菜擅以腐乳入菜,椒腐炒通菜是最受歡迎的家常味道;枝竹馬蹄羊腩煲慣用腐乳和檸檬葉絲為基底的蘸醬,佐以有嚼勁的帶皮羊肉,解膻提鮮。
將腐乳和雞蛋一同攪勻,鑊中落豬油,將鑊燒紅倒入蛋漿後熄火,以鑊的餘溫將蛋兜炒至僅熟上碟,便是一道柔嫩滑潤、香氣四溢的腐乳炒蛋。
而我覺得最頂癮的是,宵夜時用熱水把當晚的剩飯泡軟,加一磚微辣的腐乳,倒入少許腐乳汁,用調羹將腐乳輕輕碾開,連同熱水飯粒一併送進嘴裡,半喝半抿地把大道至簡的美物一掃而光安然入胃。
中國芝士的魅力,讓人鍾情著迷,又易於滿足。
部份圖片源自網路。
PS:寫長文不容易,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就請賞一個吧。你的支持,會讓我以後更有動力的!
TAG:品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