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謀反之罪也能被赦免?狄仁傑說的這段話真是讓人折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狄仁傑這位唐代大法官火了,各種關於他的電視劇和電影層出不窮,同時還帶火了一個叫李元芳的人,雖然他得力的手下李元芳是不存在的,但是狄仁傑是真實的,而且人家的判案技能是有目共睹的。其實,他也曾淪為過階下囚,也有被審訊的時候,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段有趣的歷史。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 ,從小就非常熱愛學習。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有一次出了命案,於是縣吏們上門走法律程序,開始給他們家人挨個錄口供。這個事情有些嚴重的,誰都不想被定性為殺人犯,於是大家爭相辯解,生怕把自己給牽連進去,唯獨坐在角落裡的狄仁傑,沒有配合縣吏的工作,而是一邊聽著大人們的爭吵一遍翻著書。很快縣吏就注意到他了,對他這種無視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很不滿,於是高聲問道:「你在幹什麼,怎麼不過來錄口供。」狄仁傑只是淡淡的來了句「我正在書海中與聖賢們對話呢,哪有功夫理會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可見,狄仁傑從小就膽大包天,如果不是他年級夠小,估計早就認定他是殺人犯了吧。
長大後的狄仁傑做過小官吏,因為他太優秀了所以被同僚們嫉妒,有一次他就被人誣陷了,但是這一次他點子正,審問他的人正是工部尚書閻立本,經過與狄仁傑的一番交談之後,發現他不但沒有罪,還很有才華,還讚美他是顆滄海遺珠,這也是此成語由來的典故。
不過後來,狄仁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趕上的時代正好是武則天上台,作為一個女性皇帝,武則天的上台真是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所以她格外的敏感,很怕有人對她的執政不滿意,隨時要顛覆她的政權。於是她想出了一個告密制度,在大街上設了個意見箱,可以匿名檢舉任何人,據《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記載: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初置匭於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這下子不管有的沒的涉案人員非常廣泛,武則天本著「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走一個」的原則,任用酷吏來俊臣等人把這些官吏全部管押刑訊,這其中,狄仁傑也跟著躺槍了。 狄仁傑被抓入大牢,當時為了讓這些人認罪伏法,武則天設立了很多酷刑,很多人要麼被屈打成招,要麼被直接打死。狄仁傑沒等開始對他的刑訊,就已經認罪了,而且還說了一段很有水平的供詞:"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意思是說,如今建立了武周政權,萬物都在變革,像我這樣的李唐舊臣就該去死,這樣才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於是他被暫時收監了,在被收監期間向獄吏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書寫冤屈情況,塞在棉衣里,請求送回家中。負責看守的王德壽並未起疑,讓人送交給狄仁傑的兒子。兒子持帛書向武則天訴冤。
後來武則天親自審理了他的案子,問他既然沒謀反為何要認罪?狄仁傑回答說:「如果不認罪自己早就死於酷刑了。」武則天欣賞他的聰明機智,於是就赦免了他,把他貶到地方去做官。後來武則天發現了狄仁傑的才幹又一步步把他提拔回來,也就有了我們認識的一代神探。
歷史上的狄仁傑遠沒有電視劇中描述那麼神奇,但是他做事認真,思路清晰,確實在斷案方面很有天賦。說是他聰明才智讓他大火於熒屏也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劉備定軍山一役本想斬殺張郃,陰差陽錯卻將「白地將軍」置於死地
※古今中外美女駐顏招數:楊太真玉紅膏,益母草澤面方,慈禧人奶沐浴,最後一個嚇你一跳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