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怎麼買了塊磚頭啊?」,「不!這是 Xperia XZ2」:索尼 Xperia XZ2 評測

「你怎麼買了塊磚頭啊?」,「不!這是 Xperia XZ2」:索尼 Xperia XZ2 評測

半年前,我買了一台索尼 Xperia XZ1,當時我在評測中對這款手機的評價是「距離完美還差兩步」;在半年後,我再次在蘋果和三星之間選擇了索尼,並在「5.1」假期期間「盲購」了一台 Xperia XZ2。

(索尼 Xperia XZ1)

為什麼要買這台連鐵杆索粉都說「史上最丑」的索尼手機?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能只是圖個新鮮,又或者只是想見識下這台手機到底有多醜而已。

但無論到底是怎樣的理由,單靠一味的吐槽顯然是個不理智的做法,我得摸到真正摸到真機後才有資格去評判它。

按常理來講,其實在購買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大額產品前,譬如像這種 5999 元級別的消費,我得需要先到 Sony Store 摸下真機再做決定。但由於當時我身處外地,心急的我便讓同事幫我在直營店帶一台回來,等我回到廣州再一起開箱。

因此,這完全可以說是一次衝動消費。而衝動消費之後,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三天後我一早回到廣州,在同事那拿到了一台澈黑的 Xperia XZ2。儘管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都在翻閱有關這台手機的評測和評價,也做好了被手機厚度和重量「雷」到的準備。但當我真正上手這台手機後,我發現它的實際體驗和我想像中的那台「XZ2」還是有著很大區別。

所以,在上手體驗 3 分鐘之後,Xperia XZ2 大概是給了我這麼一種感覺:

索尼雖然在這台手機上做了很多改變,也試圖在新機上用回當年索尼愛立信 MT15i 那樣的弧背設計,以改變這麼多年都在用的方正造型。但在改變的過程中,卻還是沒留意到現在的用戶喜歡什麼。只顧著改變,卻沒有改良。

(索尼愛立信 MT15i)

這就讓人感覺索尼有種「既然你們每年都在噴外觀,好吧那我就做回你們當年所喜歡的那樣子吧」的既視感。可是索尼這次步子似乎邁太大了,結果便有了這台評價貶多過褒的 Xperia XZ2。

而這個「大麴背」設計在 2018 年也被官方稱之為——Ambient Flow

當然,Xperia XZ2 的外觀也並非全是槽點。雖說大弧玻璃後背給手機加了不少厚度,但這種設計讓手機拿在手上甚是舒服,也幾乎能完全貼合到我的手掌。要不是擔心黑色的玻璃易粘指紋,我是絕對不願意給手機戴套的。


下面我來分幾個點,說說這段時間使用 XZ2 的感受:

我之所以選了澈黑 XZ2 而沒有選光銀、深綠、塵粉這些騷氣十足的配色,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當時直營店剛好沒貨,只有黑和粉可選,粉色我自認不太感冒,所以便選了黑色;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從來沒有見過真機,單看 XZ2 的官宣圖其實感覺四個顏色都一般,沒了當年我看 XZ Premium 官宣圖帶給我的「驚艷感」。

既然如此,不如保守一點選黑色好了。

可能是由於黑色機身的緣故,也可能是黑色這個顏色足夠百搭,所以在我真正摸上 XZ2 的真機後,我竟然莫名感覺「黑色+玻璃」的搭配相當和諧。而正是由於是黑色後背,在不戴保護殼的情況下,那個設置幾乎水平垂直居中的亮面指紋區會有被錯覺「隱藏」起來。

這裡不得不說 XZ2 的背面弧度的確大得誇張,以至於當我無聊時我會用 XZ2 在桌面上轉圈解悶。

另一個可以贊一下的地方是屏幕。索尼這次終於在 XZ2 上擺脫了被大家嘲諷多年的屏佔比,用上了一塊 5.7 英寸、18:9 比例、1080P 解析度的 LCD 屏幕,顯示質量優秀。雖然在觀感上屏幕四周的邊框還是比較顯眼,但更高的屏佔比使得手機正面比前代順眼不少,感覺還不錯。

索尼 Xperia XZ2 的這個屏幕配置甚至也被索尼用在更小一寸的 XZ2 Compact(也就是國內沒上的 XZ2C)上,只不過 XZ2C 的屏幕尺寸縮小到了 5 英寸,但這仍不失是索尼的一次「良心升級」。

此外,索尼 Xperia XZ2、XZ2 Compact 支持熄屏顯示,抬起手機時即可喚醒。

總的來講,Xperia XZ2 的真機其實比官宣圖要稍微更好看一些。當然啦,一個產品好不好看、好不好摸是件主觀的事,並不能代表所用人的觀點,所以以上這段話大家作為參考。

不過儘管被索尼用了多年的設計有了變化,也帶來了無線充電這些新功能,這對於產品營銷和用戶而言無疑都是件好事。但並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是好的,比方說厚度和重量。

(索尼 Xperia XZ2,稱子出現了偏差,請減 4g 重量)

在我翻閱評價時,我看到最多得兩個評價是「厚」和「偏重」。的確,在摸到真機後我感覺 XZ2 確實要比我之前摸過的所有索尼手機要「厚重」了不止一點。

雖然在半年的時間裡我已經習慣了手上那台有 208g 重的 iPhone 8 Plus,XZ2 的機身實際上也就 198g,但可能是因為 XZ2 的機身偏厚,以至於我將這台手機拿在手上時會產生一種「這小機器怎麼會這麼重?」的錯覺(XZ2 比 8 Plus 的機身稍窄)。

(iPhone 8 Plus)

而當我把 XZ2 給到我的同事上手把玩,他們的第一句話往往會是那句——

哇!好重 / 好厚。

手機重的話有多尷尬?舉個實例,平常出門我都會習慣把手機都放在同一個褲兜里,但如果我將 iPhone 8 Plus 和 XZ2 一起放在短褲,就算我把褲子提到胸前這兩台手機(約 410g)都能把我的褲子給墜下來。

所以我覺得,在 236g 的 Xperia XZ2 Premium 正式面世之前,我可以先欽點一下 198g 的 XZ2 作為「索半斤」的代表 。

說完外觀,再來說說功能體驗。

今年索尼在這款新機上放棄了側指紋識別,將識別區放在了背部居中偏上的位置。結果體驗可想而知,就正如許多評測里的評價那樣:

十次指紋解鎖,九次摸到攝像頭。

毫不誇張地說,時至今天,我仍然會在解鎖時摸到攝像頭,只不過是誤觸的概率會比剛開始時要少一點而已。即便是在去年被大家各種批判指紋位置的 Galaxy S8,我也只是花了幾天時間就能完全適應過來。

但在 XZ2 上,我每次解鎖都要刻意去抬起我的食指,否則我肯定會摸到區域正上方的攝像頭,尤其是在我急忙解鎖的時候。

沒有前置指紋的易用,沒有側指紋的方便,XZ2 的這個後置指紋區感覺就像是「強加進去但又沒地方放,所以只能放在這」那樣。但是作為用戶,我並不會說它沒用,只不過它讓人感覺用著不太順手而已。

除了設計,機身上的變化還有耳機孔。今年,索尼在 XZ2 身上取消了 3.5mm 的耳機插孔,將原本布置插孔的位置留給了震動馬達,並結合動態震動系統 Dynamic Vibration System 給用戶帶來影音和遊戲的實時震動反饋。

在播放視頻時,系統會根據視頻音頻強度發生震動,體驗感受就像是遊戲手柄那樣——帶感!

從 XZ1 開始,索尼就已經開始追上目前次旗艦該有的配置水平。所以在今年的 XZ2 上,我們能能見到讓人喜聞樂見的高通驍龍 845 + 6GB RAM 的配置,除了存儲是固定唯一的 64GB 以外,XZ2 的賬面參數幾乎沒有槽點(存儲支持內存卡擴展)。

用我的話來講,如果驍龍 845 + 6GB RAM 這個配置還不夠 OK 的話,那 OK 的就沒多少個了。

系統部分一如既往地乾淨和流暢,這應該也是目前為數不多仍保留著 Android 原生系統味道的第三方系統了。功能上的改變並不多,以至於這段話我差點就想直接複製粘貼我去年評測 XZ1 時的描述。

(Xperia XZ2 系統,圖為刷港版固件後頁面)

不過這次 XZ2 在系統方面的更新還是有著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雖說整體改動不大,但細節上的變化還是有的。比方說預載的是 Android 8.0 Oreo 系統,以及加入新的 Xperia Loop 動畫特效。

實際上,當這台手機在國內上市時,我也沒打算國行版系統會給我帶來多大驚喜。系統最大的「本地化」特性,無非就是百度套件和國行固件特有的節電機制。但顯然,索尼仍然沒摸到國內用戶的心,在友商的 NFC 公交、AI 助手、遊戲專門優化的大潮流下,這種「乾淨就是優點」的系統,就顯得有點「有能無智」了。

反觀三星在「本地化」這方面就做得比較足。雖說人家系統會卡,可人家有的是功能呀。

對於 XZ2 的續航評價,說實話剛開始我對 XZ2 的電池是存疑的,雖說是有著這麼厚的機身,但賬面數據上的 3180mAh 電池也只是比 Galaxy S9 大一點而已(S9 我能重度用大半天)。

不過,在我單卡用了一天後我被 XZ2 給「打臉」了。

從上午 7 點到下午 2 點,期間又下載、又聊天工具、又微博,算是中重度使用了,電量剩餘 50%;之後用手機玩了一會遊戲,期間還是刷微信和微博。最後直到我晚上 6 點 30 分到家,手機剛好低電關機。

雖說在賬面數據上 3000mAh 左右的容量只能說是目前的旗艦手機標準,但 XZ2 的這個續航表現確實給了我一點驚喜。

對我而言,這個續航時長夠用了。對產品而言,XZ2 的電池容量從 XZ1 的 2700mAh 增加到了 3180mAh,也算對得起機身增加的厚度和重量。

索尼在 XZ2 的相機部分做了一點小升級,後置採用了 1900 萬像素的升級版 Motion Eye 作為主攝像頭,但感測器依然是我們熟知的 IMX 400。而在這次升級中,Motion Eye 相機支持 4K HDR 錄像,使得 XZ2 成為索尼首款支持該功能的手機。同時,相機的 960fps 慢動作視頻拍攝,其拍攝解析度也提升到了 1080P。

下面放上幾張 Xperia XZ2 的實拍樣張:

相機功能上的提升同樣是件好事,但體驗上的問題也有不少。在單手豎屏拍攝時,我的手指往往會進入到廣角相機的取景框內。比方說當我單手持機時,我的食指會習慣性地放在相機和指紋之間,這時手指就會進入了取景框邊緣,然後拍出一張讓我不知哭還是笑的照片。

另一個問題是,在相機對焦、按下快門時,相機仍然會出現明顯的卡頓感。甚至即便是拍攝成功了,系統卻未能成功將內容保存到相冊里,這個問題對於創作者而言可以說是致命的,希望索尼能儘快通過系統更新來修復這個問題(如果官方能看到的話)。

外觀變了、配置跟上了、特色功能也有了,怎麼 Xperia XZ2 的評價還是貶大於褒呢?

正如我在前文所說,「改變是一件好事,但並非是所有改變都是好的」。今年索尼一口氣將 XZ2 的外觀回歸到了曲背造型,一改那用了多年的全平衡設計,給大家帶來新鮮感,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索尼這次似乎有點用力過猛,一味顧著去擺脫「千年索」的設計,卻忘記自己跑偏了道。最後只得到了改變,並沒有得到改良,造成在體驗上有著不少讓人感覺無奈的槽點。

套用同事說的一句話,索尼這次在 XZ2 上用了新設計,這並非代表索尼在設計上就已經能滿足大眾,相反這是到了另一個起點。

還好,索尼這次在 XZ2 上也交足了功課。配置上驍龍 845 + 6GB RAM 的搭配幾乎無懈可擊、新震動馬達和續航性能也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作為一款次旗艦,XZ2 在性能和特色功能上都已經做到了同級設備該有的水準;像 960fps 慢動作拍攝、3D 人像動畫製作等特色功能也得到了提升,功能可玩性更高了。

如果拋開新設計帶來的體驗尷尬,XZ2 或許會成為讓索尼移動的業績穩步上升的產品。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美妙。

(索尼 Xperia XZ2 Premium,圖源:

The Verge)

另外,除了設計上的問題,國行版 5999 元的定價也讓人望而止步。尤其是在國內市場里,在 iPhone 8、Galaxy S8 以及一眾國產驍龍 845 旗艦的夾擊下,定價偏高、評價一般的 XZ2 在市場的生存空間無疑是變得窄上加窄。這讓人不禁擔心接下來的真旗艦 XZ2 Premium 的命運和定價,儘管這是索尼首款雙攝旗艦,但過高的定價仍然會是阻礙索尼手機銷量的一道無形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早報:iOS 11.3 或將會讓非官方換屏的 iPhone 「變磚」
蘋果調整 Apple Store 產品定價,但這次的降價幅度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