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實在是過於的巧合,慈禧的無知與李鴻章的無奈
原標題:歷史實在是過於的巧合,慈禧的無知與李鴻章的無奈
1894年恰逢慈禧的六十歲萬壽慶典,規模宏大的頤和園工程就此成為了晚清不多的幾個全局性的公共工程。說其是公共工程,無非是因為它拿著國家的賦稅修 建,屬於吃皇糧的項目。真正的說來,無非是慈禧個人享福計劃的一個部分。當時,可以說是各懷鬼胎。慈禧是給個人增加享福的手段,同時也是類似於用指鹿為馬 的方式來考驗朝野各界對自己的忠誠度。光緒皇帝和兩朝帝師翁同和企圖利用這個機會讓慈禧徹底的歸隱退休,享享清福,以便皇帝從名義上的親政回歸到真正的親 政上來。所以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都竭力迎奉。唯有直隸總督李鴻章萬般不得好,甚至不得不挪用海軍經費來補缺修建頤和園工程的漏洞,最後還落下了漢奸,賣國 賊的罵名。
歷史實在是過於的巧合。慈禧的萬壽慶典,日本人也送來了賀禮。甲午戰敗後,馬關條約的兩億兩軍費賠款不知是否是給沉醉於花天酒地的慈禧的一劑醒酒藥。總之,為了修園子,勞民傷財也就算了,還破壞了海軍的建設計劃,導致大戰失敗,確實是糊塗透頂。 慈禧確實是無知,不僅是在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下,沒有集中精力財力一門心思搞建設,充實國防力量,更在於她居然沒有根據中國的政治傳統,找上一個好的名 號,師出無名怎麼行?為了自己安度晚年,朝野對自己的忠誠度考驗都不是上得了檯面的名號。所以從修建園子開始,一直罵聲不斷。要是找到了好的借口,自然就 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日本背信棄義,不守國際公法,是蠻夷尚未開化。從而儘可能的推卸責任。那怎麼說才好呢?
當然說修建頤和園是展現大清國三十年辦洋務,積 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光輝形象。當然說是大清國堅持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標誌,是溝通世界與我大清的窗戶。當然說是自己作為清廷執政者三十多年以來的輝煌成 就,是提升京城形象和文化內涵的重要舉措。不過,看來慈禧還只是無知,並沒有無恥,屬於那種幹了壞事,臉還會紅的。比起從古到今的許許多多修造縣衙,府衙 的浩大工程,慈禧確還是沒有那些冠冕堂皇的屁話。
李鴻章確實也實在無奈。他的無奈在於堅持了在其位謀其政。在其位,卻不謀其政,不幹實事,老是想著改朝換代,首義起事進行「革命」,豈不是狼子野心的悖逆 分子,儘管你可以加上如何如何順應歷史唯物主義和時代潮流的名頭,但是都無法改變問題的本質和你人性的失敗。他的無奈還在於他繼承了改革家們的一貫悲劇。 在我國,對於改革家們實在過於嚴苛了,很少有能生前善終,死後還能流芳百世的。
或許從前人那裡繼承下來的就是祖宗之法,神聖不可侵犯。打擊這些舊有體制的 被貴族和遺老遺少們責難,創立新體制的被人民所不理解。從商鞅算起,歷經吳起,王安石,張居正,到李鴻章,有哪一個算是因為改革而使個人受益的?一個都沒 有。反正無論事實如何,改革政治的稱為目無君父,改革經濟的是中飽私囊,積極外交當然就是賣國賊了。作為忠臣,或許李鴻章自己都願意因為馬關條約,因為辛 丑條約等等而代君受過,甘願以自己的名譽喪失 來捍衛皇室的尊嚴。而恰恰是這,就是最大的無奈。
無知也好,無奈也罷,但願不再發生。或許對於種種仍然在發生的此類世事,我倒是願意做一回唯心主義者,不是風動幡動,而是心動。
※日本歷史人物後代今何在,有的做了倉庫管理員,你都知道嗎?
※令人驚奇的滿清王朝,令人驚奇的歷史巧合
TAG:大V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