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送錢送房送戶口,這樣的「搶人政策」你看得下去嗎?

送錢送房送戶口,這樣的「搶人政策」你看得下去嗎?

要點 | 速讀

1、「人才」們盯上的,實際上是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這實質上是現行戶籍制度下,各地政府掌握分配的、某種程度上的「壟斷性資源」。

2、在城市「搶人大戰」中,很多人就是奔著能拿到手的短期利益而來,未必真會對城市有多大促進作用,但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結結實實地引起了矛盾。

3、在營造好的招攬人才環境的同時,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並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才是打造有競爭力城市的正確做法。

文 | 丁陽

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近日再掀高潮。天津市在上周發布的「海河英才」計劃引發全國熱議,一天三十萬人爭搶天津戶口蔚為壯觀。結果沒幾天,天津各個部門開始緊急「打補丁」,強調「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來天津創新創業。在外省市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不能按在津無工作單位申報落戶。」讓滿心歡喜的「北漂一族」頓感失望。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當前的「搶人大戰」存在的根本性問題。

「搶人大戰」中,「人才們」看中的是什麼?各地政府掌握分配的「壟斷性資源」

2018年以來,各地「搶人大戰」可以說是愈演愈烈,二線城市不斷挑起戰火,一線城市積極應戰,三四線城市也想分一杯羹。吸引人才的手段也越來越人心動,有人調侃是「送錢送房送戶口」,甚至是「送老婆」(浙江開化規定引進人才與本地人結婚獎1萬)。昨日珠海推公積金新政,「高層次人才最多可貸250萬元」的報道,也大大刷了一把存在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直轄市、「新一線」領跑者的天津,其重磅發布的「海河英才」計劃自然受到了眾多關注,其中的焦點就是「40歲以下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號稱是「只要持身份證、學歷學位證,即可辦理直接落戶。」

5月17日,天津市河西區「海河英才」引進落戶辦事大廳內外排滿了諮詢、申請落戶的人

這個政策,可以說是天津市搶人的「撒手鐧」,「一天三十萬人爭搶」即是明證,政策也引發了全網熱議,以至於發布「海河英才」計劃的「世界智能大會」上的另一重磅政策,「1000億元AI基金」,在各大媒體里浪花都沒激起一個。

那何以政策隨後又緊急打上補丁了呢?一方面,大概是與政策引發的「搶房大戰」有關,此時炒作樓市可不是什麼好事;另一方面,大概是因為政策被解讀為「給北漂族解決戶口問題」——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無法在北京安家落戶,現在有機會涌去天津落戶,「安家」都不一定,工作卻還留在北京,對天津能有什麼好處呢?所以「緊急補丁」才規定,只有在天津工作才給上戶口。

值得思考的,實際上是為何「北漂族」對天津戶口這麼青睞呢?事實上,在此次「海河英才」計劃發布之前,已經有很多「北漂族」花錢落戶天津了。

有網友總結了幾個原因。首先是北京基本沒辦法落戶,「天津好歹算直轄市,落戶之後將來牽扯到戶籍的一些事情,辦理也比較方便,一天就可以來回。」其次,「房價還算便宜,尤其是跟北京比,很多北京買不起房子的,就去天津買了,連同解決孩子上學問題,老人在天津帶孩子,夫妻倆在北京上班,周末回天津或者每天高鐵來回。」最重要的,則是高考方面的優待,有人表示,天津市的985錄取率全國第一,211錄取率全國前三,甚至985錄取率要高於一半省份的211錄取率。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西安。而且由於不需要顧忌北京的影響,西安的人才落戶新政,可以說更加奔放。今年4月16日,西安市公安局在官方微博高調宣布,西安迎來2018年第300000位「新西安人」。4個月不到就增加30萬戶籍人口,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2016年西安全年新增戶籍人口只有9.27萬人。變化源自於去年開始的落戶政策改革,2017年3月,西安市開始推行被稱為「史上最寬鬆」的戶籍政策,戶籍准入條件大幅降低,政策規定,西安對全日制普通大中專院校學生集體戶口放開,降低技能人才、投資納稅人的落戶條件。這一政策一年來更是多次「變本加厲」,今年3月5日,網路「掌上戶籍」綠色通道正式運行,學歷落戶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只要有身份證和畢業證,你就能成西安人。

目前在西安學歷落戶手續已經極為簡化

這30萬人都留在西安工作了嗎?恐怕未必。調查顯示,80%的「新西安人」看中的是西安的教育資源,作為西北最重要的城市,千年古都,西安的教育資源,以及醫療方面的資源,是周邊城市、周邊省份都不具備的。在都市人越來越重視教育的今天,教育資源的吸引力極其之大,就算小孩未到上學年齡或還沒有小孩,也要先佔個坑,反正落戶也不要求在本地工作——西安的發展前景或許很好,但其在工資方面的競爭力如今是不夠的,更多的優秀人才恐怕還是去了北上廣深尋找機會。對於天津而言,情況也是一樣的。

所以,「人才」們盯上的,就是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乃至於相對低廉而原先被限購的房子。這些實質上是什麼東西呢?其實是在戶籍制度下,各地政府掌握分配的、某種程度上的「壟斷性資源」。而如今,在形勢逼迫各地必須參與「搶人大戰」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把這些資源拿了出來,以招徠人才,哪怕人才就只佔個坑,「身在曹營心在漢」也無所謂。(有說法稱天津人才新政的「補丁」目前並不嚴,無須調檔也能辦理落戶)

這種做法,合適嗎?

提供眼前利益、擠占公共資源的「人才政策」,效果不一定好,又容易引發矛盾

顯而易見的,這涉及到資源分配公平性的問題。屬於本地人的資源,憑什麼就給了外來人口?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面臨人口流失的問題,但也不代表本地資源的分配問題就不存在——優質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而且本地居民資源分配的合理程度都還未整明白,遺留一大堆歷史問題,比如,農村戶籍的福利待遇趕上城市戶籍了嗎?輕飄飄大筆一揮把福利資源分給外來人口,有充分論證嗎?

這方面的疑問早就存在。比如,2013年佛山市順德區人社局曾給該區466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德才卡」。「德才卡」有什麼待遇呢?當時的規定是:1、在設有「德才卡」服務點的區公立醫院,享受其提供的導醫、挂號優先、就診諮詢等綜合服務。國家級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一、二類傑出人才還可享受由區政府買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2、在出行方面,德才卡獲得者在辦理港澳通行證及護照業務時,可享受加快申請審批時間的優惠。在出入境處享受貴賓通道服務,縮短通關時間。3、在信息文獻服務方面,持德才卡可以享受查詢國內外最新科技信息的綠色通道,免費享受區圖書館、區內公共科研機構等單位提供圖書資料和信息服務。4、在文化生活上,這些持有德才卡的高層次人才將能獲邀參與形式多樣的政才交流互動平台。此外,持德才卡到順德區內定點景點遊覽本人可免門票。

順德「高層次人才」所獲得的「德才卡」

此舉引起市民熱議,參與議論的網友多數認為此舉違背公平原則,擠佔了公共資源。當時一位企業經理陳女士就表示,「肯定是不公平的,這些都是公共資源,為什麼要對高層次人才傾斜?而且高層次人才未必就有高尚人格,為什麼要拿納稅人的錢去給他們優待?政府想要吸引人才,可以給住房,解決家屬工作,但也沒必要都給優待。這些人才可能在某些方面、某個項目長於別人,企業可以贈送房子,但是像醫保這塊,他們也不是多交了錢,憑什麼能得到更多的待遇呢?」結果制定政策的人居然回應,「那些認為不公平的人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現在的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這就是在激勵人往高層次發展。」

為了招攬人才,真的是什麼招數都該使用嗎?

不妨看下科研界的情況。科研領域需要引進人才,這是眾所周知的,也是中國各大院校正在高投入、花大力氣去做的。結果呢,有一些所謂的「科研人員」拚命鑽政策漏洞。新華每日電訊曾經報道過:一所高校的青年學者成功申請到一個國家社科項目,並成為項目主持人。靠著國家社科項目主持人的身份,他先後到好幾所普通院校任教。「先到一個地方,拿了安家費,弄到了房子,然後又到另一所學校再來一次。」用「安家費」這種好處來吸引人才,可不就有這種弊端嗎?而那些沒有跳來跳去、也拿不到好處的留守者,自然會怨聲載道。

在科研工作者賈偉卡看來,科研界的很多「人才計劃」,實施起來靠的是行政手段,是由各級政府和機構的行政部門來啟動和執行的,因此這些「計劃」本身脫不了「短期性」和「政治性」的特色。他認為,人才流失的問題要從體制層面去思考。「美歐發達國家這麼多年的科技發展沒有靠什麼人才計劃來支撐。我們與其熱衷於搞各種』計劃』,倒不如關注人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我個人覺得建立和維護一個良好的科技生態環境應該是最有效的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舉措,是最好的『人才計劃』!」

在城市「搶人大戰」中,道理其實也是類似的。很多人就是奔著能拿到手的短期利益而來,未必真會對城市有多大促進作用,但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卻結結實實地引起了矛盾。

在這方面,甚至香港都成為了反例。2006年之前,內地及海外有大量金融、科技人才流入香港,但在2006年香港出台了「優才計劃」之後,卻出現了上述兩類人才大量流出的現象。香港媒體和一些學者就此反思認為,此前香港的經濟環境、人才發展平台較好,因而在沒有優惠政策甚至對內地人才還存在某種排斥性政策的情況下,仍然能源源不斷的獲得人才補充;此後,香港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地產業獨大、商業和旅遊業畸大的特點,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環境受到影響,即便有了優才計劃,也不能遏制人才外流。香港這幾年優才計劃的受益者,主要是內地演藝界明星,跟當初的政策設計預期存在較大差別。(鄭渝川《人才優待政策既不公平也沒必要》)

一些明星通過香港優才計劃拿到香港身份證,但這並不符合政策設計本意,圖為著名體操運動員劉璇

由政府判定人才,往往是不可靠的,應該創造好的環境,讓人才能從市場獲得回報

深入點說,政府給人才發放包括「保障房」在內的各種福利,是違背市場規律的。正如知名學者、評論員傅蔚岡所說,「政府可以對給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才予以獎勵,只不過在成熟的民主社會中,社會傑出貢獻人士所獲得的獎勵大都是集中在精神層面,如爵位或榮譽獎章是現在世界各國通行的行政獎勵形式。即便有物質獎勵,也是金額不多。不會像中國這樣直接以轎車和別墅對這些傑出人才予以獎勵,更不會將百萬巨獎頒給企業界人士。」

「為什麼不是物質獎勵,尤其是不對那些來自企業界的傑出人士予以物質獎勵?在筆者看來,一個最為直接的理由是:傑出人士的獎金應該是從市場中獲得。對於企業家而言,利潤是市場給他的最好獎勵:如果市場認可,消費者和用戶自然會以貨幣購買其產品或者服務。如果以政府獎勵的形式,可能就會扭曲市場。首先,當市場的成功者獲得了政府的物質獎勵後,這些人是否超過了其所付出,存在了超額回報,政府某種程度上是否在製造不正當競爭?其次,政府是否具有判斷人才的能力?古今中外的經驗證明,由政府判定人才,往往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當政府壟斷了巨額資源向市場獎勵時,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腐敗:企業家可能不再向市場尋求回報,而是向政府尋求獎勵來獲得回報。幾年前上海交通大學陳進團隊的「漢芯造假門」就是因為政府獎勵而產生腐敗的典型。」(傅蔚岡《何為福利?杭州人才專項用房為何不妥?》)

人才公寓成為各地人才政策的標配

正是因為如此,搶人大戰「人才公寓」成為標配,連深圳這樣本來就很有吸引力的城市,也要在「十三五」期間投入1000億元建40萬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人才住房不少於30萬套),這樣的現象是否合適就值得思考了。

所以,一些城市比如昆明,其「搶人策略」亮出的主打招牌是產業政策、創業環境和職業前景,是大環境下一股難得的清流。

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營造好的人才環境,才是好的人才政策

有論者指出,一些城市為引進「人才」而對不同人群落戶採取區別對待、將權利與特定身份掛鉤的做法,「實則與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改革目標不相符」,但是,「換一個角度觀察,放寬落戶條件等舉措畢竟撬開了戶籍政策堅冰的一條縫隙,或者說,對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構成了某種『倒逼』。」

這種說法未免有點太過於「把壞事當好事看」了。為招攬人才而推出過度的優惠政策,事實上再次擴大了公共服務、福利、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喚醒了許多人內心早就有的不滿。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一部分人享受到好處的改革,很難說是好事。

並不是說,不該推行人才政策,也並不是要維護現行戶籍制度。而是說,要在營造好的招攬人才環境的同時,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並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才是打造有競爭力城市的正確做法。

第4240期 出品 騰訊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系今日話題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話題 的精彩文章:

28萬元彩禮不退竟被滅門?這個移花接木的謠言別再信了!
備受追捧的紅點獎,是老外忽悠中國人騙錢的嗎?

TAG:今日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