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復聯3》讓我三刷的秘密都被問到了

專訪:《復聯3》讓我三刷的秘密都被問到了

《復聯3》上映10天仍熱度不減,國內累計票房已經19億多,可說是大爆特爆了。

60多位超級英雄史詩集結,強大的陣容確實是看點十足。

而票房火熱到這個程度,絕不只是因為英雄的情懷。

其實超級英雄片是粉絲向比較嚴重的類型,所以最根本的還是影片質量過硬,才能口耳相傳,吸引到更多的路人觀眾,撐起了這可怕的票房。

《復聯3》不僅毫無意外地打破了很多票房紀錄,同時也成為漫威宇宙口碑最佳。

而這其中,反派滅霸的塑造可謂功不可沒。

一個毀滅宇宙一半人口的魔頭,其動機和理念竟然能得到許多觀眾的認可,這是非常少見的。

得益於漫威十年的布局,才敢在《復聯3》里把滅霸做為主角著重刻畫,並且在英雄們灰飛煙滅這一匪夷所思的結局上戛然而止……

漫威這次真的玩兒的很大,也讓觀眾紛紛驚呼,這哪兒是《復聯3》,分明就是計生辦主任·紫薯精·滅霸傳

圖源自 @青紅造了個白

當然,一部商業大片的成功,除了劇本故事、演員表演和角色刻畫之外,特效也是至關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特效非常燒錢,而坊間傳聞「復聯」3、4兩部套拍的製片+宣發總成本高達驚人的10億美元。

可想而知,巨額的成本中有多少都花在了後期特效上。

近日,第十放映室TOPYS(ID:TOPYSCN)有幸聯合採訪了《復聯3》兩個特效公司,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Framestore

數字王國是《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於1993年創立的電影特效公司。

IMDb資料顯示,它參與了130多部電影的製作,除了「卡神」自己的作品外,還有《自殺小隊》《死侍》《速度與激情8》《雷神3》《蜘蛛俠:英雄歸來》《美女與野獸》等等好萊塢大片,甚至國產票房冠軍《戰狼2》也有它的加持。

Framestore資歷更老,它成立於1986年,總部位於倫敦,是歐洲最大的是視覺特效公司。

它不僅主制了大量BBC紀錄片的特效工作,同時也參與了許多好萊塢大片,比如《黃金羅盤》《大偵探福爾摩斯》《蝙蝠俠:黑暗騎士》《明日邊緣》《銀河護衛隊》《地心引力》,還有《哈利·波特》系列和《阿凡達》……

總之,這兩個公司都是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的業界翹楚,所以本次採訪才能給大家帶來很多關於《復聯3》的猛料。

採訪人:小十君&TOPYS(以下簡稱「十」)

受訪人: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Framestore


數字王國 Digital Domain

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簡稱"D")是滅霸的主要設計和製作者。

滅霸紫色的皮膚和男人味十足的下巴都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可以談談是如何創作的嗎?

D:我們兩位技藝高超的藝術家Jeremy ButtellChris Nichols承包了滅霸外貌的初步製作。前者負責初始測試工作,後者則在測試基礎上完成後續工作。

他們創造了惟妙惟肖、細緻入微的皮膚質感和新奇的色彩差異,有效實現了所有模型之間的平衡。

隨後,我們對這些設計進行檢測,並轉交給燈光團隊。

經過燈光團隊的測試後,我們認為,與單色光相比,使用略微複雜的多色照明技術反而強化了滅霸嘗試傳達的視覺觀點。暖色或高光彌補了滅霸本身膚色的欠缺。由於我們負責的畫面0多為陰暗且憂鬱的色調,因此這種方法非常奏效。

而關於滅霸的下巴,我們和其他視效製作團隊交換過多種處理意見。在詳細觀察演員喬什·布洛林的嘴部動作之後,最終決定用皺褶形狀的下巴以更好地還原他的面部表情。

在滅霸這一形象的設計和製作上,最困難的是哪個部分?

D:如先前所說的,滅霸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角色的複雜性及與真人演員對戲這些點,都增加了這個角色的處理難度。

滅霸是全程採用動作捕捉技術嗎?具體怎麼操作的?

D:滅霸其實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不是那種單純的壞,因此需要更注重對演員布洛林表演中細微表情的處理,以展現滅霸的複雜性。此外,和滅霸對戲的大多為真人演員,因此必須確保形象的真實性,才能讓他與一切現實世界的互動看起來毫不突兀。

為此,我們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動作捕捉系統Masquerade+Direct Drive,專門處理滅霸的面部動畫。我們稱這個系統為「兩步系統」。

Masquerade是一套全新的獨有應用程序,這套程序限制條件少、靈活度高,極大提高了我們從演員身上可記錄、捕捉、挖掘內容的細節和質量。

通常情況下,我們從頭帶式攝像系統中提取畫面,隨後針對演員進行精確的面部掃描。

Masquerade採用機器學習的方式採集先前得到的跟蹤數據,同時將動作捕捉獲取的150個面部數據點轉化為約40000個3D形態且高解析度的演員面部動作數據。在它問世之前,根本無法在演員現場表演時同步獲得高解析度、準確的面部數據。

Direct Drive是這套新系統的第二個流程:從Masquerade中汲取數據,並通過創建演員與片中人物之間的映射,將數據轉化為角色。

《復聯3》中,演員布洛林向滅霸的轉換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Direct Drive應用案例了。對數字王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讓人驕傲的時刻。

滅霸可以說是《復聯3》的主角,幾乎參與了每條支線情節,哪一場戲是最具難度的?可以談談難在哪兒嗎?

D:最複雜的場景應該是在沃彌爾星上的戲份。(卡魔拉帶滅霸取靈魂寶石的那段)

在這場戲中,滅霸首次出現了征服、囂張、憤怒之外的複雜情緒——悲傷、不舍,甚至些許掙扎,而這段專註滅霸情緒波動的連續鏡頭大多採用近景拍攝,對捕捉演員布洛林的微表情表演要求極高。

我們藉助上面那套視效技術儘可能真實再現了他的情緒表現。

此外,我們還需協調整體環境,將實拍鏡頭和數字元素無縫銜接。比如在巴西和冰島取景的空中鏡頭和實際布景,都要和特效製作的暴雨天氣以及周邊的山地環境等完美契合。

:在滅霸這一形象的設計中,有什麼是觀眾在觀影時未必能發現,但你們希望觀眾知道的「小彩蛋」嗎?或者,在設計和製作這一角色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D:那就說說讓所有人揪心的響指吧。

雖然它引發了一系列令人心碎的結果,但我們挺喜歡響指過後出現的一個細小但非常重要的畫面。我們稱之為——

形而上學的停頓。(指響指神功後,滅霸進入了一段夢境般的場景,見到了小卡魔拉)

事實上,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才挖掘出這個夢一樣抽象場景的創意點。如果仔細感受,這個停頓絕對算得上漫威宇宙的神來之筆

時間暫時停止得以讓滅霸(和觀眾)抽出時間反思之前的所作所為。這瞬間的停頓卻彷彿集聚了所有憋大招的可能性,後續的響指特效和意想不到的結局也因此更為震撼。

不得不說,布洛林在此處的表演淋漓盡致,我們也盡了最大努力確保他微小的表情在滅霸身上原樣重現。

演員真的很贊!


Framestore

Framestore(簡稱"F")是O型飛船的主要設計和製作者。

O型的「甜甜圈」飛船非常酷炫,是通過建造微縮模型然後再渲染放大的嗎?還是用的其它方法?

F:O型飛船完全是用CG特效技術建模完成的。它是一個規模巨大的有著精緻細節的飛船,並且與周圍的環境還有其它(更小的)飛船有機交互(電影里飛船降臨紐約的場景)。

當你看到O形飛船降臨時,周圍所有的建築,和畫面呈現的外部環境都是CG。為了廣角拍攝,我們還做了更多的航空飛船,包括你看到大飛船懸浮在紐約的上空,然後背景有些小飛船,並且華盛頓廣場也納進畫面內,這些都是為了增強(滅霸入侵的)破壞效果。

製作過程中,還有其它特別的經歷想要跟我們分享的嗎?

F:請看下面的內容。

關於蜘蛛俠

我們真的很興奮能有機會在工作中第一次接觸蜘蛛俠。我們的部分內容是使用原版漫畫作為參考,盡量還原漫畫里的蜘蛛俠形象。(Framestore的特效師絕對是小蟲粉)

然而,儘管這讓動畫(特效)團隊興奮不已,但我們還是發現,蜘蛛俠具有人類角色共有的局限性。過多地擺弄炫酷Pose不僅會導致操作和造型上的問題,而且會讓角色感覺太過CG。

大部分的團隊使用他們自己的參考圖紙來開發蜘蛛俠的特效。而我們也對湯姆·赫蘭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試圖整合他獨特的走路姿態。所有這些共同創造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角色。

關於鋼鐵俠

鋼鐵俠在《復聯3》中有了全新的戰服。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去設計血邊盔甲,直到最終呈現在影片里的版本。

這套戰服與之前的截然不同,它是由神奇的納米機器組成的,一小塊的納米機器在鋼鐵俠身上瞬間擴展成一套制服。

請自動腦補變身場景

這種宇航服式的表現形式需要從有機機械的角度出發,因為新的武器也隨之形成。

FX的團隊使用了定製的FX設備和Houdini(三維圖形軟體)來完成多層次模擬和組件渲染,讓戰服看起來就像第二層皮膚一樣。(這裡提到的FX,是參與鋼鐵俠特效的另一家公司Base FX)

關於黑曜五將

在正式後期製作的前一年,我們接到了Black Order(黑暗教團,滅霸+黑曜五將)的角色開發任務,並將其添加到Marvel視覺發展系統中。

在這部電影中,烏木喉是極其邪惡且能力超強的一個反派。這意味著他是非常自信又狡猾的,所以他的面部動畫必須展示這一點,尤其是在他說台詞的時候。

我們在團隊中挑選了一些最優秀的動畫師,他們接受了烏木喉面部動畫的挑戰,這對我們整個工作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作為滅霸手下最強大的孩子,黑矮星是黑曜五將的中堅力量。

黑矮星是Framestore團隊早期開發的一個角色,最大的挑戰是使他保持與漫畫形象一致,同時具有力量感、威懾力並且足夠可信。

左起:暗夜比鄰星,洛基,烏木喉,亡刃將軍,黑矮星,黑曜五將還缺一個超巨星


專訪小結

本次專訪,是通過郵件採訪的形式。如你所見,兩家公司都以真誠的態度,對我們的問題做了專業細緻的回復。

所以,首先我們需要對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和Framestore表示感謝,他們都是非常專業的特效公司。

從字裡行間能看出,他們也是這些角色的忠實粉絲,耗費了大量精力和心血,才為我們呈現出了這麼精彩的視覺盛宴。

包括他們在內的所有幕後工作人員,都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其實漫威電影培養觀眾留著看彩蛋的習慣,某種意義上,也讓觀眾有機會認識這些幕後工作的「英雄」,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關註:第十放映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放映室 的精彩文章:

我懷疑一整年的華語好片都跑到4月了
專訪:這位宮崎駿弟子爆了好多料啊

TAG:第十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