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生活之河,毫無懼色
回到兒童,回到原點
Hi,我是博西媽媽,熱衷於藝術史研究,提倡與踐行「用藝術去影響孩子」。8歲男孩媽媽,和許多媽媽一樣,面對孩子,我相信最好的愛,是陪伴;面對自我,我又相信最好的育兒,是成長自己。堅持每周真誠推送『有料的兒童美術教育』;『有聊的家庭教育』;『有趣的親子閱讀』。
有興趣加私人微信:ask-lisa , 敲門暗號:博西媽媽 .朋友圈分享博西童鞋成長點滴,親子閱讀靠譜經驗,獨家兒童藝術史分享,非誠勿擾。
博西媽媽的話
【下完課回來,完成與正在經歷人生第二次叛逆期的兒子的溝通(人生會有三次叛逆期:一次是Terrible two,開始說不 ; 第二次是八九歲,會頂嘴了,要展示自己無窮的力量 ; 第三次是青春期)。接著解決好家務,才有時間安靜整理今天想表達的,而且必須表達。】
今天早上藝術史班共10個娃(新開的,娃年齡5~6歲,處在想像力的頂峰期),今天課程主題是《洞穴里的雕塑家》。
首先對比欣賞了兩尊雕像,一尊為古希臘時期的米洛維納斯,一尊為史前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對比欣賞我個人認為特別鍛煉孩子的觀察力與專註力,同時也是孩子們覺得有趣的遊戲,可以「找不同"。
經過「找不同「後,我與孩子們歸納出很多異處,然後我們會共同思考為什麼有差異。這裡需要老師引入不同時代與社會背景,假如一個內在邏輯嚴謹的老師,是可以引導一個具備基本推理能力的孩子導出所有的前因後果的。(所以上我課的孩子絕不輕鬆,要動腦思考)
經過上面的思考與推理過程,我與孩子們都暫時同意 : 原始人要做那樣形狀的雕像原來只是為了希望實現他們的一個迫切的願望。
下一步就是創作了,面對5~6歲的孩子,我的課堂絕不是老師親自示範,一步兩步等等,然後孩子在後面跟著製作,最後老師再幫忙修改修改,一幅幅作品就完成了。
我當然知道這樣的作品好看,好看到會讓家長覺得投資真有回報,然後會再投資,真是雙方皆歡喜。
但是教育的主體是誰,他們受益了什麼?主體是一群5~6歲的孩子(為什麼一定要指明年齡,教育方式隨兒童成長規律而變,同教美術,我認為教12歲的孩子與5歲的孩子是不一樣的)。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收穫與領悟了什麼?我一直與家長說,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當然有收穫,收穫了觀察機會與動手機會,但是卻喪失了獨立思考(動腦)機會,附帶也養成了思維的惰性。我稱之為「動手不動腦",領悟了創作得有人在前面先示範的思維,以後聽見那句「老師,我不會"「媽媽,我不會"就不是偶然了。
藝術創作就像讀書,你首先是願意,再才能搞的好。而美術學習在這種基礎上,更要升個級,它沒有標準答案,像也好,不像也好,都不是目的地。要的就是人自身攜帶某種創造力,你要敢於肯定自己,要敢於打破別人的規則,要敢於創新。
所以兒童美術實際上是什麼?是要讓孩子早早的明白,他們是要創造的是未來的東西。先從想法開始,想法如何呈現?用筆和紙來呈現。這樣想就對了。
所以今天課上我只講了雕(減法)與塑(加法)的區別,操作了何為雕,何為塑。拋下一個主題,假如你今天也有一個迫切的願望,那麼你想做一個怎樣的雕塑作品,來表達你的願望,開始吧!
其實孩子們真是很投入,自信滿滿地去表達自己的願望(如美食的願望、未來大老闆的願望)若不是在表達願望,也都在表達一個故事與一個場景…
一切那麼美妙!
一定要孩子也做出一個一樣的史前維納斯才是切合主題嗎?
我想說對於教育,今天人類積累的所有文明,都只指向了一個方向,就是自由和尊嚴。教育面對的不是孩子,不是學校,是環境(包括老師更包括家長,當然還有路人甲乙丙…)
真不想您讓孩子在我這裡上了幾年課,您卻還只是收穫了迷茫。。。
(以上嘮叨來自一次朋友圈推送,附上圈友留言!感謝有您!)
藝術的氛圍很重要!
不可輕視的一種力!
【博西媽媽藝術工作室地址】
*廣州市橋橋南工作室:
海倫堡花樣年華三期商業街二樓中段A2室
*廣州雅居樂花園工作室:
廣州雅居樂花園挪威森林55幢1005室藝點兒中心
*廣州南國奧園工作室:
廣州鍾村南國奧園小資天堂橡樹學院
諮詢請掃以下二維碼即可
「微信聯繫」
TAG:博西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