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六十五: 《水滸傳》對佛道二教的態度是不偏不倚嗎?

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六十五: 《水滸傳》對佛道二教的態度是不偏不倚嗎?

原標題: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六十五: 《水滸傳》對佛道二教的態度是不偏不倚嗎?



也有人看到《水滸傳》對佛道二教的態度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便認為作者對二者的態度是不偏不倚。比如何心在《水滸研究》第十五章第十節《僧道》一節中說:「《水滸傳》作者對於釋道二家,寫得也還平衡,除梁山泊百八人中各有二人外,寫道家有個神通廣大的羅真人,寫釋家也有個能知過去未來的智真長老;寫道家有個幫助田虎起義的喬道清,寫釋家也有個幫助方臘起義的鄧元覺;寫道家有個霸佔婦女的飛天蜈蚣王道人,寫釋家也有個貪淫好色的裴如海;寫道家的龍虎山上清宮十分莊嚴偉大,寫釋家的五台山文殊院也十分莊嚴偉大。嚴格說來,《水滸》既是市民文學,對宗教的態度是泛泛的,說不到什麼信仰,因此也並無一定的歌頌或批判。」

這番話看起來似乎很公允,沒有什麼毛病,但仔細思考,還是有些簡單化和表面化。主要問題就在於他用來比較的東西,雙方並不存在相比的可比性。



我們知道,《水滸傳》的全書大致包括從魔星降世到大聚義受招安的「前傳」、「平遼」、「平田虎、王慶」和「平方臘」。毫無疑問,四個部分中以「前傳」為全書的精華,我們討論問題應當以「前傳」部分為主。而後三個部分與「前傳」部分可能故事來源不同,所以在對待佛道的態度上也有一些區別,拿「前傳」的例子與後三傳的例子相提並論就不大能說明問題。即便是在「前傳」當中,何心所列舉的例子也缺少可比性。


如道教的龍虎山上清宮與佛教的五台山文殊院就很難相比。因為文殊院是徒有其表,而上清宮則的確神聖,宮內鎮著百多位魔君,山上住著神通廣大的天師。再有羅真人和智真長老也不能相提並論,羅真人是個活神仙,法力和德行都十分了得;而智真長老除了有四句預言性的偈語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法力和智慧可言。他的徒弟們對他也並不尊重,而且他與趙員外的關係似乎也很勢利。當然,由於前傳與後三傳的來源不同,所以到了平田虎王慶的第九十回中,宋江上五台山參禪一段中,智真長老的面貌完全不同了。這時他不但象何心說的那樣「能知過去未來」,而且還表現出令人肅然起敬的高風亮節和宗教寬容,不愧為「當世的活佛」。這種驚人的改變,應當是由於二者故事來不同。或者是因為與當初構想故事人的宗教態度有關,或者是因為後來在流傳中改變了故事的面貌。


飛天蜈蚣王道人和裴如海之間也不能等量齊觀。雖然二人都犯了色戒,而且從某種角度說,王道士的罪惡甚至比裴如海還大,因為裴如海只是犯奸,而王道士則是奸占和謀害。但這並不是問題的要害,要害在於兩個人的行為對於各自的宗教所造成的名譽損失有多大。那個王道人實際上只是一個江湖騙子,他做的壞事未必一定得算在道家的帳上,因為《水滸傳》對道教各教派的態度不盡相同。即便算在道教的帳上,從他奸占婦女到他被殺喪生的過程在書中只有第三十一回末和第三十二回初短短兩段,對道教的名譽損傷實在是很有限。一般讀者看完《水滸傳》,恐怕根本不會記得這個偏僻的小故事。如果要在書中找一個詆毀佛教的故事來和它平衡,應當舉第六回瓦罐寺中生鐵佛崔道成的故事,才能旗鼓相當。


而裴如海的故事在書中就比王道人多的多。從地四十四回潘巧雲出場,到四十六回二人被石秀殺死,裴如海和潘巧雲的姦情描寫差不多佔了四十五回一整回,比一般好漢的故事都要長,而且描寫得繪聲繪色,娓娓動聽,所以後來被改成許多戲曲。相比之下,看完《水滸傳》的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這個故事。而且裴如海所進行的骯髒齷齪之事就是借給潘巧雲家做佛事的幌子在佛寺內完成的,後來又藉助另一個僧人的幫助長期幽會。想想一具一絲不掛的和尚屍體躺在大街之上,那佛門的面子還會剩下多少?所以,裴如海的故事和王道人的故事實在是兩個量級,好比是拳擊比賽中的重量級和輕量級,不能在同一賽場比賽。所以《水滸傳》的作者對佛道二家的態度從實質上看並不是不偏不倚,而是偏袒道教,憎惡佛教。


本文已經獲得雅雨書屋公眾微信號授權樂藝會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師展(上)
鄭老師說詩:春日《載驅》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