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港劇《霍元甲》:用萬人空巷狠狠教育了中國電視界

港劇《霍元甲》:用萬人空巷狠狠教育了中國電視界

文 | 諶旭彬

1983年夏夜的廣州街頭,是很難等到公共汽車的。

因為司機與售票員們都回家看《大俠霍元甲》了。

這是內地自香港引進的第一部電視劇。亞洲電視台1981年拍攝完成後,本欲送給中央台作為宣傳和文化交流之用,但央視審查後認為不宜在全國播放,交給了廣東電視台。廣東方面也很謹慎,「先請省里領導集體審看,結果一致認為宣傳的是愛國主義,沒什麼不妥」,於是就播了。

圖:《大俠霍元甲》海報

中央台的保守,是有原因的。

1980年,作為中美建交後一攬子文化交流項目的一部分,中央台曾從美國引進了科幻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和戰爭劇《加里森敢死隊》。

在每100戶城市居民擁有電視機不足10台的年代,許多人為了看這兩部劇,不惜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比如,蘇州作家王嘯峰迴憶:

「二十六年前那個漫長的冬季里,每到星期六傍晚,母親便騎自行車帶著我穿越大半個城區,來到市中心的親戚家,看《大西洋底來的人》。那時有電視機的人家鳳毛麟角,每次守在那台十二英寸黑白電視機前看這部科幻電視連續劇的時候,房間里總是擠滿了人。」

這兩部電視劇引發了轟動,也給央視帶來了麻煩。

《加里森敢死隊》是一部26集的二戰劇,講述了美軍中尉加里森,從監獄找來一些殺人犯、騙子、強盜、小偷,組成一支敢死隊,深入德軍後方營救戰友、偷取情報的故事。劇中的激烈格鬥與飛刀術等元素,對當時的國人而言是非常新奇的存在,也成了部分街頭青年模仿的範本。故而,該劇僅播出了約一半,即以黑底白字打出告示「本劇播放完畢」。

媒體當年如此報道該劇停播的原因:

「(《加里森敢死隊》的)故事充滿了出生入死的打鬥場面。中央電視台每周放映一集,一連放映數集後,公安部門反映,片集放映後,青少年在街上打架的事例有所增加,還出現了『加里森小組』。這使一些教師和家長非常擔心,他們紛紛給中央電視台寫信打電話,要求停播這部電視片集。」

從開播到停播,《加里森敢死隊》共在央視生存了三個月零六天。據時任央視總編室副主任的趙群公開撰文披露:

播映的3個多月里,央視共計「收到觀眾來信二十三封,對這部電視片提出了批評」。而在1981年1月17日正式停播至該月底的十餘天里,央視共計收到「觀眾來信約有2500多封,電話300多個,對停播表示不滿」。前後來信的數量對比,很耐人尋味。

反對停播的來信,大多數不能認同社會治安變差與該劇的播放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比如,武漢市副食品公司的車琦在來信中說,個別年輕人玩刀、偷竊,不能怪「加里森」,玩刀動武殺人越貨古已有之,把現在的社會問題歸咎於「加里森」,是一樁冤案。北京中央財經金融學院的觀眾聯名來信,要求央視立即「釋放」加里森敢死隊的全體成員,讓他們按原計划去完成光榮使命。

時任中央廣播事業局副局長的李連慶,在非公開的「文藝領導幹部座談會」上發言時,也提到了觀眾對停播的巨大不滿。不過,他提供的抗議信、抗議電話的數據,要比趙群在公開刊物上披露的更多一些:

「《加里森敢死隊》這部電視連續劇,內容是不太好,領導同志和一部分觀眾向我們提出批評意見,要停止演出。但是,也有不少觀眾對此片很感興趣,每集必看。特別是在我們宣布停止播出以後,反映非常強烈,一天接到六七百個電話,兩三天之內接到四五千封來信,向我們提出強烈的、憤怒的抗議。有的挖苦我們說,加里森敢死隊沒有死在希特勒的手裡,倒死在你們的手裡了。

有了《加里森敢死隊》這樣「左右為難」的前車之鑒,面對亞視送來的格鬥元素同樣濃重的電視劇《霍元甲》,央視在1983年做出「不宜在全國播放」的決策,無疑是很容易理解的。

《霍元甲》最終交由廣東電視台在大陸首播,也並非偶然。

在廣東珠三角等地區,「為收看香港電視,80年代初便已魚骨天線林立」,如何與香港電視台競爭「收復空中失地」,成了廣東電視台當時亟需解決的問題。拿到《霍元甲》,正是廣東台北上向央視求援的結果。該劇在廣東爆紅後,又以版權費平攤的方式供其他地方電視台播放。1984年5月,目睹霍元甲已紅遍全國,央視也終於下定決心,在黃金時段播出該劇。

圖:《霍元甲》劇照

另據時任廣東台副台長的鈕祖印披露,當年播出的《霍元甲》一劇,是經過刪節的:

「該劇也存在較明顯的缺點和不足,可以看出,編導為迎合港澳觀眾的『口味』,增加了不少與主題無關的情節,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甚至有損主題的。如劇一開始表現霍元甲偷看練藝情節,……劇中為宣揚霍元甲天資聰穎,硬說霍元甲的武功都是偷學來的,而且無人知曉。這種安排不僅令人難以相信,也削弱了它的思想性。還有些情節有損霍元甲的形象,如讓俄國使館的人用計把霍元甲捉走,給他打了鴉片針,使霍爺沾上吸食鴉片等惡習,當霍煙癮一來,編導竟讓他做出各種難忍難熬的醜態。這些,廣東台播映時都作了必要的刪節,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

這些刪節,顯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電視人,仍將「電視劇對民眾的教育意義」(思想性)放在第一位,也很難接受英雄人物和常人一樣存在「軟弱性」。這也恰是那個年代的國產電視劇,無法與香港電視劇、日美電視劇抗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霍元甲》的餘波未散,1984年,又一部引發全民熱追的港劇《射鵰英雄傳》被引入內地。在同名小說尚未解禁的情況下,這部由香港無線電視攝製,由黃日華、翁美玲主演的武俠電視劇,迅速佔據了內地省、市一級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在湖北,1984年襄樊電視台播出該劇時,「形成萬人空巷觀看此劇的局面」。在江蘇南京,1985年成立的「全國城市電視台節目交流中心」以129800美元購入《射鵰》一劇後,「全國共有55家電視台爭相要來錄製這部電視劇」,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稍後,又有《上海灘》(1984)、《絕代雙驕》(1988)等港劇引入,無不萬人空巷,觀者如堵。《上海灘》的導演劉仕裕入關進入廣東時,甚至曾被工作人員「扣留」長達數十分鐘,目的只是為了向他追問「周潤發和趙雅芝後來怎麼樣,丁力又如何了」。

圖:《射鵰英雄傳》1984年登陸內地電視台

港劇的引入,第一次讓大陸的文藝工作者體會到了「觀眾用腳投票」的威力。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在1985年的一份材料中無奈寫道:

「今年3月25~31日一個星期內,武漢市共有三個電視頻道(包括轉播中央台)播放六個港、外連續劇。如星期六晚上播出《射鵰英雄傳》四集時,該市上座較高的新華電影院晚場只有四名觀眾;又如今年2月在瀋陽播映香港電視劇《上海灘》時,有些影院晚場因觀眾極少只好停演,也有的影院當映那上海灘》播放時間時觀眾紛紛退場。類似情況在各城市都有。」

儘管自認為在80年代拍了很多「藝術質量甚高」的電視劇,但大陸的電視劇從業者,仍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

「我國生產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多數是選材嚴肅,陣容整齊,化妝、服裝、道具一絲不苟,然而卻沒有一部能達到象《霍元甲》那樣風靡全國的效果。象《霍元甲》、《陳真》那樣的港產歷史電視劇,思想性並不高,不外是拿一點史實作依據,然後把民間傳說、野史等組合在一起。至於角色的儀錶、神態、動作,更是由演員隨心所欲。然而這樣一些電視連續劇卻曾風行全國,許多老百姓看得津津有味。」

也正是這種現實,讓中國的電視劇從業者開始意識到,有必要「研究電視劇觀眾的心理」,理解和尊重「娛樂消遣是觀眾坐到電視機前的第一原因」這個事實,不再居高臨下時刻惦記著教育觀眾,而應該轉變姿態為觀眾服務。他們終於承認: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恐怕同港產劇目富有很強的娛樂性有關。……絕大多數的電視觀眾收看電視的第一目的是娛樂,因而娛樂性強的劇目自然就倍受歡迎。」

沒錯,絕大多數觀眾看電視劇的第一目的,正是娛樂。

尊重了這一常識,中國電視界才能夠在稍後的90年代,拍出《我愛我家》等經典劇目。

圖:《我愛我家》劇照

注釋

饒原生,《世事新語:改革開放 30 年流行詞的廣東樣本》,新世紀出版社,2008,第202頁。王嘯峰,《蘇州煙雨》,文匯出版社,2010,第253頁。李波,《中國的廣播電視事業》,收錄於:新華社《新聞業務》編輯部/編,《新華文叢 1981》,新華出版社,1983,第265頁。趙群,《觀眾對美國電視片〈加里森敢死隊〉停播的反應》,原載《文藝報》《文藝情況》1981年第3期。收錄於:趙群,《電視劇長短錄》,東方出版社,1996,第157~160頁。《李連慶文集》(第3卷),崑崙出版社,2002,第104頁。《廣東省志:粵港澳關係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第279頁。鈕祖印,《看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影視世界》1983年第3期。分別見: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政府/編, 《襄樊市志 1979-2005》(下),2015,第2724頁。付啟元、趙德興,《南京百年城市史 1912-2012》(文化卷),南京出版社,2014,第265頁。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京、津、滬等十一個城市1985年上半年電影市場情況》,收錄於:《中國電影年鑒 1986》。何健烈,《重視電視文化市的實際需要,爭取更多的電視觀眾》(1988)。收錄於:廣播電影電視部政策研究室/編,《廣播電視決策研究文集》(第一輯),19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紀念一個清末乞丐誕辰180周年 | 短史記
「八百冷娃投黃河」的故事,並非憑空捏造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