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信部隊越多就越強?奧斯曼帝國蘇丹表示:事情並不簡單!
在很多穿越小說中「龍傲天」們總是希望擴大自己鐵杆親信部隊的數量,恨不得一下子抓住所有的軍權。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們也是這樣想的,但事實沒有那麼簡單。
奧斯曼帝國擴張時期的軍隊就是一個大雜燴,軍隊由三部分組成:封建采邑士兵,即西帕希騎兵和皮亞德步兵;輔助打雜部隊,包括慣於襲擊、劫掠、偷雞摸狗的「阿金日」、自帶乾糧的宗教狂戰士「德里」,給錢就賣命的僱傭軍巴希巴祖克等;最後才是蘇丹的鐵杆奴才卡皮庫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加尼沙里軍團。即使是在蘇萊曼大帝這種真「龍傲天」君王的統治下,奧斯曼軍隊的主力依舊是封建采邑部隊。
奧斯曼帝國的封建采邑部隊是中東、中亞的傳統,進入印度次大陸的印度奴隸王朝和莫卧兒王朝也保留了這種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君主給賣命的士兵土地,這些士兵靠土地上的收益生活,但戰時必須自帶乾糧和武器為君主服務。和西歐騎士不同,一旦士兵服役結束或者死去,這些土地會被君主收回。
1475年奧斯曼境內的蒂瑪領主有6.3萬人,到蘇萊曼掌權時蒂瑪領主可以提供的軍力超過了20萬人,佔了蘇萊曼30萬大軍的三分之二。這一制度的好處是奧斯曼帝國的動員成本低,以2200萬人口可以動員30萬大軍,是地中海流域第一,同時期的歐洲各國很難動員10萬人以上的部隊。
蘇萊曼大帝去世後,後世的蘇丹們大概是覺得「打仗我們不行,但收稅老祖宗太LOW」,開始用包稅人制度取代蒂瑪領主制度。這種制度也是中東世界的老傳統,在歐洲也十分盛行,實行這種制度的好處就是蘇丹不用和蒂瑪領主分享土地收益。1566年到1610年蒂瑪領主提供的兵力從20萬以上暴跌到4.5萬人,1630年更是下降到不足1萬人。
包稅人需要拿出大筆金錢買下一些地區和行業的徵稅權,他們的盈利的關鍵就是儘可能地從這些地區壓榨出更多的稅款。因此武力就十分必要,包稅人用盡各種辦法從基層搜集武力,架空了地方財權和治權,並大肆吞併土地。地方行省長官們要麼和包稅人合作,要麼乾脆自己派小弟充當包稅人,一來二去奧斯曼地方當局反而成了大贏家。蘇丹們將臣民賣了一個好價錢後,自然也少有人效忠,在地方上的號召力進一步下降。
因為地方上離心力增強,蘇丹們不得不擴充近衛軍隊伍。駐守在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新軍人數飛漲,從16世紀末的1萬多人膨脹至17世紀後期的5萬多人。更要命的是蘇丹們也沒有實現財務自由,由於懼怕地方造反 ,他們不得不把大量的卡皮庫魯部隊派駐到地方上,到17世紀中葉這些部隊人數已經超過了20萬,開支全從中央國庫中走。
人數暴增不代表戰鬥力也暴增,為了增加近衛軍人數,1558年蘇丹直接給老近衛軍的後裔(服役期間不能結婚,但他們不是太監,退役後可以)開了綠燈,1582年普通居民的後代也可以加入。奧斯曼近衛軍原先嚴格挑選士兵人選的「德米舍梅制度」也在1648年被拋棄,近衛軍戰鬥力進一步下降。
任何軍事改革都和政治、經濟改革密不可分,斯巴達土地性質的變化造成了斯巴達公民士兵人數大減,奧斯曼帝國的包稅制度增加了士兵人數也坑掉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所以千萬別以為小弟越多就越好。
※19世紀印尼貴族獵鹿必備武器!盤點印尼各類勃良安劍
※打仗還要死要面子裝高尚?趣談被騎士精神坑死的東歐匈牙利國王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