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后與胙城父母官的往事
靈性悟語、哲思警言,品味情趣風雅、智慧人生。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500期)
主編:戚琳 監製:戚琳
原創|李奉先
今日的苦雨,思古的情懷已然起幕。於是,泛黃的《胙城縣誌》幽怨地凝望著楚公子,她渴望假公子之手,讓這片土地的人們回想起這裡曾發生的優美故事。
【 一 】
開篇有詞曰:
陸羽回眸。此難闕、信步風雨,品茗涼瘦。
苦雨一江一湖老,許是故人薄厚。三十載,堪破塵透。
冠蓋京華獨垂柳,擲青春顧盼何能夠?
公園前8世紀的遺迹——石柱只剩下後來者的銘刻,南燕國的古城早已隨歲月而消逝,空留一2800年前的春秋遺址,可惜曾經的千古氣勢,還有這之前的胙伯倏修已成追憶,幸而,還有公元前11世紀的傳說的飛虎洞遺址,以聞封神爾後的三監神殿聖火的氣息……
黃河故道,隋開皇胙城、唐武德胙州、劉政會華里店東街修牌坊……胙城文明是疑問最多的文明,最讓人惋惜的文明,因由國而州,由縣而鄉,我料想在此的鄉賢會平添一聲嘆息。
【視頻:老家胙城】
古胙城人對能追溯屬於他們歷史的許多古碑、古籍依然沒有其保存下來的能力,因為肉食者們忙於宰割膏腴,野蠻以降,文明的源流便無處不蕃了。
今人足下土地,埋藏了多少先民的骨骸碎片——歷代兵家之爭的王國,曾經滿目瘡痍。曾經輝煌的淇縣朝歌王朝絲毫沒能讓堅強的胙城先民休養生息,命運對其尤為不公,那麼多的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落在他們頭上,驅逐、殺戮、奴役,怎麼也擺脫不了,但些先民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歷朝無數次移民大遷徙,原生態的土著人依然頑強的生存。而新民只要落腳,就能迅速創造出一個龐大的古村落。
其實,延津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奇蹟無處不在,幾乎每一村落都留下口口相傳的故事,其情結有凄美的,也有蕩氣迴腸的,更有警戒後人莫忘國恥的。胙城,最如是!因她靠近一座古老的的城市——沙門吳起城,幾千年前的驕傲,現在只剩下破敗和遺憾,惟有一座看似繁華的城隍廟,悄悄氤氳了一縷青煙……
城隍廟留下的美麗傳說,從許仲琳武成王黃飛虎,到大明洪武皇后馬秀英,前後跨度兩千三百度年!
其間,古老的明月,依舊映照著今人,古老的母親河也哭了多少次,皇帝間憑著古人頑強的心智與武力,踩著貧民的屍體,改了朝,換了代!
因為我們最文明的母親河——雖然文明輕柔,卻也災害連連,其旁的野蠻條碼,獨可見歷代百姓滿目的迂腐,一地的麻木,一味的遺忘,連古城堡遺迹也羞澀地永遠逃遁了。
此刻,一個最令我崇敬的人出現了,我們稱呼她為第一夫人,並沒有謬誤,她是誰?大腳馬娘娘!
歷史上所謂偉人被征服,源於這位真正的國母,所以歷史的陳跡趙家樓中,很徹底,依稀看見一如居魯士史詩仁慈的娘娘般。抑或惺惺相惜,或年齡之剪刀差,始而奠定現代伊洛的基礎,此後,幽明不斷地遭遇到外族的入侵,但最後居然在重重的災難中失去了安南重鎮,以獨特而蹣跚的步伐,走進了原始公式。
【 二 】
朱重八,沒有高貴的名字、貧農的苟活、八月初八出生、暮鼓晨鐘,密如森林的小沙彌,逮之後,得江山傳奇亦不易,反腐日烈,終在人際網路中悲愴故去!這個國家呈有著不可掩飾的驚人的整體性貧困。這大底是另一端象牙塔文明的淪落!
一場人類的悲劇,曾經空前浩劫,美麗端莊的郭子儀義女馬秀英用僅有的患難情誼,阻止了帝王血腥的屠刀。
極端的愚昧、極端的穆罕默德、極端的費爾巴哈,極端的孟德斯鳩,讓娘娘早早別了阿育王與菩提樹,早與那個後來冷血的放牛娃長古了。
我相信,狂沙滾滾的娘娘與黃飛虎的傳說,包括沙壓胙城,僅僅是新民庇佑我們珍惜當下的拓詞。
無論崑崙雲有多久,無論黃河浪有多潮,無論賣火柴的小女孩有多凄苦,雨夜的今天,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突然想起娘娘寧可燒壞了胸脯也要看看同病相憐的的阿郎,恰如古巴比倫的紅牆,或博斯普魯斯的海峽。
馬娘娘恍若是歷史廢墟的淚滴,留下隔代的憂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四月初四的城隍廟會今何在?,只有筆者為馬秀英女士在沉淪中不懈之求索!
此刻我在想,世間永不給貧民出身的才子任何機會,我甚至邪惡地渴望亂世中不會普通話的公子,依舊可以天下雲集響應!
一邊低調生存,一邊悲愴四顧,茫茫然,蒼天曷極!
【 三 】
其實,開明以後,全國各地的城隍,也只有我筆下的古胙城縣的城隍可以穿龍袍,戴金冠。
人道是,太祖敕封,如之奈何!
驀然間從古書堆里一副畫面清晰而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據說,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彩燈棋布,國都應天,遊人如織。猝然間,正宮寢宮狼煙四起。一時,炎焱衝天。儘管太監們奮力搶救,怎奈火勢兇猛,潑水如澆油。眼看娘娘寢宮內,價值連城的珠寶將焚於一旦。
且見一人奮不顧身,冒著生命危險,跳進火海,進而復返,把馬娘娘的心愛珠寶全部搬了出來。馬娘娘目睹此人壯舉,讚嘆不已。
命太監問於何身世,此人乃曰:「某胙城縣令黃飛虎是也。」
娘娘大驚,殷商有個武成王黃飛虎,如今相隔十四代,怎可冒出個黃飛虎哉?又一想,天下之大,慕英雄而隨其名者也不足為奇。於是,向夫君太祖上奏,召胙城縣令進京加官進爵,以報答捨身救火之恩。可是,等胙城縣令進京後,馬娘娘一看,大失所望,原來縣令並非救火之人,只得命其暫回,事情也就擱了下來。
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心血來潮,意欲出巡,便命人備好儀仗帶著皇后啟程北上,途徑胙城縣境,聞得城隍靈驗,便由縣令引路,到城隍廟進香。禮拜畢,娘娘抬頭看城隍儀容,不覺「啊」了一聲,原來她發現坐在暖閣上的泥塑城隍似曾相識。只是鬍子被燒焦了。再仔細審視,不覺恍然:誰知三年來查訪不到的救火英雄正是這位可敬可愛的胙城城隍。
妻子即向相公討封,朱元璋乃親筆「敕封司民顯佑伯」七個大字,並通令天下:天下城隍,唯以胙城縣城隍為尊,可戴金冠,穿龍袍!馬娘娘又親手為她綉了龍袍,並賜給金瓜、鉞斧、朝天登等全副儀仗。
自此。胙城縣城城隍廟日夜香火不斷。為紀念朱元璋所封,胙城縣令定於四月初四為廟會。每到這一天,方圓百里的人們紛紛趕來進香,一直延續至今。
【 尾聲 】
嗚呼!思亘古如斯又倏忽閃現,誰之驚愕可窮究哉?!
行文至此,楚公子靈感頓生,其辭雲:
歲行如今年大比,公子萍聚荊楚傳。
雲是淼淼釣魚台,縱使精英枉笑談。
孤臣蒙恩已三命,城隍如日開金鑾。
但憂山人軒門繞,籜龍森森新舊間;
暗香浮動民奴性,誰是雲煙誰枕寒?
【朱元璋為何鍾情「馬娘娘」?】
明朝的第一個皇后,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馬皇后不僅琴棋書畫一竅不通,還是個大腳,「馬大腳」已經是馬皇后的代表。馬皇后死後陪葬在朱元璋的陵寢——孝陵,尊謚為「孝慈貞化哲惠仁徽成天毓聖至德高皇后」,是明代謚詞最長的皇后,也是明代唯一能當得起這麼長謚詞的皇后。
元朝末年發生了白蓮教大起義,馬皇后的父親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女兒去投靠在濠州起義的好友郭子興。馬父在死之前把女兒託付給郭子興,郭子興便把馬小姐收為義女,視若己出,十分疼愛。
當時的朱元璋是郭子興的一名小卒。但朱元璋計謀多,有決斷,作戰勇敢,很快就升為親兵九夫長。郭子興越來越看重這個和尚出身的九夫長,什麼事都和朱元璋商量,對他言聽計從,為了籠絡住朱元璋,他就把自己的義女馬小姐嫁給朱元璋。朱元璋二十五歲,馬小姐二十歲。婚後兩人夫妻恩愛,相敬如賓。馬氏溫柔賢慧,很受朱元璋的敬重。她知道朱元璋雖然胸懷大志,但和自己一樣出身窮苦,識字不多,經常勸朱元璋征戰之餘多讀書。朱元璋很是聽從馬氏的勸告,很快就能讀書斷句,還能寫詩。馬氏自己也對讀書識字十分用心,她在軍中見有人識字,便叫人教她認字。
朱元璋憑著自己的才能,慢慢成為郭子興手下的幹將。郭子興的兒子對朱元璋十分嫉妒,時常在父親面前進讒言,因此朱元璋和郭氏父子的關係很緊張。馬氏對這種情況很擔心,時常勸朱元璋對郭子興更加恭敬一些,作戰時如果有什麼擄獲,也都獻給郭子興和他寵愛的二夫人,馬氏自己也經常把金銀首飾送給二夫人,謊稱是朱元璋讓她孝敬二夫人的。有了馬氏在中調解,才使朱元璋避免和郭子興反目成仇。一次,朱元璋又惹郭子興生氣,被郭子興軟禁了起來,還不許送茶飯進去。馬氏便把熱騰騰的炊餅揣在懷裡,偷偷拿給朱元璋,自己的胸口卻被燙得通紅。
朱元璋四處征戰,難得在家裡吃一頓飯,馬氏總準備好一些乾糧腌肉,讓丈夫能夠吃飽。丈夫在前線征戰,她便帶著婦女在後方縫衣做鞋。如果前方打了勝仗,她便拿出自己家中的財物犒勞士兵,大家都稱讚她賢惠。
朱元璋在南京即位,馬氏也被冊封為皇后。這時的馬皇后已經三十五歲,但朱元璋還是十分敬重她,馬皇后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雖然馬皇后已經貴為一國之後,但還是堅持照料朱元璋的飲食起居,別人勸她不必如此操勞,但她說:「侍奉丈夫是我的分內事,不能推辭。」她自己的衣服破舊了,也捨不得換新的。朱元璋看到妻子這樣賢惠,時常對群臣感慨說:「皇后和我同起布衣,歷盡憂患。」
朕不能忘懷當年她不顧灼傷皮膚,為朕送來熱食。當朕受到郭公的猜忌,幾乎被置於死地時,皇后更是為朕多方設法周旋,救我出危難。如果沒有皇后,我哪裡會有今天?朕怎麼敢因為現在富貴了而忘了以前貧賤時的妻子?」馬皇后卻說:「妾聽說,夫婦相保易,而君臣相保難。陛下能不忘懷臣妾,更希望陛下始終不忘群臣百姓。」
危難時,患難與共容易;而富貴時,君臣相保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為了防止出現權臣干政的情況,數興大獄,殺戮功臣。當時宋濂被牽連進宰相胡惟庸的謀反案。宋濂是明初的大學問家,編撰過《元史》,還做過太子的老師。雖然這時宋濂已經辭官回鄉,但朱元璋不準備放過他。馬皇后聽說了以後,暗自想好了辦法。這天,朱元璋入宮用膳,發現一桌子全是素菜,問是什麼緣故?馬皇后說:「平常人家請個教書先生,始終是禮敬有加。宋老先生這些年來,教導諸位王子,十分辛苦。我們今天吃素為他祈福。」朱元璋一聽,又是為宋濂求情,大怒,甩手而去。但因為馬皇后的求情,他還是放過了宋濂,只是把他發配到茂州。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脾氣也慢慢變得越來越暴躁,動輒殺人,馬皇后經常委婉開導。一次,朱元璋聽說參軍郭景祥的兒子不孝,竟然要殺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十分生氣,當下就要殺掉他。馬皇后勸道:「郭景祥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殺了他,郭景祥就絕後,況且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一探查,果然是冤枉。
民間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福」字倒貼與馬皇后有關。正逢元宵,朱元璋在應天府即南京的街上賞花燈,看見一幅畫,畫中一個婦人騎在馬上,懷裡抱著大西瓜,而且赤著大腳。朱元璋勃然大怒,認為這是用來譏諷馬皇后出身寒微,沒有裹腳。竟敢污辱母儀天下的馬皇后,一定要嚴懲。於是朱元璋吩咐侍從走到掛著這副畫的那條街,在各家各戶的門上都貼上一個倒轉的「福」字,作為標記,明天再一起算賬。
朱元璋回宮後,心裡還是悶悶不樂,馬皇后見他這樣,便詢問侍從,得知明天被倒貼上「福」字的人家會受到懲罰,而且這大禍還是由她而引起的,十分著急。馬皇后對朱元璋苦苦求情,但朱元璋怒氣未消,她只好暗中再派侍從在全應天府各家各戶的大門上依樣貼上倒轉的「福」字。
第二天,朱元璋派侍從抓人時,被全城倒轉的「福」字弄得糊塗了,不知該抓誰。朱元璋知道馬皇后的苦心,再加上過了一夜,怒氣也慢慢平息了,便不再追究此事。應天府的居民們看到自己之所以能平安無事,都是拜這個倒轉的「福」字之福,自此之後,每逢過年時,便貼上一個倒轉「福」字以祈求萬事如意、闔家安康。雖然這個傳說難辨真假,但通過這個傳說,我們可以知道馬皇后仁德的形象深入民心。
馬皇后就是這樣兢兢業業地維持著宮廷里、君臣間、君民間的和睦,為朱元璋減少了很多的殺戮。後來馬皇后病重,朱元璋對此寢食不安,到處求神拜佛,為皇后祈福,又徵招天下名醫為其診治。馬皇后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祈福有什麼用呢?而葯也只能醫治不死病,臣妾不行了,陛下千萬不要因此加罪於為我診治的御醫。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到了彌留之際,朱元璋緊緊握著馬皇后的手,慟哭不止。
來源:北國春秋,綜合網路
GIF
版權特別聲明
情境人氣微刊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小編聯繫
TAG:情境人氣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