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蝴蝶的「鱗粉」會毒瞎人的眼睛?

聽說蝴蝶的「鱗粉」會毒瞎人的眼睛?

全文字數:1804

閱讀時間:5分鐘

眼瞎?

小時候,家長不斷地告誡我們,蝴蝶的翅膀上「鱗粉」會毒瞎人的眼睛,所以不要隨便亂抓蝴蝶。我誠惶誠恐地遵循著大人們的叮囑,又很疑惑那些抓蝴蝶的孩子眼睛都還好好的。那麼到底抓蝴蝶會不會毒瞎人的眼睛?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蝴蝶翅膀的這些「鱗粉」到底是什麼?它是否有毒?毒性多大?

蝴蝶翅膀上的「粉」,其實是蝴蝶的鱗片。在顯微鏡下長下面這樣:

50倍顯微鏡下蝴蝶鱗片

200倍顯微鏡下蝴蝶鱗片

它們像瓦片一樣均勻地排列在一起。蝴蝶的鱗片是由一個單獨特化的真皮細胞延伸並穿過表皮擴展而成的,每個鱗片的形狀就像一個表面有許多縱條紋的扁囊,基部突出呈小柄,鑲嵌在翅上均勻排列的鱗片囊中。

蝴蝶鱗片

不同蝴蝶翅上的鱗片結構因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的是扁平的,也有細長或者圓形的,顏色也多姿多彩。

顯微鏡下不同蝴蝶鱗片

那蝴蝶的鱗片是否有毒呢?

答案是:有些品種真的有毒。比如大部分的斑蝶科的品種,以及部分鳳蝶科品種的蝴蝶。蝴蝶的毒素一般來源於其幼蟲階段取食的寄主植物,如馬兜鈴、馬利筋、夾竹桃等有毒植物。

而完全變態之後,其成蟲體內依然保留了毒素,但主要集中在腹部,只要不食用它們,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所以徒手抓蝴蝶,可能會引起皮膚或眼睛的不適,但對於毒瞎眼睛,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下面例舉一些有毒的蝴蝶的品種:

1.黑脈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

黑脈金斑蝶

俗稱「帝王蝶」,是北美地區最常見的蝴蝶之一,其幼蟲以有毒植物馬利筋為食,是一種食毒以防身的特殊物種。通過醒目的顏色和難聞的氣味提醒捕食者,「我有毒,離我遠點!」。

2.大絹斑蝶Parantica sita

大絹斑蝶

從幼蟲起即開始以富含生物鹼基的植物為食,所以體內積聚有大量毒素。鮮艷的顏色也是為了警告鳥類的警戒色。

3.紅珠鳳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紅珠鳳蝶

紅白黑三色花紋,明亮的色彩和翅膀圖案,幼蟲吃馬兜鈴長大,氣味還很難聞,這一切都在昭告著,我有毒,不好吃。廣泛分布於亞洲,上海就可以看到哦。

可見,有毒的蝴蝶一般色彩都比較艷麗,我們觀之覺得是一種美,但其實對於它們的捕食者來說,這些艷麗的色彩都在警示:我有毒,不好吃!那蝴蝶又是如何顯示出如此豐富多彩的顏色?

這同樣主要依靠它們翅膀上的鱗片實現。蝴蝶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昆蟲,所謂「鱗翅」,即膜質翅上覆蓋有很多鱗片。如果將鱗片去掉,蝴蝶的翅幾乎是無色半透明的。蝴蝶翅膀的色彩一般是由鱗片的化學色和結構色共同作用產生的:

所謂化學色就是指鱗片的色素色。蝴蝶翅膀的色素一般有黑色素、紅色素、白蝶呤素、黃蝶呤素等幾種色素,每種色素都能吸引一定波長的光,而把未吸收的光反射出來。不同色素的配比造成了不同蝴蝶的五彩斑斕。有些色素是由蝴蝶幼蟲取食植物中的葉綠素,花青素等轉化而來的;有些則是蝴蝶體內某些氨基酸的代謝產物。但是由於色素會發生氧化、還原等作用,所以色素色會改變、退潮或消失,因此有些蝴蝶標本會發生褪色的現象。

結構色也稱物理色,它的產生於鱗片表面的縱條紋有關。這些縱條紋在鱗片表面或突出成脊,或凹陷成溝,當蝴蝶的翅受到來自不同角度的光源的照射時,鱗片內的多層片狀薄膜(也叫肋狀結構,肋片),使光波發生干涉、衍射和散射而產生了比化學色更加絢麗的顏色。這些色彩可以因不同視距、視角等因素而變化,泛著金屬般的光澤,又稱為彩虹色。這種由於鱗片物理結構而產生的顏色不受化學作用的影響,是一種永久性顏色。

那上海本地有哪些蝴蝶呢?

上海主要有粉蝶、灰蝶、眼碟、蛺蝶以及鳳蝶。其中,從視覺欣賞來說,最好看的當然是鳳蝶,比如紅珠鳳蝶、青鳳蝶和玉帶鳳蝶。

看看你都見過哪些?

紅珠鳳蝶 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青鳳蝶

Graphium sarpedon

玉帶鳳蝶

Papilio polytes

亮灰蝶

Lampides boeticus

酢漿灰蝶

Pseudozizeeria maha

點玄灰蝶

Tongeia filicavdis

蒙鏈蔭眼蝶

Neope muirheadii

稻眉眼蝶

Mycalesis gotama

黃鉤蛺蝶

Polygonia c-aureum

黑脈蛺蝶

Hestina assimilis

菜粉蝶

Pieris rapae

東方菜粉蝶

Pieris canidia

以上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小貼士

2018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BD)

「慶祝生物多樣性行動的25周年」

2000年12月20日,聯合國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之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持續利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公正分享因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的國際法律文書,目前共有196個締約方。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以及形成的自然模式,不僅包括各種動植物和微生物,也包括物種內存在的遺傳差異,還包括生態系統的種類。這些生態群落彼此相互影響,生命形態和環境相互作用,構成了唯一適合人類生存居住的地球。

由於人類活動過度採伐、污染以及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多樣性不斷減退,且嚴重威脅到人類今後的發展。儘管人類在過去的20年間付出了越來越多的努力,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仍在持續。而生物多樣性維持著我們的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符合人類自身的利益,重要而且更加迫切。

近5年主題:

2017年:生物多樣性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2016年: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

2015年:生物多樣性助推可持續發展

2014年:島嶼生物多樣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樣性

END

文|月庭噸瓜

什麼,這個你都不知道,還不趕緊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戀野物語 的精彩文章:

借我一把刀,帶你闖蕩江湖!

TAG:戀野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