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逼問大明國運,劉伯溫說了兩句話九個字,結果字字應驗

朱元璋逼問大明國運,劉伯溫說了兩句話九個字,結果字字應驗

明洪武年間,一次朝會結束,朱元璋留下劉伯溫說:「你精通星象曆數,那麼一定也能為我大明國運算一卦,測測運數?」

劉伯溫頭皮發緊,劉伯溫是大明最大的功臣,因為他精通命理,朱元璋起家的時候劉伯溫沒少出謀劃策,有大明王朝「張良」之稱。

劉伯溫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讖學大師,他精通天文、地理、數學、命數、風水,能占卜吉凶,測算謀事最佳日子,算出他人心中所想,預測未來天下運勢,縱橫捭闔,運籌帷幄,能將天象和人間變化結合起來,是為當朝的「神運算元」。

每個朝代統治者都喜歡這樣的人,能為自己指點迷津,如果能得到這樣的人相助,皇帝也會事半功倍。

劉伯溫想了想,回答道:「我大明王朝福澤長久,陛下當傳萬孫」。

劉伯溫的回答可謂圓滑,他也不想拿自己腦袋開玩笑,誰知道朱元璋不依不饒,說:「世間哪有什麼萬朝天子?」

朱元璋又逼著劉伯溫說大明到底有多少年,劉伯溫沒辦法,只得說:「大明王朝遇順而止。」

他說得很含蓄,朱元璋用手寫了四遍「遇順而止」說,「三百年亦足矣!」

雖然朱元璋寫了幾遍「遇順而止」,但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這也難怪。

劉伯溫說了兩句話,哪兩句?一句是「陛下當傳萬孫」,一句是「遇順而止」,這兩句是預言的基礎,我們往下看就明白了。

大凡讖緯之道,答案一定是模稜兩可的。劉伯溫所謂的「遇順而止」也具備這樣的特性。

歷代統治者都希望自家王朝能夠代代傳承,從秦始皇登基開始,他就設定了「一世」、「二世」,結果他亡得比誰都早,到了朱元璋時期,封建王朝已經傳了一千五百多年,中國經歷過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有哪個皇帝敢說自己是「萬世江山」?

所以朱元璋說:「能有三百年我也知足了。」相比秦朝,三百年已經足夠長了。

在朱由檢即位之前的明朝簡直就像一場鬧劇,朱元璋要是知道他後世的子孫荒唐成那樣,不知道能不能被氣活。

明熹宗朱由校喜歡做木匠活,《明史》說他親自操刀製作宮裡的傢具,最巧的木匠都比不上他的手藝,但他從不寵幸妃子,也不看公文,公文都給太監們看。

這就造成魏忠賢在朝廷中大肆網羅幫手,將整個朝政把持在他手裡,而那些飽讀詩書的地方總督、巡撫,也放棄節操,投靠了魏忠賢,將大明最後一點氣數給磨滅了。

大明確切地講,不是亡於崇禎,而是亡於萬曆。

在劉伯溫的預言中還有一句像是無心之語,「陛下當傳萬孫」,有人指出「萬歲」就是萬曆之孫朱由檢。萬曆之後他的兒子明光宗朱常洛才做了二十九天皇帝,就死於庸醫之手,看起來像是一場鬧劇,死因至今不明。

到了朱由檢即位,大明江山就正式進入倒計時,而此時年尚十六歲的朱由檢,也算是個少年英雄,他果斷將魏忠賢勢力連根拔起,讓京城百姓人人拍手叫好。

但這個好皇帝還沒當幾天,明朝就陷入內憂外患中,滿人突然繞過袁崇煥迂迴,從北京西北方向直搗北京,袁崇煥火速趕來北京,雖然打得清軍退兵,但老百姓財產損失嚴重,很多人家破人亡。

在此之前袁崇煥信誓旦旦說自己五年就可以趕走侵略者,徹底打垮滿人。

袁崇煥的吹牛也為他的死埋下隱患,但袁崇煥是替皇帝背鍋的,他的死是冤殺,當時的百姓被人教唆,相信了是由於袁崇煥「通敵」才導致北京被襲擊的鬼話,並且對他的肉「分而食之」,百姓對英雄的冷漠細思極恐,而清朝統治下的人性是沒有希望的,是無藥可救的。

我們再來看劉伯溫的預言,「遇順而止」是什麼意思?

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佔西安,建立大順王朝,「遇順而止」的第一個「順」出現了。

但其實李自成也是作弊,因為李自成有一個軍事叫宋獻策,他精通奇門遁法及圖讖諸數,他告訴李自成劉伯溫預言之事,李自成就建立了「大順政權」。

李自成本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他沒想到,還有一個「順」就在他身後,遠在關外的愛新覺羅·福臨也稱帝了,年號「順治」,這才是真正的「順」。

而在四川經營多年的張獻忠,創建了大西國,年號里也有一個「順」。

明朝不是「遇順而止」,是「遇三順而止」,只不過有的是人為,比如李自成,有的是天意,比如順治帝。

順治帝在確立年號的時候純屬無心之舉,他沒看過劉伯溫這本書,無意反而成就了他,讓他成為天下之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滿漢最後一戰,清軍死傷無數,多爾袞說:此人不除,明朝漢人不死
一大師對一落魄男人說:你向北走,必當大官,一個月後,句句應驗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