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艷

一部古典名著《水滸傳》,把北宋末年的風雲百態生動道來。但倘若較真下其中細節,卻也常見各種「穿越」橋段,比如很多元明年間民俗風情,都被作者妙筆一揮,盡數安排到了北宋年間。就連北宋時限制極嚴,亂吃就有可能入罪,吃一頓更價格不菲的牛肉。《水滸傳》里的宋朝好漢們,都能像元末時一樣,走到哪裡都能輕鬆吃。

但比這「吃牛肉」更讓人有「穿越既視感」的,卻更當屬《水滸傳》里的各色兵器。好些在小說里出盡風頭的知名兵器,倘若真較真一下兵器發展史,卻都是「提前」來到了宋朝:有的在北宋時還尚未普及,還有的甚至北宋時壓根沒出現。幾乎都是元明時代的傢伙。

比較典型的,就是下面幾件兵器。

一、朴刀,桿棒

宋朝已經出現的兵器,比如,《水滸傳》中的兩件「明星」兵器——朴(Po)刀和桿棒,出場次數很多,使用的人也不少,像宋江、盧俊義、林沖、武松等人都用過。朴刀全長1米2到1米5,跟大刀很像,不過朴刀最初卻不是武器,而是務農器械。宋朝時,朝廷三令五申民間不得私造、私藏兵器,但民間打鬥卻常有,朴刀好歹也是金屬器具,於是漸漸地成了一件非常方便攜帶的自衛或是行兇的兵器。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朴刀在宋代也叫「著褲刀」、「撥刀」, 可以掛在褲腰上,安上把兒就成了朴刀。這在《水滸傳》中,施耐庵有過詳細地描述:「盧俊義取出朴刀,裝在桿棒上,三個丫兒扣牢了,趕著車子,奔梁山泊路上來。」桿棒在這裡成了把子,其實,它也是一件流行於宋朝民間的基本兵器。它「其長等身,徑可及握」,既廉價又簡單,習武防身都不錯。

挎一把朴刀,執一條桿棒,儼然成了綠林好漢們闖蕩江湖的標配。

不過,《水滸傳》中,也有在宋朝時還沒有出現的兵器。

二、腰刀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短柄刀——腰刀。《水滸傳》中,第十一回寫到林沖時,就是「帶了腰刀,提了朴刀」,遭遇楊志時,楊志也是「跨口腰刀,提條朴刀」,可見腰刀也是好漢們常用的兵器。而且腰刀有鞘,三十一回武松跨口腰刀,殺人之後「把刀插入鞘里。」

北宋官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記錄了當時常用的刀的種類,分8種名目: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其中,除了手刀為短柄刀外,其它都是長柄刀,各種刀還配有相應的圖形,這中間並沒有腰刀的影子。到了元代,蒙古騎兵常用的刀是短柄的環刀,元朝《宣和遺事》里,寫汴京的巡兵「二百餘人,人人勇健,個個威風......手持著悶棍,腰挎著環刀。」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腰刀應該產生在環刀之後,是明朝才出現的兵器。明朝的重要軍事著作《武備志》里,記錄了三種短柄刀,其中一種恰是腰刀——「長三尺二寸,柄短形彎,與藤牌並用。」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特別繪有腰刀的圖式,還詳細講述了製造方法。

不僅如此,戚繼光還把腰刀列為騎兵、步兵的常備兵器,在他編製的軍營中,腰刀從幾百把到上千把不等。這說明,在戚繼光頻繁軍事活動的嘉靖時期,正是腰刀使用成熟的時期。

三、火炮

《水滸傳》里,除了各種冷兵器,還出現了熱兵器——火炮。在施耐庵的描寫中,轟天雷凌統善於製造各種火藥和炮具,他曾使用過三種炮:風火炮,金輪炮,子母炮。他的風火炮射程達14、5里,直逼近代遠程大炮;他的一枚子母炮含49枚子炮,堪稱古代的集束炸彈。這麼厲害的大宋第一「炮手」在《水滸傳》中一出場,就把吳用嚇翻了,趕快將凌統「請」上了梁山。

那麼問題來了,北宋真的有這麼厲害的火炮嗎?很遺憾,沒有。北宋初朝,確實出現了火炮一詞,據史料記載:「炮車在陣中,施火石炮,亦二百步」,而且威力也不小,並開始在戰爭中發揮作用,但此時所謂的火炮,其實是以火藥為動力,發射石頭的武器,也就是投石機的進階版。

到了元朝,蒙哥汗組建了元朝第一支專業的炮兵部隊。經考古專家的研究,在內蒙古發現的,製造於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的銅火銃,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有明確紀年的火炮文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但可惜的是,「造法不傳」。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火炮真正的大發展時期是明朝。據《明史》記載,明成祖平定交趾(今越南)時,得到神機槍炮法,回來趕快建了個神機營,專門研習。到了嘉靖八年,佛郎機炮被造出,又稱為大將軍,用於邊鎮。佛郎機,是當時明朝人對葡萄牙的稱呼,因為這種火炮是在葡萄牙人的船上發現的,所以叫做佛郎機炮,也就是子母炮。不過明朝那會,還是「以子銃五枚,貯葯置腹中」,也就是只能裝5枚子炮,離49枚相差遠著呢。而且,子母炮的製造是軍事機密,它的樣子不要說百姓無從知曉,就算是一名軍人,如果不隸屬於神機營,恐怕也難以得見。

《水滸傳》里寫到的兵器,有多少是宋朝其實沒有的?

凌統雖然是一代制炮專家,但在《水滸傳》中卻只是一個配角,除了開始的驚艷亮相,在好漢們攻城拔寨的戰鬥中,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他的火炮基本淪落成聯絡信號,這很可能是因為作者施耐庵發揮了巨大的軍事想像力,得出子母炮的形制,卻缺少具體實戰經驗的一個佐證吧。

富庶且經濟發達的遼宋兩國,為何會被「落後」的金朝秒殺?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挖掘曹操墓引出的疑團:曹丕為何不執行曹操遺令?
一場葬送清朝精銳的慘敗,激發了雍正帝空前的軍事改革

TAG:我們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