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每一句「要堅強」,都在把他們推向深淵

你的每一句「要堅強」,都在把他們推向深淵

2017年4月27日,台灣作家林奕含因不堪重度抑鬱症的折磨自縊身亡。彼時,距她新婚不過一年。

2016年的婚禮上,林奕含的新婚致辭與這個喜氣洋洋的日子格格不入。她介紹了自己的抑鬱症病史、治療過程、面臨的侮辱和誤解,呼籲社會對精神病患者去污名化。

抑鬱症是以抑鬱心境為主要特點的情感障礙,隨著社交網路的發展,近幾年人們逐步正視抑鬱症是真實存在的精神疾病,但僅僅認識到這一點,你對抑鬱症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只有意志力軟弱的人才會得抑鬱症?

在演講中,林奕含將白血病和精神病做了一個類比:

請試想一下今天你有一個晚輩,他得了白血病。

你絕對不會跟他說,「我早就跟你講,你不要跟有得白血病的人來往,不然你自己也會得白血病。」

不會這樣說吧。

你也不會跟他說,「我跟你講,都是你的意志力不夠,你的抗壓性太低,所以你才會得白血病。」

你也不會跟他說,「你為什麼要一直去注意你的白血球呢?你看你的手指甲不是長得好好的嗎?為什麼要一直去想白血球呢?」

你也絕對不會這樣說。

你也更不會對他說,「為什麼大家的白血球都可以乖乖的,你的白血球就是不乖呢?讓白血球乖乖的很難嗎?」

這些話聽起來多麼地荒謬,可是這些就是我這麼多年來聽到最多的一些話。

相當一部人雖然接受了抑鬱症作為一種精神疾病的存在,卻想當然地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逆商不夠高的人。他們或許同情抑鬱症群體,但這同情中總是夾雜著也許自己都未曾察覺的不解和輕視。

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極為複雜,與人的遺傳因素、內分泌和工作、生活環境等諸多方面都有關係,而發病誘因也非常之不確定。

一個瀟洒豁達的樂天派完全可能在某天清晨睜開雙眼時,突然發現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喪失了奮鬥的動力,陷入痛苦而空虛的狀態。

抑鬱症患者應狀態混亂?

林奕含在演講中提到自己的抑鬱症曾嚴重到出現解離(思覺失調或精神分裂),無法識字讀書,更沒有辦法參加期末考試。當她將醫院開具的證明交給老師時,助教和系主任卻都不相信她是精神病患的事實,反而問她證明是從哪裡來的。

所以我要問的是,他是用什麼東西來診斷我?

是用我的坐姿,我的洋裝,我的唇膏,或是我的口齒來診斷我嗎?

這個社會對精神疾患者的想像是什麼?或我們說的難聽一點,這個社會對精神疾患者的期待是什麼?

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襤褸、口齒不清,然後六十天沒有洗澡去找他,他就會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覺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

很多人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固化認知就是他們應當行為錯亂,言語支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但抑鬱症患者是丟掉了開心的能力和對生活的興趣,而不是失去了理智。他們沒有可以展示的生理傷口,但思想上無休止的痛苦卻一直在撕扯著他們。

事實上,為了不讓周圍的人被自己的病情困擾,抑鬱症患者很多時候會裝出一副萬事大吉的模樣,笑著對你說一切都好。但每一個微笑背後,可能都藏著一句絕望痛苦的「救救我」。

內地演員、歌手喬任梁於2016年9月16日因抑鬱症去世,年僅28歲。願逝者安息。

患抑鬱症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林奕含在演講中呼籲社會對精神病去污名化:

我是台南人,我在台南生病,但是為什麼每一個人都告訴我,我要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去治療我的疾病?我為什麼要上台北?當然後來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缺課太多,差一點沒有辦法從高中畢業。

……

我也認識很多所謂身處上流的人,他們生了病卻沒有辦法去看病,因為面子或無論你叫他什麼。

有人把抑鬱症稱作「心靈的感冒」,就像易感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患感冒一樣,抑鬱體質的人得抑鬱症的概率會更大。精神疾病也關乎生理因素,身體疾病也與心理息息相關,同是不由選擇的疾病,誰也別看不起誰。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希望自己得抑鬱症,認為這是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病症;同時,因為社會節奏的加快,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陷入抑鬱情緒時總會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可是,抑鬱症患者在精神世界裡的長久掙扎與孤獨跋涉不是被他人用來臆想與憧憬的,以你的幸運去衡量不幸者的痛苦其實是一種無知與殘酷。

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

重鬱症這件事情,他很像是失去一條腿或者是失去一雙眼睛。

人人都告訴你說,「你要去聽音樂啊」「你要去爬山啊」「去散心啊」「你跟朋友聊聊天啊」。但我知道不是那樣的。

我失去了快樂這個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然後再也拿不回來一樣。

但與其說是快樂,說的更準確一點,是熱情。

我失去了吃東西的熱情,我失去了與人交際的熱情,以至於到最後我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

一部分人會對抑鬱症患者抱有先入為主的期待,要求他們堅強,剋制,不要沉溺於痛苦中。但以上種種要求,本身就是一種殘酷的否定,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混為一談。就如第一部分所說,他們認為抑鬱症是意志力不堅定所致。你不會要求骨折的病人去跑步治療,卻強求丟掉開心能力的人去樂觀開朗。

另一部分人接受抑鬱症患者的低落,會竭盡所能地給予患者言語安慰和開解,希望能給他們激勵和撫慰。可是患了抑鬱症就像邁入了沼澤,他們拚命掙扎但是無能為力。所以,幾乎沒有積極正面的道理能夠安慰他們,這種行為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壓力,為他們帶去更大的困境,讓他們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愈發痛苦。

那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嗎?不是的。抑鬱症患者會時常陷入孤獨和被拋棄的恐懼,他們極其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社會體系的支撐。耐心的陪伴,一個擁抱,一個讓他們放聲哭泣的機會,都要比蒼白無力的勸勉有用得多。

伍爾芙在給丈夫的遺書中寫道:「你給予了我你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幸福。你在任何方面都做到了無可挑剔。直到這個可怕的疾病來臨,我都不認為會有兩個人比我們更幸福。」幸福是真的,但沉溺的痛苦也是真的。

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就是「感同身受」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即使將想像力發揮到極限,我們大概也不能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狀態。

所以,對待抑鬱症患者,請永遠不要去說類似下面這些話:

「大家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你太愛鑽牛角尖了。」

「你傾向於把自己想得很慘。」

「這件事情沒那麼值得抱怨。」

耐心二字,說易行難。多數人恐怕是不能長期忍受一個看似與常人無異的人總是「矯情」「無病呻吟」,那麼,就請你把TA當做一個骨折的病人去照料吧,只不過TA的病,在心不在骨。

J·K 羅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以自己的抑鬱症為基礎創造了攝魂怪這種生物:

在第3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哈利一直認為是父親召喚了「呼神護衛」抵禦了幾百個攝魂怪,救了自己和小天狼星。但在最後一刻他終於明白,湖對岸的身影其實是穿越回來的自己。

同樣,面對抑鬱症,除了患者自己,別人也不能將他們拉出深淵。但是在患者接受治療的路上,如果有你不離不棄的陪伴,那他們或許會有更多的力量。

在攝魂怪入駐霍格沃茨時,鄧布利多曾對同學們說過如下的話,同樣的話,也送給你們每一個人:

最後,祝願每個人的人生,即使荊棘路,也能變玫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沒經歷過性騷擾的女孩?不存在的
「我死了」人要是不死一死,別人都不能好好認識你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