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天下之人,皆敗於兩字

曾國藩:天下之人,皆敗於兩字

-點擊【遙望書舍】關注公子李-

「成大事不在於你什麼時候出發,而在於你能堅持多久。」

-by:公子李

「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很多人對於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以及建功立業之道推崇備至。

而今天,我們不講曾國藩的「成功學」,而來分享一下他的「失敗學」。

-01-

一句「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將庸人與天才們失敗的原因闡述得淋漓盡致。

當我們開始嘗試的時候,看看曾國藩的這句話,想清楚自己有沒有資格「懶"和「傲」;當我們已經面對失敗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不是被這句話說中了。

懶惰和驕傲都是人的天性,而成功者懂得剋制自己內心的這種趨勢。

古今中外,有多少的普通人因為一個「懶」字而一輩子碌碌無為,而又有多少英雄豪傑因為一個「傲」字悔不當初?

反觀自己,我們是庸人還是才人?是驕傲還是懶惰?

-02-

「勤能補拙」一詞相信大家都知道,而它背後的故事你們聽說過嗎?

公園825年,唐敬宗將杭州刺史白居易調任蘇州。蘇州是當時唐東南地區最大的州,地方人口眾多,事務繁雜。

白居易上任後以後深感壓力巨大,就一心處理政務,殫精竭慮,謝絕了所有的宴請和遊玩。

他認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彌補。

後來在他的努力之下,蘇州吏治得到有效的整治,獲得了當地百姓的好評。

這就是「勤能補拙」的出處,也成為後世人褒獎白居易所津津樂道的一個方面。

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只有奮起直追,才能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03-

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這些話並不是他的自謙,其實他說的一點也不假。

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老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獃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

從事這一行業的應該明白,天資對戲曲表演有多麼重要。而梅蘭芳的天分只能說是十分普通。

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縱容自己懈怠、懶散,反之他不斷嘗試各種方法鍛煉自己的眼神。

於是我們看到了後來的藝術大家。

-04-

實際上,大多數人的大腦發育和智力情況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不見得那些成功人士就一定對某個領域有獨特的天分。

他們之所以走得比我們遠,只是因為他們克服了自身的惰性,擁有足夠強大的靈魂。

當知道一件事情有難度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放棄,理由是太難了。

但細究下來,潛台詞難道不是,「太麻煩了,我懶得去試。」

曾國藩是中國近現代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難道他在這方面就天生資質超群嗎?並不是。

他也曾經歷過失敗,只是他不曾放棄,而是戰勝了惰性,選擇了靜下心來沉澱自己,磨練自己,最終提升了自己,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

-05-

而那些天資聰穎的人又是怎麼走向失敗的呢?曾國藩的理解是一個字「傲」。通俗地說,不過是孔雀只顧著展示自己華麗的羽毛,看不到別人的長處,也意識不到自己裸露在外的屁股罷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原袁紹帳下謀士許攸,才智超群,後投奔曹操,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大敗於官渡。

後來許攸又屢屢立功,他是天生的謀士,卻最後死在了自己的傲氣和口出狂言之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更何況不分時宜、居功自傲的人呢?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才智超群者,而很多人最後卻依然泯然眾人矣。

資質並不能決定你爬的多高,只有當你的為人處世以及胸懷氣度與之匹配的時候,你才能將其他人遠遠甩到身後。

-06-

我們再來看一代名臣曾國藩本人,他自問天資普通,是「庸人」,但他能夠以勤補拙;曾國藩後來身居高位,變成了世人眼中的「才人」,但他卻從來不傲。

我想這就是他最後被封一等毅勇侯,並為後世瞻仰的原因吧。

他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勤奮和謙虛。

我們當謹記「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這句箴言。

- END -

作者:公子李,一個擁有花一樣的年紀,熱愛文字和分享的美少年。讓我遇見你,在你最好的時刻,給你最好的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街角印刷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才發現白活了
王健林:有錢時,不交五友;沒錢時,不求五人!

TAG:街角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