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綠色金融不是傳統金融戴「綠帽」

綠色金融不是傳統金融戴「綠帽」

本報記者 范媛

「什麼是綠色金融?」綠色金融作為金融的制度創新範疇在國內學術界使用較為廣泛,但在基層的金融實踐中存在著認識不統一、措施參差不齊、具體落地項目較少的現象。

5月20日,中國城市綠色金融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首屆中國城市綠色金融論壇在京舉行。此份報告由智庫機構中關村新華新能源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編製發布,從實踐角度對綠色金融概念進行了解讀,並對綠色金融實踐進行了系統梳理,著重筆墨在中國城市綠色金融發展建議與展望,被業內稱為「寫給市長的綠色金融指南」。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局長、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白津夫在發言中說:「對當下中國來講,通過綠色金融來支持綠色轉型尤為重要。中國有很多資源型的地區,資源型城市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步履艱辛,這些城市和地區應該把過去的一些政策性的支持通過綠色金融的金融架構、金融形象來支撐城市的轉型。」

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新華社原主任記者林玉在論壇發言中介紹,在從事綠色金融研究落地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全國有不少城市開展綠色金融工作,但從整體上來看沒有形成大氣候,多數城市對綠色金融不了解,城市綠色金融難以落地的障礙有兩方面,一方面市長、書記對引進資金很著急,另一方面本地與綠色資金對接的機制沒有,平台不到位,政策不清晰,用來與匹配外界資金的項目產權不明確。而且在城市綠色金融發展中幾乎都遇到了產業梳理、資金對接、人才引進、標準系統對外的體系問題。

「綠色金融不單是它自己的事情,也不單是某一方的問題,是綜合治理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制度層面上入手,要有綜合設計。」國家開發銀行原行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李吉平在發言中表示。

報告認為,綠色產業梳理是地方政府綠色金融工作的核心內容。綠色產業不是環保產業的概念,凡是與傳統能源資源利用方式比起來,節約了資源、降低了污染物或者碳排放的,都可以叫綠色產業。小到一個旅遊項目,大到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都是綠色產業。根據城市發展規劃,梳理綠色產業、綠色資金的總需求,再按照需求,匹配各類綠色資金,是城市綠色金融的基礎性工作和核心內容。

在引進綠色資金過程中,報告認為,要按綠色金融市場的規則辦事。一方面,要理解和尊重金融市場的大規則。要充分認識到,過去幾年僅靠「政府背書、平台兜底」就能獲得百億級表外融資的激進負債時代已經過去了。政府的債務是政府的,企業的債務是企業的,從對「政府信用、平台信用」的關注轉向對「企業信用、資產信用」的考量,這就是新時代金融市場的大規則,綠色金融也要遵循這個規則。

另一方面,也要理解和尊重綠色金融市場的小規則。綠色金融項目有準入規則。例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列舉了五大類產業,可謂具體和明確,超出這個範圍臆造出來的綠色產業,則很難通過公開資本市場發行綠色債券募集資金。又如綠色信貸關注發行方的主體信用,綠色債券的發行額度要受發行主體凈資產規模的限制,綠色資產證券化特別關注底層資產的權屬和現金流等等。拋開綠色金融工具的具體規則談項目,也註定是空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時報 的精彩文章:

福井俊彥:今後幾年日本經濟將穩步復甦
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在路上

TAG: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