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龍凱鋒: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有示強和示弱兩種運用方法

龍凱鋒: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有示強和示弱兩種運用方法

原標題:龍凱鋒: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有示強和示弱兩種運用方法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因為三十六計非常實用,所以深受大家喜歡。很多朋友可能會問:三十六計該怎麼運用?為此,龍凱鋒瞰天下短視頻節目在講解了《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之後,開始講解《三十六計》,教大家如何運用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第一計是瞞天過海,【原文】 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②。太 ③陽,太陰。該計謀產生的典故是薛仁貴徵朝鮮半島,唐太宗御駕親征,因為要過海,而唐太宗對大海有恐懼不安心態,於是薛仁貴用了大船,把周圍都遮蓋起來,唐太宗以為還在陸地上,沒想到到了海上。瞞天過海,瞞的是天子。


瞞天過海計謀使用最成功的是隋朝滅陳國,統一了中國。陳國的首都是建安,也就是目前的南京。隋朝統領賀若弼,利用調兵之際,持續性對陳國造成威脅。陳國開始集中力量對付隋軍,但隋軍一直處於調防狀態,並未攻擊陳國,使陳國兵力疲憊、戒備鬆懈的情況下,突然襲擊,渡過長江,一舉拿下陳國首都南京。



隋軍滅陳國的瞞天過海計謀運用,是我強敵弱的態勢。通過持續示強,使敵軍由疲憊、驚恐、戒備到麻痹大意、習以為常,然後出其不意攻擊對方,獲得勝利。

在歷史上,敵強我弱的態勢下,也有瞞天過海計謀的成功運用。那就是吳國和越國之間發生的。吳王夫差帶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作為奴隸帶到吳國,伺服吳王。越王勾踐通過完全的示弱,表現對吳王的忠誠而使吳王放棄了戒備心態,三年後放越王勾踐會越國。越王勾踐回越國後,一方面繼續示弱吳王,表示對吳王的忠心,一方面暗中奮發圖強,卧薪嘗膽,等待時機反擊吳國。在越國實施的西施美人計情況下,吳王更加驕奢淫逸,並賜死了伍子胥。在吳王對外用兵之際,越王勾踐帶兵滅了吳國,從而一雪前恥。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瞞天過海的計謀運用,有兩種態勢:一是我強敵弱的態勢下,通過常態性示強來疲敵、勞敵、驚敵,而使敵人對威脅習以為常、麻痹大意、放鬆警惕的情況下,突然襲擊出其不意,達到完勝的目的。二是敵強我弱的態勢下,通過常態性的示弱來使敵人輕視我、不防備我,在敵人最虛弱的時候,出其不意襲擊敵人,從而獲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凱鋒瞰天下 的精彩文章:

龍凱鋒:朝美會談前途未卜,因為美國對朝做了三件背信棄義的事
龍凱鋒講吳子兵法第五篇:應變

TAG:龍凱鋒瞰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