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陽明心學的七重易道境界:當心與天地連通,生命即發生質變

陽明心學的七重易道境界:當心與天地連通,生命即發生質變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的荒僻之地。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在一種困頓和痛苦之中,結合自己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終於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一大事件,標誌著千古心學的真正開端和正式誕生,是王陽明從此邁入聖人行列的關鍵一刻。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因緣很多,正如唐代禪宗高僧永嘉玄覺是讀《維摩詰經》開悟,陽明悟道也是因為參悟一本書。這部書有很多人認為是《大學》,其實是《周易》。

因為,陽明心學直接通達著七重易道境界。而且每一重,都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人生大啟迪。

第一重境界:困境,是最好的磨礪

王陽明如果不是在困境當中讀《周易》,幾乎是不可能有所謂「龍場悟道」的。

關於陽明悟《易》的歷程,《玩易窩記》記載說「陽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窩而讀《易》」。到了龍場之後,他從早到晚讀《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憶說》。」

正如《周易·困卦·象》所說:「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看到大澤里的水都被困幹了的卦象,決定為了實現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捨棄自己的性命。這講的正是一個人處於王陽明一樣的絕境,如何通過《周易》實現精神意識狀態的重生。如果沒有這種重生,就沒有後來的王陽明及其心學。

這告訴我們:人生難免遭遇困境,很多人以為這是悲慘,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智慧通達之人才會明白,困境正是最好的磨礪,人的成長和強大,絕離不開這種磨礪,這是人生進階必經的過程。

王陽明所謂「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第二重境界順逆好壞,只取決於心境

設想一個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靈每時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蒼穹、跟天地感通,所以處於感天動地、通於日月之變的狀態,這就是易道在乎人心的反映,也是「心即理」的本意。而陽明心學的基本宗旨,正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在這種一心感通天地的狀態下,看待和感知一切就只是自然,發生了、過去了,僅此而已。人心中那些順逆、對錯、好壞等因為局限不通而形成的執念,就化解為烏有了。

人世間的一切,就是這樣,只是取決於心境。你做不到這樣對待,只是因為智慧和境界不夠。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拘攣在鋼筋水泥的高樓里,放逐於人流車流中,已經沒有了親近天地自然的機會,更莫說感通。

第三重境界:立正心,走正道

在王陽明看來,孔子刪述《六經》、為《易》作傳,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正天下萬世人心。陽明心學也可謂是為了重正世道人心。陽明心學通於易道,根本上是為了匡正世道人心,從而達到平定天下的理想境界,這跟孔子發心是相通的。

所以心學的境界與易道通達天下一樣,是為了樹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來的人心能夠歸於正道。王陽明常常自比孔子,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但同時也以正萬世人心為事業自任。

難怪李贄在《陽明先生道學抄序》中說:「先生之書為足繼夫子之後,蓋逆知其從讀《易》來也。」

聖人之志是讓世間和眾生,都能立正心、走正道;我們雖不能成為聖人,至少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去走聖人為我們指出的路。因為只有如此,心才能真能有所依止,人生才能真能有所歸宿。內心安穩,人生即安穩。

王陽明臨終時的最後一句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樣的心靈和人生,正是所謂坦蕩光明。

第四重境界:立定根本,把握規律

河圖、洛書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兩幅黑白點數字陣圖,蘊藏無窮的奧秘,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五行八卦的起源。王陽明曾作《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一文,認為「河圖」「洛書」是聖人作《易》之本。

朱子和陽明都深悟河圖洛書為易道之源,他們都有人口傳心授,理解這些天書揭示的通天之學。陽明心學的易道境界,沒有離開對河洛之道的領悟。

河洛之道,就是天道,為萬物之本;所謂天道,就是天地間根本的律則。王陽明參悟河圖洛書,也許就是參悟出了其中的天道律則,再將其落在和融入本心,才有了心學的成就。王陽明帶兵神速平定寧王叛亂的功業,恐怕也離不開「一心不動」的心性之定,和把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這再一次向我們揭示,做人做事、修心修鍊,都要能立於根本、合乎規律,才能最終走得遠、站得高。否則終是小打小鬧,難成氣候。

第五重境界:心居高遠,打開眼界

《易經》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書,其中「窮理盡性至命」就是如何運用天道於人世之間。

陽明平日玩易,他的詩中多處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攜玩羲易」「燈窗玩古易」,可見陽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於天,這既是心學境界,也是易道境界。

心學通於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於天地之正道,心念發動都在天道之中,從而達到盡性至命的境界。這種境界的基礎,還是在心念與天道的會通。

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經、老子、王陽明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知天道,才能明人事。如何才能知天道?要將眼光放大到天地之間,要把自心挺立於高遠之上。

而我們平常人,心之所系都是一己那點慾望和利益,目光所系都是自身和周邊,於是活得狹隘而逼仄,在一復一日的消磨之中慢慢把自己困死。

改變這一切,要從抬起頭將目光從眼前挪開,打量和遠望天地開始。眼界有了,格局就有了,心自然就能高遠起來。

第六重境界:中和做人,率性真實

王陽明曾說:「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這種對心、性、命都相通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說明他們都通於易道。

他對《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所謂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認為它們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體,性體由生到死流行的過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夠率性而行,就是時時刻刻不偏離天道。

我們通常所說的率性,比起率性的本意要淺顯,卻是一脈相承。道家學者陳鼓應說:「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莊子主張性真。」真實因而率性,莊子是道家,所以王陽明所說的率性而行不偏離天道,基本也是這個意思。

但同樣是真實率性,卻有高下優劣之分。放縱自我、恣意妄為便是劣下,高和優則是王陽明所說的「性情之謂和,性命之謂中」。從做人來講,就是通常所說的性情要和氣,立身行事要中正。

這不是一種行為準則,而是修養和智慧,因為背後是對自我的把控和對正道的踐履,而這需要洞明自心和世間的真實,自己也因而更貼近更高更大的真實。

如何做到?王陽明把《中庸》的「命、性、道」與《易·說卦》之「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貫穿起來,說:「戒慎恐懼」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復其性之本體。

何謂戒慎恐懼?便是懂得節制,知道謹慎;對自己的不足和世間的律則,能夠畏懼。說白了,以對高尚和高貴的理解為標準,以改造和提升自我為目標,而知收斂。

戒慎恐懼是方法,中和是目標。

第七重境界:守乾淨心,做乾淨事

王陽明自己明確提出「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發動都通於易道的變動。比如《傳習錄》中說:「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聖人。」

可以說,良知是心通於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於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歸的。而易道境界,其實就是通於天的良知借用陰陽來加以表示的狀態。正如王陽明所說:「易也,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易者,吾心之陰陽動靜也;動靜不失其時,易在我矣。」

可見,易道境界也可以說是心的陰陽動靜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動每時每刻的動靜都合於天地的陰陽,心念所發一直跟天道的運行相合拍,這就是陽明所謂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於易道的狀態,也是心念發動、實現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狀態。

這有點像心如明鏡,意念發動跟鏡之照物差不多,沒有一點點執著,心念都能夠合於天道,從而達到「無思無慮」的狀態。

說白了,所謂良知,就是一顆乾淨的心。所謂致良知,就是遵循這顆乾淨的心,去做乾淨的事。

王陽明的學問是心學,關注的是心;《周易》則是最為恢弘深邃的天道物理之書。王陽明因讀《周易》而龍場悟道,所印證的正是中國哲學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

這個看似深不可測的理想,體會得到,其實也最為簡單平實:通過用心觀察和體會萬事萬物,感受其中的道理,讓自己的心深沉下去而不再浮躁淺薄,最終實現心靈的涅槃、生命的質變,使人生的品質步入高層次。

大道至簡。

來源:京博國學據中國人大哲學系教授溫海明文章改編,轉載須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是修行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