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物科學家:氧氣才是抑制人類生命的罪魁禍首

生物科學家:氧氣才是抑制人類生命的罪魁禍首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蘭斯.貝克進行過一項實驗:他取人體正常細胞並將其放置於缺氧的器皿中,本以為細胞會大量死亡,如果在大量細胞死亡後及時供應充足氧氣的話,剩餘的少量細胞或許會繼續存活下去。結果令他想不到的是,事實與他的猜測恰恰相反。當讓實驗中的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時,細胞像沒有了汽油的跑車就停在那兒而不發生任何變化——它們只是停止了活動,並未死亡。當蘭斯.貝克給細胞恢復充足的氧氣後,細胞才開始逐漸全部死亡。

這項實驗,不禁讓蘭斯.貝克思考到一個問題:氧氣,真的是我們生存必須依賴的一種氣體嗎?或者,氧氣真的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喜愛且離不開的生命元素嗎?

在地球生命出現之初,地球的遠古大氣層中並不存在氧氣,而主要是氫氦,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後來,地球逐漸演化出了以甲烷為生的單細胞生命體,並且在地球上一直繁衍生存了10億年之久。

距今約24億年前,地球進入了災變之期。整個地球變得冰冷而乾燥,狂風肆虐,氣候條件更是極度惡劣,比現在的南極有甚之而無不及。

曾有生物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條件怎樣惡劣,總有適應的生命存在」。更有某生物學家說過:「地球不同時期的演變,必然會出現不同時期的對應新生命」。正是在這樣極端的氣候條件下,地球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生命體——水生微生物,能夠從太陽光吸取能量進行新陳代謝,即「光合作用」。該種微生物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能量,並釋放出一種對於地球早期以甲烷為生的單細胞生命來說是致命「毒藥」的「有毒」氣體——氧氣,正是這種「氧氣」導致了地球早期生命的大批量消亡。

氧氣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地球大氣層的成分和比例。隨著氧氣被「生產」的越來越多,地球上曾經以甲烷和其他氣體為生的生命逐漸變得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取而代之的是,地球上開始逐漸演變出越來越多以「氧氣」為生的新的生命體。

24億年之前,地球上的生命並不需要氧氣,氧氣對於地球早期生命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毒藥」。但是,在沒有氧氣存在的地球遠古時期,生命繁榮昌盛,生命存活期也遠比依靠氧氣為生的後來生命存活期更為長久。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人們「迴避氧氣」的實例: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其新鮮度會保持的更長久——所以很多食物被真空密封保存;金屬在無氧的環境下使用壽命會更長——所以很多金屬表面會被鍍上一層耐氧化的物質;地球上生活在氧氣稀薄區域中的人壽命,會比生活在氧氣充足區域中的人壽命更長些——所以長久呼吸過多氧氣並非是好事,可能是促使衰老的催化劑;生活在高山頂上的人會比生活在山腳下的人更年輕——反而都有點違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了,等等。

根據以上分析,蘭斯.貝克認為:如果能夠改變人體基因細胞組織從而改變人體每天攝入氧氣的含量,有可能是解開生命衰老之謎的關鍵。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研究者:火星曾是超級地球的分身,昔日生機勃勃,比地球更加美麗
根據SOHO對太陽的探測數據,研究者分析:八萬年太陽將消失出太陽系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