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遇春死後,為什麼朱元璋命人畫了他穿龍袍的全身像,原來是這樣

常遇春死後,為什麼朱元璋命人畫了他穿龍袍的全身像,原來是這樣

這就是死得早的好處。

常遇春死在了洪武二年,死於軍中,朱元璋剛剛坐上龍椅,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事情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

常遇春是軍事人才,號稱「常十萬」,自稱能將十萬兵,而他在幫助朱元璋開疆拓土時,也屢建奇功,尤其是和陳友諒大戰的「龍灣大捷」,常遇春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戰讓朱元璋徹底站穩了腳跟,有了圖謀天下的底氣。

後來鄱陽湖大戰,常遇春猶如三國時的黃蓋一樣,率軍深入陳友諒軍中,點火燒船,陳友諒的戰船有點像當年的曹操在赤壁上的船,船大而堅固,但是行動遲緩,一般性攻守戰這種船隻優勢明顯,但是鄱陽湖大戰中明軍運用了三國火燒戰船的方法,明軍的船隻小,活動靈活的優勢就顯現出來,尤其放火的時候。

常遇春領人乘風放火,放火完就跑,據說,陳友諒的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損失在戰火中,陳友諒也死於鄱陽湖一役。

陳友諒算是朱元璋的一生之敵,殲滅了這位對手,老朱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坐天下了,這有點像項羽之於劉邦,項王活著一天,劉邦都如鯁在喉,但是項羽一死,天下能撼動劉邦的人也就幾乎沒了。

朱元璋和陳友諒在當時也是如此。

戰後朱元璋曾經誇獎常遇春:「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而作為副將軍的常遇春,其後協助徐達大破張士誠,收復元大都,可謂戰功累累。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斃於柳河川軍中,這之前他和徐達剛剛在開平取得大捷,把元朝皇帝趕到更北邊去了,史書記載: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徐達)下。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死了,很悲痛,要用天子禮儀安葬他,後來朝臣商量就用宋太宗趙光義安葬趙普的禮儀來安葬了常遇春,朱元璋還讓人畫了常遇春身穿五爪金龍蟒袍的全身像,並且賦詩曰:

朕有千行生鐵汁,

平生不為兒女泣。

忽聞昨日常公薨,

淚灑乾坤草木濕。

老朱的詩還是蠻有特色的。

總覺得有些武將死於軍中還是蠻幸福的,比方說巴頓將軍,比方說常遇春。

如果常遇春活到了後來,朱元璋國事平定大殺功臣,常遇春也許不但不會有這種哀榮,大約連活著都得戰戰兢兢吧,畢竟後來的徐達,劉伯溫都獲得戰戰兢兢的死的疑點重重。

不過我覺得1369年在還有點暑熱的風中大哭常遇春的朱元璋是真心的,他此時還沒有後來的算計,他此時只是為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的死而哀傷,下意識想用一些方法去彌補這種哀傷,繪製龍袍像,這在古代算是最高榮耀了。

朱元璋為老兄弟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

文/ 薛白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薛白袍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為皇位殺了很多李唐開國功臣,為什麼程咬金能幸免於難?

TAG:薛白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