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人上崗,「無人配送」背後的角力與暗戰

機器人上崗,「無人配送」背後的角力與暗戰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本次報告對無人配送行業的變革、興起的原因、中美間的差異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時也介紹了行業的代表公司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由於文字部分不能完整地呈現報告的內容,回復關鍵詞「機器人」可獲得完整報告。

文 | 石亞瓊

2019年,你可能直接在寫字樓的工位上,收到半小時前下單的外賣,而無需下樓;你可能在機場的候機大廳里,遇見各處穿行的機器人兜售飲料;你可能直接在宿舍樓下收到沉甸甸的快遞,而無需在走到學校大門口……

在當下,配送領域正在醞釀著這樣一場「機器代替人」的變革。

阿里菜鳥、京東、餓了么、美團、蘇寧、Segway Robotics、YOGO、深蘭、雲跡、真機智能……快遞和外賣行業在高基數、高增長的當下,國內無人配送機器人領域,可能還會有更多公司名字出現。而在人力成本飆升的當下,機器人上崗成為配送員,已是大勢所趨。

承載著無人版順豐與無人版達達的商業願景,無人配送機器人領域尚不被普通大眾了解的背後,角力與暗戰早已開始。

超萬億體量的物流配送市場里,是否可以再造一個無人版的順豐或者達達?

這個新興的方向,為何此時出現,什麼樣的公司又能脫穎而出?

新的機遇之下,後來者能否快速超越,資本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速行業發展?

在行業大變革之前,36氪想用這篇文章,幫你拆解無人配送機器人賽道。

配送行業機器替代人的新變革

2017年底深蘭、雲跡、Segway Robotics等初創公司相繼展示了無人售貨機器人Demo,其實質也是室內配送機器人的一種。近期業內傳聞稱,YOGO獲得了新一輪融資,其中包括了真格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做的也是室內配送的方向。真機智能的室外配送機器人也已在高檔物業試點。

在大眾並沒有關注到的地方,配送機器人正在興起。36氪從業界了解到,目前Segway Robotics有計劃於下半年在北京進行試點;YOGO與合作夥伴有望於下半年在上海、深圳試點。

事實上,有配送業務場景的大公司,也在加碼室內無人配送。2016年阿里菜鳥、京東相繼展示末端配送機器人,其中阿里小G預計最快5月會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進行小範圍商業化落地,2018年年底前將會陸續量產,京東的無人快遞車2017年6月出現在北京、西安、杭州等6所高校內,測試給學生們送快遞和外賣業務。

2017年,餓了么外賣機器人「萬小餓」試點完成了首次樓宇內外賣訂單配送;2018年3月,美團在朝陽大悅城進行配送機器人試點的視頻曝光;2018年4月,蘇寧展示了與真機智能合作的機器人「卧龍一號」,可實現電梯交互。

場景公司加碼鼓勵,技術公司積極探索,室內配送機器人被認為有可能會成為率先大規模商用的新場景。

無人配送行業興起的供需原因分析

配送機器人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起步,背後與配送行業需求快速增長、可用於配送的機器人供給逐步成熟關係密切。

配送行業需求快速增長,面臨成本高、招聘難、管理難等問題

1、配送行業市場基數大、增速快

從市場看,快遞和外賣行業在高基數(300億件/年,4000w單/天)下迎來高速增長(30%+ CGAR)。

具體來看,相關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快遞業年業務量已達到700 億件,全球物流市場價值超 9 萬億美元。國內市場,快遞業務量 2016 年達到 300 億件,增長近 30 倍,從 2014 年破百億件大關開始,以每年 100 億件的速度高速增長。

外賣行業,中國現在每天的外賣訂單量達到4000萬/單。(這個數據來自估算,根據媒體報道信息,現在美團一天是1800萬單,約佔43%的市場份額,以此推算中國現在每天的外賣訂單量達到4000萬/單左右)。

全球 2017 年食物配送市場在1000億美元,而包裹配送更大,有3000億美元。其中,「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份額,也就是3-5公里的半徑內,大概市場份額在800億美元。

2、配送行業人力成本飆升

德勤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的十年期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五倍;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撫養比可能增加到現在的3倍。

配送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數量自12年起不再公布,但中國產業信息網根據行業上市公司的數據估算,2015年全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很可能已經突破150萬人。而在外賣行業,目前外外賣送貨人員數量可能在100萬人左右。新華網獲知的業內統計數據顯示,外賣行業的配送從業人員可能已經達到700萬,其中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外賣平台的註冊人數超過400萬,其他眾包物流平台的兼職外賣人員有300多萬。

勞動力成本上升正在壓縮配送企業的利潤。《2016年度物流企業負擔及營商環境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人力成本占重點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19%,是企業重要的成本支出之一;而勞動力成本高,已經成為近三年阻礙物流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營商因素。

此外,供給增加很難一蹴而就,且會增加招聘、管理的難度。而在夜間、惡劣天氣,運力不足是常態,若要依靠人力解決這些特殊場景下的勞動力供給,成本的增加無疑會大幅增加。

可用於配送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產機器人供給逐步成熟

雖然外觀類似的服務機器人已經出現數年之久,但基本無法滿足室內無人配送的需求。後者供給端核心要解決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產的機器人硬體產品供給。

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產三點各自實現已不容易。三者之間一定程度上是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約的關係,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比如,低成本往往意味著使用更低價的器件,就必須通過軟體的優化提升可靠性。

當前,隨著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視覺VSLAM避障技術成熟、量產經驗逐漸積累,使得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產的機器人供給成為可能。

1、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

當前,市面上的可移動機器人,多是採用了激光雷達、視覺感測器、IMU、超聲波等多感測器融合進行定位、導航、避障。這種方案穩定性高,但因為可用的激光雷達的成本多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這就使得機器人整機的成本很難低於2萬元,制約大規模商用。

近年來,國產激光雷達領域創業公司眾多,均希望推出低成本產品。以蘇寧「卧龍一號」的合作夥伴真機智能為例,其送貨機器人未採用國產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後者對外宣傳的售價僅為5千——1萬元。

2、多感測器融合的自主導航技術、VSLAM定位導航技術成熟

市面上目前主流的方案還是採用2D激光雷達、視覺攝像頭等多感測器融合的方案。雖然試驗室場景下的自主定位導航技術可以做到一定的精度,但室內或者室外的純商用環境均十分複雜,對於機器來說挑戰依然明顯。以室內為例,涉及到鏡面、玻璃場景,2D激光雷達SLAM基本就會失效;遇到黑色背景,紅外攝像頭的準確度可能就會受影響。

過去幾年,尤其是2015年以後,國內機器人公司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這方面的經驗,通過工程手段不端解決這些技術難題。雲跡科技CEO告訴36氪,針對鏡面、玻璃問題, 雲跡增加了超聲波感測器,用以進行輔助。

近年來,隨著VSLAM技術的成熟,一些公司逐漸提升視覺感測器的重要性。原因主要是視覺感測器可以獲得的信息量豐富,且成本更低。大廠方面,Intel 推出了RealSense感測器;初創公司方面,國內已有多家公司推出或者即將推出深度相機或者模組。雖然目前業內對包括RealSense在內的視覺感測器的可靠性仍有所疑慮,但諸如賽格威機器人等公司則通過自研相關演算法,提升VSLAM技術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3、供應鏈在成熟

量產是機器人大規模商用的難題之一。目前世界上並無大範圍移動機器人量產產品的先例,真正具備移動機器人量產能力的廠商不多。無人配送落地,往往要求在短時間內部署大量的機器人,這對配送機器人產品的量產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來說,花時間研發的成本高,花在研發量產的時間可能更高。量產困難的一個原因在於,量產涉及到光學元件的校準問題,如果不通過複雜的自動化手段解決,幾乎無法滿足量產的產能和效率要求。

近年來,諸如富士康等工廠也在想辦法解決量產難題。根據媒體報道,富士康煙台工廠2015年2月量產Pepper時,每小時僅能生產5台,當年8月已達到每小時10台,同時計劃通過引進一部分自動化裝置等措施,將每小時產能增至15台。36氪從業內了解到,YOGO目前也已與富士康達成合作,雙方在進行量產產線的研發。

另外,賽格威機器人依託平衡車的量產資源,在長三角的工廠里部署了相應的產線。根據官方信息,目前雲跡已經有900多台機器人在酒店、醫院運行,這意味著其很可能也積累了相應的量產經驗。

國外先行者已在海外部分驗證財務模型

國外方面,先行者Starship已於2017年初獲得1720萬美元融資融資,獲得戴姆勒支持,開始成功上路,已經部分驗證財務模型。

2016年,Starship開始試點服務,與在線外賣平台Just Eat、倫敦的初創外賣公司Pronto、德國快遞公司Hermes以及德國的零售商Metro集團達成合作。此後在美國、英國、德國、瑞士以及愛沙尼亞進行配送服務,與奢侈品品牌愛馬仕、瑞士郵政以及Wolt達成合作。

數據顯示,2016年Starship機器人在倫敦市中心每送貨一次的成本平均約為12英鎊,但其希望通過設備大規模普及將成本減少到1英鎊。

無人配送領域的中美差異

36氪經過調研發現,與國外相比,中國的無人配送機器人領域的商業嘗試和創業呈現出獨有的特點:

一是,與國外主要做室外場景不同,國內初創公司室內、室外場景並重,室內無人配送成為中國特色;

二是,國外做室外配送機器人的以初創公司為主,但國內則以互聯網大公司為主。

具體來說,國外這一領域,最為知名的公司Starship、Marble、Dispatch、Nuro等均是初創公司,均是做室外配送。而在國內,阿里、京東、餓了么、美團等互聯網大公司均是從室外配送切入;而深蘭、雲跡、Segway Robotics、YOGO等初創公司則是從室內配送開始做起;真機智能等少數初創公司則從室外配送開始做起,希望未來同時切入室內、室外配送。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可能與中美國情之間的差異有關:

一是,中美人口密度差異大,使得配送行業的成本構成差異大;

二是,中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已培養出有配送業務場景的大公司,其體量超美國同類公司。

人口越是密集的地方配送成本越低。簡單來說,中美的人口密度約是美國的5倍。而城市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密度差異可能更大。2014年,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七個城市,中國上海、北京分列第三四名,而這個榜單中基本沒有美國城市。

這種城市的密度,也造成了中美物流配送行業成本結構的差異。有數據顯示,中國末端配送成本已經佔到物流行業總成本的30%以上。

另一方面,中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尤其是電商、O2O大潮下,已培養出有配送業務場景的大公司,如阿里、京東、餓了么、美團外賣,其本土配送體量超美國同類公司。

快遞方面,從包裹數量的角度上來看,中國包裹量對美國呈現碾壓狀態。最近三年以來,中國包裹量每年以100億的增量在遞增,2016年增加到了312.8億件,有分析認為,近兩年,中國每天就會產生將近兩億以上的包裹。若以峰值對比,2017年「雙十一」期間,菜鳥網路單日產生的包裹量是6.57億,全球最大的包裹企業UPS,峰值單日產生的包裹量才剛剛接近三千萬。

O2O方面中美兩地互聯網公司的體量差異巨大。同以外賣為例,2015年時,美團外賣的日均訂單量已接近300萬單,是美國同行GrubHub的十餘倍,後者日均訂單僅為21萬左右。而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興起,中美O2O產生的配送訂單的差距還會進一步增大。本身有巨大的業務需求,因此這些互聯網公司也成為了重度參與者。

中美無人配送領域代表公司

36氪也梳理了這一領域有代表性的幾家中美公司。如圖所示。

國內無人配送行業仍處於探索期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仍處於探索期。

1、硬體產品尚未大規模量產

目前硬體產品尚未進入量產期。這部分上文已經提及,這裡就不再贅述。

2、業務流程尚處於探索期

不管是室內場景還是室外場景,業務流程跑通都不容易。室外場景需要解決路權問題,室內場景需要解決電梯許可權問題。

路權方面,美國一些城市已經同意機器人上路,但在國內尚無明確法律。從實際的經驗和慣例來看,難度很高。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還是會停留在封閉園區場景。

電梯方面,基本可以認為是可解決的,只是需要物業方同意,且需要電梯開放介面,同時需要經過電梯安全審核,周期相對較長。比如雲跡科技,首先就選擇了從自有產權的物業做試點,一定程度上會縮減這一過程。但長期來看,要做更廣闊的業務場景,這一問題就必須解決。

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中國的無人配送,一段時間內很可能會集中在室內配送、封閉園區配送。

3、商業模式處於探索期

如上文所說,基本要到下半年幾家公司才會進入試點狀態。

初創公司多從做機器出發,未來的可能商業模式可能有:

售賣機器;

自營服務網路,相當於做無人版的達達;

與巨頭合作進行聯運;

從目前36氪訪談的初創公司來看,創業公司基本都未選擇第一種方式,多傾向於第二種模式。但與歐美崇尚合作的邏輯不同,國內初創公司與大公司之間往往是競合關係。在這一過程中,大公司是否傾向於投資、收購、扶植甚至自己做一家公司,仍有不確定性。這是接下來這條賽道很值得關注的一個點。

另外,除了菜鳥、京東、美團外賣、四通一達等創業公司,這一領域還有一些其他的潛在合作夥伴值得關注。以室內配送為例,諸如百米站等有物業資源的公司也有可能成為潛在的合作夥伴。

新科技無風口

雖然本文打著「新風向」的標籤,但我們認為,這一領域很可能並不會成為風口。

1、這一領域並非資本驅動型,留給後來者的時間窗口並不多

一般來說,即使推進速度很快,機器人類的產品做到穩定、量產至少需要一年。這一賽道的初創公司在2016年前後基本已經入局,發展至今基本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目前國內其他配送機器人的廠商也有多年機器人行業的經驗,到最後推出很可能也要花費至少一年的時間。

此前賽格威機器人總裁蒲立曾向36氪解析,賽格威機器人目前有100多人,研發了兩年,做到了現在的水平。賽格威機器人是藉助了母公司納恩博的技術、產品、供應鏈、生產線、品牌的優勢,花費在A輪融資的規模,其他機器人廠商的花費可能會高於這個資金規模;以華碩這種有硬體研發、供應鏈、量產能力的廠商為例,為了研發機器人Zenbo,組建了700人的研發團隊。

2、一旦進入試點階段,有業務場景的合作夥伴往往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

技術往往需要與業務結合,短期內有業務場景的廠商如果合作順利,可能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國內的快遞、外賣、配送公司大約在2017年年中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挑選合作夥伴,2018年上半年會進行一些測試和測算,如果數據理想,2018年年中很可能會有一些應用。率先進入商用的配送機器人公司會獲得先發優勢,加速迭代,拉開與後來者的差距。

關於行業的一些迷思

在做了上文的分析後,關於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我們仍有一些問題並未得到解答。我們也列在了文末,希望與對這個行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討論。

1、與有配送業務的場景公司率先達成合作,初創公司能獲得多大的先發優勢?

2、與有配送業務的場景公司率先達成合作,是否是初創公司成功的必備條件?

3、有配送業務的場景公司有數據、資金支持,未來是否會嘗試自營,或者在一些財務模型好的地方推廣自營,若如此,初創公司受到的影響會有多大?是否有其他的出路與機會?

4、未來當多家公司技術都成熟,是否會出現多家服務公司搶單的模式,屆時競爭的核心是否會在於配送成本的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為醫生提供智能語音助手,Suki獲1500 萬美元融資提高診療效率
台灣區塊鏈初創公司獲日本金融巨頭SBI投資,將協助SBI拓展台灣市場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