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合則兩利 商則共贏
本報記者 劉慧
近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停止互相加征關稅。雙方同意採取通過增加中國進口的方式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包括農產品、能源等。在知識產權保護及鼓勵雙向投資等方面也達成一定的共識,中美雙方將就貿易問題繼續保持高層溝通。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合則兩利,中美分歧的裂痕明顯修復。但這次博弈絕非僅僅是中美貿易逆差的短期問題,而是彰顯了中美兩國各自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中美宏觀博弈,是中國政商界難得的重構世界格局認識和策略的良機。對全球資產價格的長期影響深遠。
博弈彰顯中美經濟結構深層次問題
從整體來看,此次中美髮布聯合聲明,代表中美貿易摩擦階段性緩和。聯合聲明沒有明確任何目標數字,而美方之前曾要求2020年之前貿易順差縮小2000億美元,也未涉及中興一事。在國內,金融市場也從最初的一片惶恐逐漸趨於理性。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告訴本報記者,此次博弈彰顯了中美兩國各自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中美政治分歧源於國內經濟困境,特別是金融領域的資產荒,讓兩國政府都在尋找經濟轉型的路徑,以過渡過去三十年「良性資本循環」模式的解體。而中美經濟深層次的問題,是彼此資產「相互投資、累積持有」的規模已經到達臨界值,而彼此的監管協調並未準備好新資本流動,包括美國企業資本迴流和中國民間資本外溢。
許維鴻進而表示,中美金融領域短期內的資產荒,是美國政府信用危機和中國實體產業低端產能過剩及房地產瓶頸的產物,折射出中美兩國未來10年實體經濟的主要風險是經濟增長潛力不足,甚至在美國已出現了10年前經濟過熱的表徵。中國必須要率先形成廣泛的改革共識,即實體經濟的發展不能靠房地產、不能靠印鈔票,要有技術、資本和人力的增量,並適度降低經濟增速預期,以換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本國的核心競爭力在實體經濟領域的積累,落實到創新能力的比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還是需要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技術輸入,並盡量激發國有經濟的創新活力。
求同存異,多做加法,少做減法
中美聯合聲明中,中方表示將「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中信策略團隊分析稱,中美之間應該求同存異,多做加法,少做減法。雙方協商後,不斷通過做大利益交集,用做加法的方式解決貿易逆差問題。聲明沒有明確中美貿易差額壓縮的目標和截止日期,這已是中國在磋商中能爭取到的良好的結果。
中信策略團隊認為,我國應擴大開放,以更市場化的方式增加進口。然而,單對能源和農產品增加進口,無法有效縮減美對華貿易逆差。未來中美進出口互補性較強的汽車、民用飛機及集成電路等商品均會成為我國增大進口的看點。劉鶴副總理也強調:「如果想在中國市場獲得份額,出口國必須要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讓中國人民願意買。中國不僅願意從美國買,也將從全世界買。」
中泰證券分析稱,擴大對美進口意味著未來影響中國GDP增速的海外因素將轉弱,甚至轉負。2017年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是0.6%,2016年是-0.6%。預計今年海外需求對經濟的貢獻會大幅度下滑。一方面是貿易摩擦的原因;另一方面,從歐美經濟數據來看,消費和經濟數據都有放緩的跡象。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中泰證券認為,這與美國中東政策變化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接下來油價進一步推升美國的通脹壓力,則市場對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升溫。在目前的通脹水平和失業率水平下,6月13日美聯儲加息無疑會是鷹派的,這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6月海外市場不確定性仍然很大。
經濟全球化和產業鏈分工精細,使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已經削弱了傳統物理國界的作用,其背後是資本和技術的力量。許維鴻告訴記者,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離不開資本市場,要通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放寬對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標準入手,這對處於整合期的中國監管體系無疑是一種挑戰。中國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時機也已成熟,這也是華爾街一直夢寐以求的市場准入。
(中國經濟時報)
※堅持市場化方向 構建更開放的市場競爭秩序
※服務業領跑奠定中國由大國向強國轉型基礎
TAG: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