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這些超會穿的時髦人做的雜誌 | 你會想看嗎?

這些超會穿的時髦人做的雜誌 | 你會想看嗎?

昨天,有《Interview》雜誌的編輯在網路上透露,這本已經快50歲的雜誌,即將全面停刊:紙質版將不再發行,網頁版也很快會停止更新。這個消息一出,朋友圈立馬被刷屏了,哀嚎一片...

《Interview》雜誌,是Andy Warhol在1969年創辦的。因為和當時的藝術界、音樂界很多名流們你來我往關係非常鐵,他「親密的」、「不加修飾」的明星訪談風格,和當時很多說場面話的雜誌都不一樣。

成立了快50年,這本雜誌採訪過和拍攝過的大大小小明星,不計其數。最有意思的是,它還很喜歡讓明星去採訪明星,也算是把「Interview」這個主題做到極致。

你看,小李子還是小鮮肉的時候就上了這本雜誌了,對比右邊這位成熟的男子,也是一個感慨時光飛逝..

現在《Interview》雜誌的官方IG已經被「哀悼」聲淹沒。有人說,我從1978年開始就買這本雜誌看了。有人則是在懷念自己最愛的那個經典封面...

這個消息一出么,各種新聞標題又開始大用「紙媒已死」四個大字了。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總是一邊聽到接連有紙媒倒下,一邊呢,又看到不停有新的獨立雜誌湧出來。

我也不算是那種會不停去主動發掘小眾雜誌的人,但平時我看到街拍特別好看的人,都回去搜一下他們的IG嘛,時不時就會在這些人的簡介里,看到一些名字很陌生的XXX Magazine。

比如這位我覺得顏和穿搭都很能打的Alexandra Carl,她的抬頭裡就寫了:RIKA Magazine時裝總監。

我以前一直以為她只是穿得漂漂亮亮、拍拍照的博主...

我後來有意識地查了一下,不少我們很臉熟的街拍博主,都頂著獨立雜誌「時裝總監」的名號,有的甚至是創始人和主編。

像是封面上這三位街拍常客,她們身上都幾乎背著好幾個抬頭,每一個都是時髦又勤勞的working girl...

RIKA Magazine

這個叫《Rika》的雜誌,背景蠻複雜的。它來自瑞典,本來呢是一個叫Ulrika Lundgren的設計師創立的服裝品牌。但許多品牌都不甘於自己只是做clothing的,他們更希望強調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

於是做一本口味類似的雜誌,好像是傳達這些理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了?

Rika的服裝講求「極簡」和「不費力」。這從《Rika》雜誌里也看得出來,不管從拍片的創意、排版到字體,都透露出非常北歐、清新、寡淡的feel...

和許多獨立雜誌一樣,《Rika》並沒有什麼可觀的預算來給到攝影師、創意團隊或是被拍攝的明星、模特。每半年一本的節奏,很多內容的產生,都非常隨機。

作為一本完全沒有任何廣告與軟文的純editorial雜誌,Rika靠的只能是用自己獨特的美學和態度,去吸引類似的人。

比如Julianne Moore,就是純粹因為喜歡他們雜誌的調調,而主動說,「讓我們一起來拍一組片子吧!」另外他們還在很早的時候就拍攝過劉雯~

大概介紹了一下雜誌,我們回頭來看看前面說到的這本雜誌的時裝總監Alexandra Carl,愛刷街拍的肯定覺得眼熟。是了不起近兩年來摯愛的街拍博主...

Alexandra看起來非常年輕,事實上人家已經是很資深的時尚從業人員了。她14歲就開始做模特。因為媽媽在雜誌出版業工作的關係,讓她很早就有機會接觸到了造型和拍攝工作。

16歲的時候,她已經是丹麥當地的獨立雜誌《DANSK》的造型師了。那時候她還在讀書,就每周放學後以及周末去工作。

因為太年輕,在工作中她也常常會碰到一些質疑,但用來回擊這些聲音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成績說話~

現在,在Alexandra的帶領下,《Rika》雜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也不時能拍到不少趣味相投的明星。

她在工作中的著裝風格相對統一但又時髦有細節。比如她非常摯愛米色的風衣,細看每一件都有不一樣的細節處理,整體卻一看就知道是「她」。

另外,書卷氣很重的大框眼鏡和碩大的球球耳環,都是這兩年她帶出來的風潮。不難猜測,Alexandra非常優秀的個人形象和穿搭水準,應該為她效力的這本獨立雜誌帶來了巨大的資源和目光。

ODDA Magazine

獨立雜誌《ODDA》也是半年一期,現在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推出了14期雜誌。它每一期會有一個大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會請來時裝、藝術、音樂界的人士來進行探索和交流~

比起小清新的《Rika》,《ODDA》的運作似乎更成熟和商業一些,cover star也更重量級。他們接受各種形式的廣告。但當然,也不會像大刊那樣,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廣告...

《ODDA》的風格比較當代,或者說,更實驗性一些...

專題內容更邊緣化、而時裝大片們,也顯得很荒誕。比如最近的一期里,這組叫「Double Trouble」的大片里,就有一位很二次元的動漫人偶,穿著一身Miu Miu的衣服,站在街頭的乳酪火腿店門前...

它們的口味顯然對一些edgy的搞怪的品牌或單品更寵愛,如果購買雜誌相對比較困難,也是可以搜索一下他們的IG,至少很合我胃口。

在《ODDA》背後,也有一位風格非常大膽的時裝總監,她叫Georgia Tal。

Georgia Tal除了是這本獨立雜誌的時裝總監之外,也是義大利版《Vogue》的配飾編輯。

同時也做創意諮詢和造型工作。還運營了另外一個叫@checking_invoices的IG,是一個看起來很超現實的時裝藝術項目。

一個人身兼數職,但看得出她非常enjoy自己的工作。不然誰會自己往身上攬這麼多活兒呢!

她最近的執念和了不起差不多,一堆車明線的單品。我之前在安利這個trend的時候也用過她不少街拍圖...

MINT Journal

最後這個,由時髦人主理的期刊叫《MINT》。它乍看好像站在「紙媒」的對立面,因為它是一本僅在digital渠道發行的雜誌。

但仔細翻看一下你會發現,它和現在那種快速的、碎片化的、圖片作為主導的「digital content」,還是大有不同的。橫跨藝術、攝影、設計、時裝、生活等多個領域,《MINT》對於一個話題的探討,對比大部分博主助理的網站內容來說,都要更深入和富有思考性。

它的主編Irina Lakicevic和協同編輯Alice Betts都是時裝周街拍的常客。前者在IG也是算挺有人氣的網紅了。

除了電子期刊上比較深度的內容,我也很愛看《MINT》的IG。

這裡彷彿是她們兩人做選題和平時穿搭時的mood board,會有許多時髦別緻的reference給我一些穿搭的啟發...

她熱愛穿職場感的強勢感西裝,搭配有薄紗、或是針織百褶裙這樣女性化的下裝。

有意思的是,說到Irina Lakicevic,許多人都會提到她的本職工作,似乎和時裝八竿子打不到邊:一位牙醫~

原本因為自己之前的難民生活留下的陰影,她想要追求安穩一些的生活。但無奈自己的藝術細胞蠢蠢欲動,讓她棄醫從文,還是操持了和時裝、藝術相關的工作。

現在她除了是全職博主、還是MINT的主編。有著自己喜愛的工作,活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現在,「工作」這個詞兒對我們的來說已經是很寬泛的一個概念了。它未必是刻板的朝九晚五,重複機械。它可以充滿樂趣,可以是一種生活狀態~

像是上面那幾位酷女孩,她們要麼身兼數職,要麼為了夢想跳出舒適區,不停嘗試新的工作和狀態,都太令人鼓舞和羨慕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女生開始大舉進軍職場。也就區區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從一開始女性只能做比較基礎簡單低職位的工作,到現在越來越多女生跨過了性別、階級、年齡的界限,你幾乎可以選擇任何你想做的工作。

甚至很多女孩像Irina Lakicevic一樣,自己站出來做自己的老闆~或是同時有個不同的,跨界的身份。

Working的意義早已不是僅僅為了討生活,而是活得更酷、活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向最挺酷女孩的MO&Co.最近就搞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它們邀請了來自紐約、北京、上海的3位攝影師,以膠片來記錄那些世界各地,不同行業的working girl在工作生活狀態下的真實瞬間。

這些working girl絕不只是打工女孩,她們或自由、或反叛、或率性,同樣穿著MO&Co.的她們,卻是每一個都自成一派。

MO&Co.還帶著這些膠片攝影作品來到線下,玩了一個Working Girl主題膠片影像展。

除了能看到上面這些很酷的攝影作品之外,現場也有一些有意思的互動環節。比如拍一張,不需要坐姿端正,想怎麼來怎麼來的「工作證件照」。

然後再把他們自助沖印出來~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上面這些被拍攝的、酷酷的working girl們的故事,可以關注MO&Co.的官方微信,有她們更詳細的採訪內容。內容做得相當用心,也是堪稱一本小電子雜誌了。

好了,今天的互動內容和獎品在?

上期拿到獎品的留言已經置頂啦!

今日互動福利持續發放

評論進行留言,說是你最喜歡的「雜誌」

就有機會獲得來自Chanel的邂逅柔情潤膚精華油!

最近微博也會時不時抽獎,請關注

@了不起日報的了不起

助理編輯:Riemann

或者到這裡找我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裝 的精彩文章:

BoF時裝周報道 | Pony:雙姝奇緣新說
DNF這套普通時裝,價值能頂幾套天空

TAG:時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