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喝茶之路
真正把喝茶作為習慣已經是我30歲左右了。那時候我剛研究生畢業,天天坐在憋屈的小格子間里對著電腦埋頭苦幹。在辦公室大嚼零食感覺不太好,唯有弄各種喝的東西可以調節一下緊張的情緒,緩解疲勞的神經。我買過各種花草茶,各種速溶咖啡。花草茶的味道偶爾喝喝還可以,喝多了就感覺有點膩味,而且很多花草茶口感怪怪的。咖啡我倒是也很愛喝,曾經每天都要喝一杯速溶咖啡,尤其有一種西班牙的速溶咖啡,味道還真是不錯。但是後來了解到速溶咖啡大多含有反式脂肪酸,對身體不好,並且其實速溶咖啡的香味都是人工添加的,根本不是咖啡本身的自然香味,於是我對速溶咖啡失去了興趣。
那似乎喝什麼成了一個問題。在身邊朋友的影響下,我開始喝茶,那時候喜歡喝烏龍茶,尤其是鐵觀音,有一種淡淡的桂花香味。綠茶也嘗試過,但是總覺得綠茶滋味單薄,稍微泡久一點又太苦澀。之後喝鐵觀音的習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也試過其他的烏龍茶比如台灣凍頂烏龍、鳳凰單叢、武夷岩茶等,但最後還是最喜歡鐵觀音的味道。如何找到合適的地方買茶這是個問題,淘寶、茶城都有買過,偶爾能買到價格合適品質不錯的,但總的來說好的茶價格不菲,要好幾百甚至上千一斤,這對於當時月薪四五千的我來說還是不小的開支。所以每次泡的茶葉都得省著喝,喝到完全沒有味道為止。
一次去雲南大理旅遊,在古城的茶葉店嘗試了一次生普洱散茶,第一次知道原來普洱茶還分生熟,並且也不都是餅狀的。後來偶然的機會,朋友送我一餅普洱熟茶,出於不想浪費的心理堅持把它喝完,慢慢地就開始喜歡上了它的醇厚,低調。它不像與烏龍茶以香味取勝,普洱是在口感上更加豐富有內涵。
接觸紅茶也是因為一次旅遊,那是一年清明節的時候去太湖西山島,當時正是明前碧螺春採摘下來進行製作的時候,當地有很多茶農都在家門口立著賣茶的牌子,還可以現場觀看製作過程。在一家小茶莊,美女老闆給我推薦了碧螺紅茶,喝完之後讓我對紅茶的印象大為改觀。以前我喝的紅茶都是立頓,還有英國的川寧,都沒有讓我喜歡上那個味道。這次喝的碧落紅茶有一種水果的香味,甜甜的,口感一點都不澀,湯色紅紅的特別漂亮。當下就買了一些帶回去,並且加了老闆微信。後來第二年清明,我又聯繫她買了一些,但這次的茶似乎比頭年卻差了一點。
隨著喝茶時間越長,積累的茶知識也漸漸多了些,也了解到中國目前的茶葉生產情況不容樂觀。為了提高產量,很多茶農都要對茶樹施肥打農藥,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問題成為了茶友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可以想像每天喝這種農藥茶,那不是享受而是慢性自殺。我開始在網上找安全的茶源,買過一些品牌的有機茶,長期喝的話價格確實有些吃不消,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偶爾喝喝茶,不敢天天喝了。相對來講,喝普洱茶會比別的茶安全,因為普洱茶一般都是喝存放時間比較久的,即使茶葉本身有農殘,經過好幾年的存放發酵,農藥也揮發得差不多了,所以這些年我喝得最多的就是普洱茶。
目前我喝的普洱茶和紅茶都是來自於我老公的雲南公司同事小羅,她父母就是普洱(以前叫思茅)當地的茶農,世代種茶,到她這一代卻進城工作不願回家種茶了。但是她家的茶山仍在,都是三四米高的大茶樹,有的甚至是幾百年的古茶樹。這些茶樹基本不需要人工照管,到了春天請一些工人幫著採茶就行了。然後茶葉拿到當地的茶廠去加工,當地有很多採用古法制茶的茶廠,這極大方便的留守的老茶農們。一些茶農不便自己倉儲存放,也可以直接把鮮葉賣給茶廠。小羅的父母由於不懂銷售,小羅也工作忙沒空幫家裡賣茶,目前自家還存放有不少十年前的老普洱茶,後面有些年都乾脆直接賣掉了鮮葉自己不存茶了。自從有了小羅家的茶,我就再不需要到處找可靠的茶喝,每次出門旅遊我都是自己帶著平時喝的茶,基本不會在外面買茶喝了。
※龍井蝦仁不可日日享用,但綠茶可以,喝過的綠茶中最愛是雀舌
※春天要多喝菊花茶,平肝明目效果好!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