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題材兒童小說的新探索

歷史題材兒童小說的新探索

作者:李建樹

去年,經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評委會謝冕、聶震寧等七位權威專家聯袂推薦,吳新星的長篇小說《蘇三不要哭》在530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銀葵花獎」。《蘇三不要哭》是一部少見的描寫民國時期民間戲班少年學徒生涯的歷史題材兒童小說,以京劇等傳統行當為切入口,描寫了特殊時代里人們的境遇與命運輾轉。

第一章,作者寫生活在江南小城鎮里的主人公林瑞生一家,一家五口全仗父親「林師傅」經營的「林記綉鋪」維持起碼的生活。瑞生為了減輕家庭經濟壓力,放棄了上學讀書的機會,心甘情願地去戲班學唱旦角,從而經歷了與小學徒們相濡以沫的苦難成長過程,並展開了一場對命運的不屈抗爭。

寫人物經歷痛苦和磨難,往往比只寫人物簡單膚淺的快樂更加能體現人性。寫作之初,吳新星就下決心不讓自己的寫作目的只向「暢銷」靠攏,而是希望為藝術而寫作,為創新而寫作。這麼做,辛苦不用說,還很可能吃力不討好,但也說不定能為當今的兒童小說填補某些方面的空白。

毋庸諱言,當前兒童文學創作有趨於單一化的傾向,許多熱銷作品共性大於個性,共同的題材,共同的場域、人物,共同的矛盾、結局,甚至書名都有些相似。在剛剛過去的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評獎中,獲獎的長篇小說里有4部是關於農村題材的,這或許與中國的文化基因有關。當今作家大多出生、成長於農村,所以那種田園牧歌式的童年、少年生活,給作家們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記憶。從回憶出發構思作品、展開想像,就成了很多中國作家最為熟悉的寫作路徑。鄉愁使小說作品的情感和故事情節顯得更紮實、豐沛,也更容易得到評委的認可。

另外,兒童文學創作還存在著向小學或者初中低年級段讀者過度彙集的問題,簡單和膚淺的感官刺激大行其道,認為吸引兒童的就是好作品。然而,兒童文學更重要的價值是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正直、善良、正義、同情、樂觀、悲憫等精神底色。

吳新星提筆之前,反覆思量,想明白之後,一頭扎了進去,她挖掘動用了童年的所有生活經驗和所居住的小城鎮的民風民俗。

從第三章開始,作者安排瑞生進入常人無法想像的流淚流血的學藝階段,他與師兄弟抱團取暖等一些細節,緊緊地揪著讀者的心。少小離家的強烈孤獨感折磨著瑞生,也折磨著讀者。直到有一次奉管事王爺爺之命外出辦事,在去藥店的路上,他順便回了一趟綉鋪,見到了親愛的爹娘和兩個妹妹,這才與他們有了一次短暫的相聚。瑞生看到娘時,眼淚像拋沙似的落下來。娘叫了聲「小和尚!」瑞生一頭撲進娘的懷裡。此時,讀者的眼淚終於跟著瑞生的眼淚一起落了下來。小說寫到這裡,藝術性和審美效應得到了充分的呈現。小說里的人物,如瑞生、榮寶、董寶、小七、李棠、李班主、管事王爺爺、金先生等,個性鮮明,各有特色。最後,作者借董寶的一句話破題:「瑞生,你終於等來了這一天,終於唱上了蘇三。」

蘇三是京劇《玉堂春》里的旦角,這是一出唱功戲,沒有一定功底的演員是不敢接的。本來瑞生可以輕鬆地演演已經唱熟了的王寶釧,但他偏偏要迎難而上。對瑞生而言,這是一場新的歷練、新的開始。

這時,戲班子已經流落到了上海,他們雖然躲過了日本鬼子大轟炸的劫難,但親朋好友的死傷之痛,令大家的情緒十分低沉。因此作者寫道:「現實沉重,如蘇三頸上的魚枷。但瑞生經過前面的歷練,相信困苦的日子遲早會熬出頭。就像蘇三頸上的魚枷,最終會卸去一樣。只是,在最難熬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住啊!」他們互相鼓勵著。

戲班子在上海的正式演出開始了,京鑼「鏘鏘鏘鏘」地敲起來,瑞生扮演的蘇三上台了,他唱:「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悲悲戚戚、凄凄慘慘的聲音,讓所有人為之動容。瑞生也彷彿陷入情節里去了,覺得自己就是落難的蘇三。可不是,國有難,家有難,在這樣的非常時期,誰都是落難的蘇三。

但無論怎樣,都得振作起來,不能一味地哭泣啊。蘇三不要哭,蘇三不要哭啊!作者最後成功地亮出了這部長篇小說的題目——《蘇三不要哭》。(李建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定檔8月
中國著名美術家作品哈薩克邀請展舉辦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