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5):宴坐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5):宴坐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5):

宴 坐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二、一、三、宴坐

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宴坐中,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者,跏趺容貌敬肅,簡異空坐,不能跏趺。如下三十三有五複次釋身生輕安等,端身解身疲勞表意正念,由端直故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不為外境散動,故正願異邪願心無異要,安住背念心得涅盤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無漏涅盤之念故,能斷金剛般若言住對面念,此對面念即背生死欣念涅盤。如第三十自當廣說。有二複次解。一如前解,二謂住定故背不定故。涅盤念心無異妄則不起過,常以正念為對面而安住之。」

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論解宴座中。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加趺。容貌敦肅。簡異空坐不能跏趺。如下三十雲,有五複次。釋身生輕安等。端身,解身疲勞,表意正念。由端直故,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不為外境散動故。正願異耶願,心無異惡。安住背念,心得涅盤,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無漏涅盤之念。故能斷金剛般若雲,住對面念。此對面念,即背生死念欣涅盤。如第三十自當廣說。有二複次解。一如前解,二謂住定故背不定。故涅盤念心無異念,則不起過。常以正念為對面,而安住之。」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T43n1829_008

「宴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修行人,或者在「大床」,就是禪凳大一點,或者用繩編的的繩床,或草葉的座,「結加趺坐」,結成一個加趺坐;有單加趺,有雙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正確的發願,安住在背棄惡法的正念上。這就叫做宴坐。

韓清凈《披尋記》:「結加趺坐等者:結加趺坐有五因緣,如下自釋(陵本三十卷七頁)。若策舉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由是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若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是名正願。由是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如理作意相應之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此中諸義,亦如下說。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卧;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卧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乃至廣說。

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昏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1.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2.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結加趺坐等者:結加趺坐有五因緣」,如下文自有解釋,就是在《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那裡有解釋。

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什麼原因要結跏趺坐呢?依佛教觀見有五種因緣。

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將身體收攝起來,氣血容易暢通。結跏趺坐的這種威儀容易成就輕安樂,也就是容易得定,比其它的威儀來說是最殊勝的。當然,站著入定也是可以,但是不如結跏趺坐。

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結跏趺坐,能夠坐很久,其它的威儀不可以、都不如它,其它的威儀很容易就疲倦了,但是結跏趺坐能經很長的時間不疲倦。《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師言:行立坐卧常應繫念,但卧多則沈惛,立多則疲極,行多則紛動難可一心,坐無此過所以多用。」

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結跏趺坐的這種威儀是外道所沒有的,唯獨佛法裡邊有,這是一個不共的功德。

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結跏趺坐的威儀特別地的端正莊嚴,其它的眾生看見了,會產生信心、恭敬心。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結跏趺坐,過去的佛、乃至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一切佛的弟子,都是讚歎這種坐法,都是學習這種坐法的。

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跏趺坐。」正確的觀察這五種因緣,所以應該要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若策舉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這「端身」怎麼講呢?「若策舉身」,就是要求自己身體端直、端正,是名叫做「端身」。

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昏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

「由是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若身體端正而坐,那麼惛沈睡眠不來纏擾,也有這種好處。「若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是名正願」,修行人內心應遠離諂媚矯詐,在那裡坐真實是用功修行,心裏面很誠實地,不是諂曲,不是只是虛有其表來騙人,是名叫做「正願」。

「由是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如理作意相應之念名為背念」,端身正願之後,心裡邊不為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的擾亂,能夠如理作意地修學止觀是名叫做「背念」。「背念」這個「背」字什麼意思呢?「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一切的虛妄分別的心都棄捨了,所以叫做「背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古籍上的刻工名字,可不僅僅是提名這麼簡單的存在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