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略解菩薩不住無為
菩薩不住無為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舍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這一段經文的內容都是,請看以下解釋。
「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如果你是讓自己一直安住在空無所有的境界當中,這就是以空為證。實際上法相本身就是空,不管是有念還是無念,有相還是無相,統統都是空。既然這樣就沒有以空為證的問題。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大乘法的「無相」是於相而離相,「無作」是作而無作。作而無作,就是你不管在做什麼事情都是心甘情願、隨順自然的,這個時候就沒有造作的問題。用這種態度去修行,只是隨順一真法界的義理,沒有證、不證這種差別相可說。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無起相當於無生。《法華經》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無生法忍就是實證這個法義,明白並接受「一切諸法從來不曾出生過」。如果是聲聞法的無起,就是不能起心動念,這種無起會讓你趨向於寂滅,最後取證無餘涅槃。菩薩看待法相的生起也等於無起,因為統統都是虛妄。既然是虛妄,就等於不曾出生過。就像電視、電影的螢幕現起了一大堆法相,但那統統都是假的,螢幕還是螢幕,並不會因為起了這些法相螢幕就動來動去,它永遠都是安定的。這個譬喻,請大家要細心體會。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像聲聞人那樣,一直觀無常,到最後就覺得修善、修惡都是無常,什麼都不想做,最後就取證無餘涅槃去了。菩薩也觀無常,但是他知道第八識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透過修善,可以汰換第八識的染污種子,最終能夠究竟成佛,因此菩薩會積極地修一切善法。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如果你跟聲聞人一樣只觀世間苦,到最後也會去取證無餘涅槃。所以觀世間苦的時候,你還要「不惡生死」,不害怕來到這個生死輪迴裡面。菩薩觀察有妄想時,似乎有人出生於世間,也有附屬於生命的憂悲惱苦,然而若無妄想,這些法都是本來無生。因此菩薩不會像二乘人那樣厭惡生死。菩薩也知道,必須在生死當中,才能自度度他,因此菩薩樂於不斷地再來人間,輪迴生死。
「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菩薩也觀蘊、處、界無我,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去教化眾生,因為教化眾生也是無我。
「觀於寂滅,而不永滅」。這個是大乘法的寂滅,而不是聲聞法的永滅。對於菩薩來講,就算看起來鬧哄哄的,亂七八糟的一大堆煩惱,仍然是寂滅。既然這樣,就一向都是寂滅,不用取證聲聞的永滅了。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於遠離就是觀察五蘊非我、我所,由此而遠離對於覺知心和六塵萬法的執著性。觀於遠離可以身證解脫,這跟二乘是一樣的,但是二乘取證無餘涅槃,就沒有身心繼續修善,而菩薩不取證無餘涅槃,一直不斷受生,永遠都有身心可以修善。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一切法皆無所歸屬,經常住於勝義諦,但是身口意行皆歸趨於善法。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法華經》講「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就是大乘法的無生。如果你理解錯誤,就會以為「我什麼都不做,不起念、不造作」──這樣就沒有辦法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一定要用生法,比方說寫文章、說法、開公司或者辦雜誌。這些都是世俗諦的生法,本來沒有,現在把它弄出來,這樣才能荷負一切,包括痛苦跟煩惱;只是菩薩仍然住在勝義諦中,不以為苦惱,而在世俗諦上荷擔教化眾生的重擔。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你知道什麼叫做無漏,但是為什麼不把諸漏給斷掉?把諸漏斷掉就是無餘涅槃。菩薩必須保留善法欲和度眾生成佛的願望。這些東西在聲聞法裡面都視為有漏,因為它會障礙修行人,讓他不斷地來到人間,無法取證無餘涅槃。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在菩薩的正觀當中,並沒有修行這回事,雖然這樣,菩薩仍然示現修行的模樣,並且教導眾生要修行。
「觀於空無,而不舍大悲」。菩薩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沒有任何法相可得,但是在世俗諦上,卻不曾把大悲心舍掉。
「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正法位就是涅槃,如果你用小乘的見地和方法證得有餘涅槃,死後一定入無餘涅槃。菩薩以慧眼觀察涅槃,明白:一、涅槃就是第八識獨存的境界。二、滅掉蘊處界讓第八識獨存是二乘取證的無餘涅槃。三、蘊處界本來不生,第八識一向獨存,則是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第三個見地讓菩薩超勝於聲聞、緣覺,因此能夠安住於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不取證無餘涅槃,不斷地輪迴三界,廣度一切有情。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觀諸法虛妄是了義法,跟前面講的「是什麼句」不一樣。諸法不牢靠,沒有那種永恆存在的人,沒有誰在作主,也沒有相貌。但是菩薩的自度度他的本願沒有滿,所以修學福德、禪定、智慧仍然是有意義的。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你能夠這樣修,就稱為菩薩不安住在無為法裡面。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葯故,不住無為;隨授葯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因為菩薩具足福德的緣故,所以不會安住在無為法裡面。這是怎麼說呢?有福德的人要受用福德,這隻能在有為法當中,而不能在無為法當中受用。有福德的人在生死輪迴當中,生活資糧寬裕,而且人緣好,有很多善友,這讓他不會受太多的苦,所以不用那麼害怕輪迴。缺乏福德的人受的苦特別重,就會使他想要取證無餘涅槃。
「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因為有智慧的緣故,就不會把有為法滅掉。菩薩明白「諸法空相」的義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有為法就是無為法。既然這樣,又何必滅掉有為法去安住無為法呢?沒有必要啊!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菩薩有大慈悲,所以一世又一世地來人間受苦,就是為了要度眾生。一直安住在無為法當中,要怎麼利益眾生?
「滿本願故,不盡有為」。菩薩為了圓滿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本願,不能把有為法統統滅掉。
「集法葯故,不住無為」。眾生有無量的煩惱,菩薩要有無量的法葯才能對治。所以集法葯就是增長度眾的方便,這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比如智平師兄收集很多文稿,分門別類,如果有人問了什麼問題,就可以直接把某一段文字拿出來給他看。這也是為了眾生而收集法葯。
「隨授葯故,不盡有為」。看到不一樣的病人,你要隨時給他有效的葯。這是方便智,屬於有為法。要是把有為法全部消滅掉,就沒有方便智可說了。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要觀察眾生的根器,才能知道眾生有什麼病,這是有為法,所以菩薩不能老是安住在無為法裡面。
「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要消滅眾生各種不同的病,我們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有的眾生心性貪,有的嗔,有的好殺生,有的喜歡喝酒,有的愛賭博……各種毛病,其實用「諸法空相」全部都可以解決。但是人家聽不懂這個法怎麼辦?最好的東西聽不進去,就降一級。還不行就再降一級,降到他可以接受為止。從了義法降到不了義法,就要取相分別,根據不同的病情,給予不同的法葯,就像本師所開演的「是什麼句」。這樣你就不能把有為法全部捨棄掉了。
「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真正的菩薩修這個法門,不把有為法消滅掉,也不一直安住在無為法裡面,這就稱為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應當要學。
應留意的是,本師這一段開示,是對能安住無為法的菩薩而說的。要是你還不能安住無為法,不要拿這段經教做借口,而不去學習如何安住於無為法。對於已經能夠安住無為法的菩薩來說,這段經文可以讓他們切實地履踐菩薩道,很快地圓滿成佛所需的福德與智慧。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嘆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眾香國的菩薩聽到這個法都非常高興,祂們用具足色、香很美妙的花朵,散布在三千大千世界,供養佛、《維摩詰經》和在場的菩薩,然後稽首佛足,讚歎這真是非常稀有的法緣。祂們說:「釋迦牟尼佛竟能在這種污穢的國土行這種方便!」講完之後,忽然不見,回到眾香國去了。
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隨喜讚賞
TAG:實證的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