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不重視就骨折了!骨質疏鬆別再盲目治療,專家告訴你方法、輕鬆治療

再不重視就骨折了!骨質疏鬆別再盲目治療,專家告訴你方法、輕鬆治療

腰酸背痛、腿腳抽筋、行走乏力、身高縮短、彎腰駝背、容易骨折,這些癥狀您有嗎?這些都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的主要表現。

骨質疏鬆被稱作是「骨健康殺手」, 目前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一個主要健康問題。目前我國骨質疏鬆患者約有9000萬人,中國內地總患病率為12.4%,老年人患病比例超過50%以上,其中骨折發生率接近1/3。預計到2050年骨質疏鬆患者將激增至2億多人,約佔人口的13.2%。

提到骨質疏鬆,人們都會想到是缺鈣,要補鈣。然而, 很多老年朋友們補了一輩子鈣,仍然不見成效,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沒錯,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的確是缺鈣,但如何正確地補鈣才有效,您之前補的鈣去了哪裡?為什麼沒有明顯改善骨質疏鬆狀況?

看到了吧?骨質疏鬆這事可以發生在人的各個階段,只是中老年人最常見而已。以下4類是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要密切關註:

1、絕經後的女性;

2、60歲以上的男性;

3、曾發生過骨折而未恢復正常運動的人們;

4、患有容易導致骨量丟失的相關疾病或是長期服用會影響骨鈣水平藥物的成人。

骨質疏鬆最主要的特徵是骨礦物質含量低下、骨結構破壞、骨強度降低、易發生骨折。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特徵性表現。我們可以分為三個等級來預防骨質疏鬆:

一級預防:兒童和青少年

預防骨質疏鬆,從兒童青少年抓起!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雜糧、綠葉蔬菜等。成年後,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和濃茶及含碳酸飲料等。

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女性絕經

人體骨骼中的礦物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高。但人到中年,尤其是女性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這時期,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如發現相關異常,應及早採取防治對策。

三級預防:骨質疏鬆的人

此時應該加強防摔、防跌倒、避免負重等。對退行性骨質疏鬆患者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

年紀大了,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導致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等,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而骨質疏鬆也是可以預防的:

均衡飲食

增加飲食中鈣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多吃奶類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新鮮的蔬菜;限制食鹽攝入,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5 g(大約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戒煙酒、少喝咖啡、不喝可樂等碳酸飲料,以預防骨質的流失。

適量運動

人體的骨組織是一種有生命的組織。人在運動中肌肉的活動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使骨骼更強壯,運動還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反應性,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的風險,這樣骨質疏鬆症就不容易發生。

適量日光照射

適量地接受陽光照射,可以促進維生素 D 的生成,促進鈣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鬆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建議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 20 分鐘日照,夏天要避開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的這段時間。

骨質疏鬆症除了與絕經和老年有關外,還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可能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常見疾病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性腺功能減退症、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腎性骨營養不良、胃腸大部切除術後、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臟疾患、長期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偏癱、截癱、運動功能障礙和肌強直綜合征、器官移植術後、長期使用一些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肝素、抗癌藥、甲狀腺激素、腎衰用透析液等)。

骨質疏鬆症的癥狀

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癥狀,疼痛是機體對受損組織的反應,常與肌痙攣、炎症反應等有關。以腰酸背痛最為常見,還有較廣泛的骨關節痛,如肩背、頸部、髖部或腕、踝部酸痛;軟組織抽搐,尤其以小腿肌肉抽搐最明顯,同時還會感到全身無力。疼痛程度與體位有關,癥狀輕重不一。夜間休息的靜息疼或翻身疼痛是骨質疏鬆症疼痛的特徵性表現。老年人身高逐漸變矮、駝背等是骨質疏鬆症典型癥狀,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症預防方法

多數骨質疏鬆症患者在前期沒有明顯癥狀,一旦發現為時已晚,病情已發展到嚴重程度,而且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通過對症用藥來控制病情惡化。因此,加強宣教,普及疾病知識,多管齊下預防骨質疏鬆症顯得尤為必要。多「管」齊下表現在:合理膳食;合理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合理用藥、定期體檢;保持良好心態等。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適合的運動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前提是無骨折)保持適量運動是有必要的,因為運動可改善骨代謝,增強骨強度。運動條件下骨骼所受的力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加速,有利於血鈣向骨內輸送和破骨細胞向成骨細胞轉變,加速骨形成的速度。

比較適合的運動有:水中行走可增強肌肉力量,防治骨質疏鬆;散步、爬樓梯等可鍛煉雙腿的骨骼,減少骨質流失;太極拳、太極劍、老年健身操等柔韌運動可以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飲食

飲食粗細搭配,以高纖維、高蛋白質、低脂肪飲食為主,儘可能做到食物多樣化滿足人體對各類營養的需求。多吃含鈣和維生素多的食物。含鈣高的食物有牛奶、魚類、蝦蟹、豆類、堅果類、青菜、乳製品等;含維生素D高的的食物有沙丁魚、鱖魚、青魚、牛奶、雞蛋等,也可以適量添加魚肝油(魚肝油主要目的是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牛奶是食物中最理想的鈣磷來源,每天喝1-2杯純牛奶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膳食中應含有足夠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不能偏食,應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體內酸鹼平衡。

食鹽攝入過量、吸煙、酗酒、飲用咖啡和過多飲用碳酸類飲料等,均不利於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應注意避免;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莧菜、空心菜等最好用開水焯過之後再加工食用。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怎麼補鈣和維生素D治療?

成人每日對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毫克,50歲以上人群可增至1000~1500毫克/天。確診骨質疏鬆症患者不僅需要每日選擇含鈣量高的食物,而且需要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市面上各種鈣劑含鈣量不一,應選擇含元素鈣量高、吸收率高、副作用少的鈣劑。分次飯後服比一次空腹服有效。鈣劑通常極少有副作用,個別服用者有便秘、腹張等癥狀,建議多喝水。維生素D3可以促進小腸鈣吸收和骨的礦化。維生素D主要來源是光照,也就是平日里所說的曬太陽,若不足應適量補充。一般成人需要400U/d,老人600~800U/d。維生素D與鈣劑聯合使用可加強療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質疏鬆 的精彩文章:

骨質疏鬆如何預防 日常做好7件事
適合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

TAG: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