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聽爸爸講你過去的事——天安門·大廟·畢加索

散文:聽爸爸講你過去的事——天安門·大廟·畢加索

文/劉宏宇

散文:聽爸爸講你過去的事——天安門·大廟·畢加索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那是一個奔忙快樂的節日——2005年的「五·一」。那時候,逢到這樣的節日,都要把前後的休息日倒換一番,湊成七、八天的長假期,以誘使人們到處旅遊,把吃穿用基本滿足了以後剩下的別的什麼都幹不了,什麼也買不起的錢,花在旅遊上。似乎這樣,就顯得十分繁榮。當然,我們也很歡迎這樣的假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我們基本不利用這樣的時間旅遊——不想湊那個熱鬧。再說,咱北京可玩的地方就很多,不必非得大老遠跑到生疏的地方跟陌生的人們一起排隊。

那個假期是從5月1號開始的。按當時的習慣,咱們去了西郊的太奶奶(我的姥姥)家。5月2日,我們開始了自己的活動。

那天,直到下午才出門,費了老大勁兒,找了一處把車停下,再就得步行了。你興緻很高,騎著滑板車,一路呼嘯歡叫。到了故宮東華門時,迎面便源源不斷地湧來遊覽歸來的人群。沿著紫禁城高大的城牆,從東華門到午門,跟咱們一家迎面而遇的遊客少說也有數千之眾。一路上,我們不斷提醒你注意安全。好在那段路上基本沒有機動車,連非機動車也很少。

相遇了無數遊客後,咱們進了太廟——故宮東側的昔日皇家祠堂。我小的時候,那個大得嚇人的院子被叫做「勞動人民文化宮」,在我印象里,除了童年的「六·一」兒童節,其他時間都很靜。我們去的那天也是。於是,你的聲音在那大而靜的氛圍里,就凸顯了,就有些回蕩。看得出,你喜歡那地方——潔凈、肅穆、蒼松翠柏、紅牆碧瓦、金壁輝煌。

你當時並不能理解那一切中蘊涵著的古時無上的君權、古人驚人的勤勞智慧,以及那些勤勞智慧和君權所創造、聚斂的無以倫比的財富。我小的時候也不理解,只是奔放在那博大里。你也是差不多的——在大院子里跑啊、叫啊、跳啊,還在乾涸了的大銅缸里站了站。那時候,已經有些夕陽西下了。

散文:聽爸爸講你過去的事——天安門·大廟·畢加索

由太廟的南門出來,就是天安門廣場。在那天以前,你是去過一次的。可是那次年歲太小,幾乎沒什麼印象。那裡總有很多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聖地,也是我兒時嬉鬧玩耍的地方。那裡曾經發生過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一出太廟南門,就被廣場上的人潮嚇住了——粗粗看去,至少在十萬以上。你騎在我的肩上看了一會兒,大概被那麼多的人嚇著了,提出離開。當時,我以為,你不喜歡那個地方。

回去的路上,天已經黑了。你沒睡午睡,可精神依舊很好。你跟我們大家說話,其中說到了天安門。後來,你又跟我單獨說起天安門,說你想去。那壯觀的城樓和廣場,還是給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於是很快,大概就是5月的中旬,我們就又去了。

那天是星期六,長假的遊客都走了。天氣不是很晴朗,可卻涼爽。我們把車停在了一個好地方。媽媽要看畢加索畫展,奶奶要去「大廟」。你很是決定不下,最後還是選擇跟媽媽走。於是我陪著爺爺奶奶去了「大廟」。

這個「大廟」,雖然那天你沒去,可我得提一下。那天我們去的時候,那裡是一座被重重保護的輝煌殿宇。看上去還真是肅穆壯觀。介紹碑上說,那最早是清初大貴族多爾袞的王府,也是清初實際的政治中心。後來多爾袞死了,他侄子順治皇帝就撤了王府,把它改成一座寺廟,幾經修繕,足清一朝,那裡一直是皇家寺廟。因其宏大,「大廟」的叫法就傳到了民國,傳到了解放後。民國時,那地方荒廢了,住了很多貧民。解放後,也沒人修繕。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有人重新評估了它的文物價值,才在後來逐步修繕成了2005年5月時候的模樣。我不清楚之後它會怎樣。可我十分清楚,就在那被稱作「大廟」,聚居了無數貧民的時代,「大廟」本身是一所小學,叫做「南池子小學」。

奶奶在那所小學工作了十六年(1970~1986)。我的童年,跟那所小學,跟那座後來被供奉起來的「大廟」,有著不解之緣。奶奶與它的淵源就更不必說了。我們很緬懷地在面目全新的廟宇周圍,尋找過去的影子和記憶。我想,我會給你講「大廟」的故事。就像「和平街西苑」、「天通苑」之於你一樣,「大廟」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我一定會帶你去看看的。你也許想像不到,在舊城的窄小街巷裡,隱藏著那麼大那麼宏偉那麼漂流的一座古代建築。外地的那些遊客們,根本就不可能發現那裡。你或許更想像不到,那座廟宇,曾經是我童年的樂園,包藏著我純真時代的大片記憶。那是絕對值得一觀的古迹。那也是絕對值得細細道來的一段美好記憶。

當爺爺奶奶和我循著記憶的腳步徜徉在「大廟」的時候,你和媽媽在欣賞畢加索的傑作。那位熱愛和平、熱愛藝術、也熱愛中國的西班牙大師,在他的領域裡,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推倒了歐洲奉行了幾百年的寫實主義和宗教畫風,以抽象犀利的筆觸,開闢了繪畫藝術的新紀元。我沒有十分明白當時舉辦他的畫展的官方用意,可能跟「二戰」勝利六十周年有關。「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是另外的話題了,這裡不多說。

值得一提的是,畢加索的畫,在大多數成年人的眼裡,都不甚了了,當然,指缺乏美術知識和素養的成年人。可看過畫展的你,居然說好看。可能是覺得那位老爺爺畫得很好玩,也許是媽媽給買的新頭飾撩起了快樂的意趣,又或許,你真的覺出了畫里那些美好的、充滿激情和智慧的亮點。對此,我不甚清楚,也沒想過要問你。繪畫傳遞給人的,本就是感性為主的影響力,畢加索的畫就有更多難以言喻的玄絕。媽媽說,也許由於你的幼小純凈,真的可能比成人更能理解他老人家的畫。後來,我也隱隱相信,你在靜靜的展室里,在媽媽身邊,在新頭飾的色彩里,真的和那位比你大一百多歲的老者,發生了一番精神對話。我想,畢加索一定很高興——一個一百多年後的三歲異國小女孩,說他的畫「好看」,是否能作為他藝不朽的絕妙註腳呢……如果是我,我會非常欣慰。我堅信,畢加索比我更富於洞察力。

那天後來,我們又去了天安門。這回,你終於奔跑在遼闊的廣場上了!

放風箏。你喜歡放風箏。我們買了一串小小的風箏。儘管不太好,可仍能放起來。你的笑聲在熙攘的廣場上,清晰地衝進了我的耳鼓——那是我女兒的笑聲。那笑聲足以屏蔽一切紅塵。我跑得遠遠的,給你們攝像。鏡頭裡,是歡聲笑語的一家人,是充滿童趣的祖孫三代,是屬於你的童年快樂,也是屬於我們的,似乎回到童年的,無比的欣然愜意。

也許,長大後,你會忘記一切——天安門前飛脫的小風箏,靜靜凝望著你的畢加索,還有到底是沒去成的「大廟」。可你會記得一個被愛、被呵護、被愛你的人牢牢記住的童年,一個充滿快樂和絢爛色彩的童年,一個飛揚著歡笑的三歲。

2005年6月12日

於北京天通苑家中

散文:聽爸爸講你過去的事——天安門·大廟·畢加索

【作者簡介】劉宏宇,常用筆名毛穎、荊泓。實力派小說家、資深編劇、北京作協會員,「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獲獎者。著有《管得著嗎你》《紅月亮》《武王伐紂》《深水爆破》等多部長篇小說。主筆、主創多部影視劇本,其中《九死一生》(30集諜戰劇)、《危機迷霧》(38集諜戰劇)已在央視、北京大台播出,《婚姻變奏曲》(30集情感劇)、《阿佤兄弟》(電影)已拍攝完成。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春雨情殤
詩歌:最後一葉(外一首)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