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如果你還不了解火箭隊「巴哈馬五小」的厲害,那麼現在知道了,他們把西決送上了「天王山」。

德安東尼在強調「堅持自我、不聽聒噪」的同時,其實在做悄悄的改變。他大大強化了火箭五小的使用,除了在常規輪換時段,更在關鍵時段,尤其在伊戈達拉不能打的西決第四場。

這是一場「過山車式」的比賽,火箭挖坑逆轉,勇士逆轉,火箭再逆轉,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德安東尼越打越小。

此前很多球迷覺得東西決不好看,不是你花我,就是我花你。我說過多次了,這就是「小球時代」的典型特徵。這場球終於打到最後一分鐘,其實不過把「你花我,我花你」濃縮到一場比賽而已:第一節和第三節,勇士分別用28-19和34-17打花了火箭;第二節和第四節,火箭分別用34-18和25-12打花了勇士。

西決打到第四場,小球思維在進一步拓展,德安東尼和科爾兩位跑轟大師,把小球的使用、攻與防的應變運用到極致。但所謂的「極致」,也只是小球發展到目前而言,隨著小球風潮繼續演變,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打法被創造出來。

在這場小球角力中,第四戰勇士隊因伊戈達拉的缺陣而陷入陣容上的被動。最終他們實際上是被火箭的五小陣容拖垮,從第三節庫里的「三分球狂歡」,到第四節三分跌入冰點,正反映了火箭小陣容防守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火箭VS勇士:助攻與三分球變化
火箭 勇士
西決 助攻 三分 助攻 三分
G1 18 13-37 24 13-33
G2 23 16-42 21 9-30
G3 19 11-34 20 13-32
G4 12 12-38 14 9-27

第五戰「天王山之戰」,我認為仍然是五五開的比賽。一方面,伊戈達拉歇了一場以後,極有可能會復出,勇士隊會恢復小陣容開局;另一方面,火箭終於奪回了主場優勢。

在大勢上,勇士略顯不力,這是因為,隨著戰局深入,他們傳統的打法正被火箭的小球悄悄改變。你看一下這四場他們的助攻數變化,可以發現在逐步降低。勇士這幾年平均每場助攻都要達到31次左右,高出第二名差不多5次,但西決上的勇士隊沒有一場達到25次,第四場低至14次。

勇士隊14次助攻刷新了本賽季全隊助攻的最低紀錄,整個常規賽82場球,只有對凱爾特人一場助攻低於20次,但也有19次;季後賽輸這場球之前,也只有輸給馬刺那場低於20次,僅16次。

火箭其實並不擔心助攻數變少,他們通常平均也不過22次左右,擋拆、換防後單打,是他們的特色。但勇士隊一旦失去了多點傳球、多點得分的風格,就被拖入了火箭設定的時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傾向。


火箭-逆轉關鍵

1、巴哈馬五小。

2、因為1,解放了哈登。

3、因為1,解放了保羅。

4、因為1,第二、四節防住勇士外線。

5、為了1,塔克搶了16個籃板。

火箭以0-12開局,表面上是哈登打得不好,其實是火箭的「一大四小」不行,尤其是卡佩拉不太適應盧尼先發,被庫里和杜蘭特的三分球轟傻了。而德安東尼看到的是盧尼和「追夢」格林讓卡佩拉無所適從,在12分裡面,他們倆各有兩次進球。

所以,第一次暫停非常重要,當時的時間7分06秒。對火箭來說,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暫停,因為正是這次暫停中,德安東尼派上了戈登,換下卡佩拉,才讓哈登第一次得分,阿里扎為火箭投進第一個三分球。

假如火箭能打進總決賽,那麼這次換人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紀念時刻。

雖然在5分鐘時內火箭還沒有抹平比分,但這次換人堅定了德安東尼強化使用小陣容的決心。火箭這場球最終只使用了7個人,內內和安德森被置之不理,首發除了卡佩拉之外,4人全都在40分鐘以上,替補席上的戈登打35分鐘。同樣,因為這種小陣容的極限使用,勇士被迫讓主力增加時間,格林和杜蘭特加起來打了88分鐘,「水花兄弟」各打了39分鐘。通常多人打球的勇士隊,也是8人輪換。

火箭隊的「五小」分為兩種陣容,王牌五小是保羅、哈登、戈登、阿里扎和塔克,輪換五小是用傑拉德-格林替塔克之外的任何人。隨著小陣容使用的大大增加,卡佩拉的定位正在發生變化。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卡佩拉打球很拼,也是火箭5號位上僅有的正牌中鋒。他在前兩輪平均打31到33分鐘,其中對爵士場場30分鐘以上,即使對勇士前兩場也都超過30分鐘。然而,卡佩拉對勇士最近兩場,分別只打了22和24分鐘。這說明了德安東尼降高度的趨勢。

卡佩拉的得分明顯不如前兩輪和常規賽,是因為勇士的小陣容限制了擋拆的使用。大量的擋拆需要用庫里防的人去給哈登掩護,以便讓哈登對庫里一對一,這樣,以前常用的「哈登-卡佩拉連線」就變得機會很少。

更重要的是,當哈登一對一時,格林常常放掉卡佩拉,站在籃下等著哈登。而卡佩拉除了候在籃下,無處可去,因為他不會投三分,這又給格林坐等哈登創造了條件。卡佩拉只有在火箭打出高速度反擊時,才能發揮他的進攻特點,然而,勇士隊兩次大勝,都是大大減少火箭的反擊——半場進攻,現在用不上卡佩拉。

然而,這位吃餅天才在防守上非常有用,因為一旦庫里、杜蘭特突起來,還需要他守護籃筐,第四戰他有2次蓋帽,13個籃板球。

一旦卡佩拉下場,有傑拉德-格林的五小或者王牌「巴哈馬五小」就正式登場。這個稱號,得自於保羅加盟後他們的一次迷你訓練營,地點就在巴哈馬群島,這也是為了對應勇士的「漢普頓五小」別稱。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保羅其實第一節根本沒有得分,但和第二場一樣,當他接過組織重任時,立刻大放光彩,後三節拿了27分,其中14分來自第二節。這也再一次證明了,保羅和哈登在小陣容更容易打出自己的特長。

其實,保羅的腳傷未愈,上一場他們死守秘密,但第四戰後德安東尼說出了真相:他說自己打電話給保羅,保羅說看自己的腳,如果腳傷不搗亂,一定能贏勇士。德安東尼說:「所以,我覺得他的腳沒事。」

保羅和哈登為核心的「巴哈馬五小」在第二節最後4分鐘打出16-5的高潮,扭轉局勢,其中14分來自他們兩人。而在第四節最後6分24秒,「巴哈馬五小」對勇士記錄是13-8。這兩段「巴哈馬五小」的使用,火箭的得分對比是31-13

另外一位功臣,是一球未進的塔克,因為小陣容里他的位置最尷尬,1.98米的身高打中鋒,面對各種大個子,他搶下了16個籃板球。

火箭的小陣容使用在戰鬥越用越成熟,越用越有信心,現在輪到勇士去想辦法如何應對了。

勇士-失利原因

1、伊戈達拉缺陣。

2、因為1,外線缺少強力防守。

3、因為1,杜蘭特大量持球組織。

4、因為1、勇士陣容變大。

5、板凳受損變短。

勇士隊重新回到了沒有主場優勢的境地,下一場「天王山之戰」必須拿下,否則他們有可能得回休斯敦「搶七」。

伊戈達拉的意外膝傷,令勇士的陣容非常被動。科爾把輪換組合用上了,盧尼打先發,讓真正的輪換階段吃緊。科爾沒有用韋斯特,也沒有用麥基,而是讓能防到外線的新人喬丹-貝爾打替補,而第二和第四節正是他們最差的時候。

這場比賽勇士的替補實際上只用了3個人(庫克只打不到2分鐘),貢獻12分。在火箭比拼極致小陣容時,勇士無比懷念伊戈達拉(見前天我的文章《找回庫里,別忘了一哥》)。現在才看出來,他平均1600萬的薪水多麼有價值。

由於沒有伊戈達拉,他通常在第二陣容擔任組織者的角色,現在球大量落到杜蘭特手裡。很多人說杜蘭特這場打得不好,其實他也拿了27分,搶了12個籃板球,只是勇士隊接球投籃的效率太低,他只有3次助攻。讓杜蘭特打「組織前鋒」,實在勉為其難,他到底和詹姆斯類型不同,是一個純粹的得分手和防守專家。

沒有伊戈達拉時,即使庫里在第三節的「三分狂歡」也不能給勇士帶來勝利。由於火箭極致小陣容的使用,外線在第四節陷入啞火,連續9次三分投籃不中,因為投得太急,庫里連大空位三分球都沒有進,他們這一節只得了12分。

球迷都在議論,為什麼勇士隊不叫暫停。我認為,一是主教練科爾希望從後場發起進攻,不給火箭判斷的機會(就像那次詹姆斯從後場發球),二是當時杜蘭特在組織推進,科爾希望杜蘭特自己決定攻還是傳。

根據直播畫面,格林搶到籃板球時,可以看到科爾不停地揮手示意推進,繼續進攻,並沒有叫暫停。杜蘭特推進後,遇到了戈登和塔克的連續阻擊,只能把球傳給弱側過來的湯普森,湯普森也沒有叫暫停。

火箭「巴哈馬五小」帶你上天王山

這個球嚴重違反籃球戰術的規律,因為強側人太多了,他們完全沒有足夠的空間轉移球。所以,我認為這個責任在科爾,因為13秒的時間完全有時間進行一次配合,而場上沒有一個真正的組織後衛,只有教練才能讓他們統一最後時刻的選擇。

克雷-湯普森首戰28分以後,最近三戰陷入低迷,和勇士隊打法的劇烈動蕩有很大關係,這不再是他熟悉的陣容和打法。而且,這場球他在第二節剛開始半分鐘被卡佩拉踩中腳,接下來有5分半鐘沒在場上。他下場時,勇士領先7分,回到時只差3分了。在那段時間,哈登得了11分,其中就包括暴扣格林的那個球。因為伊戈達拉缺陣,這場球原本是由湯普森來主防哈登。

勇士下一場迎回伊戈達拉,小球史上最慘烈的一場「天王山之戰」就要上演。如果湯普森不能爆發,勇士將會非常危險,因為他爆發與否,標誌著勇士熟悉的打法有沒有回歸。


閱讀蘇群更多籃球文章

請關注公號suqunbasketbal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