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頻繁對華釋放友好信號,澳大利亞真心知錯了?

頻繁對華釋放友好信號,澳大利亞真心知錯了?

5月21日參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G20外長會,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一口氣見了九個國家的外長,其中與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的會談最引人關注。

據悉,這一次中澳外長間的會談是由澳方主動提出的,外媒稱雙方談了一小時。幾天前,澳大利亞貿易和投資部長喬博剛完成在上海的訪問,成為澳大利亞政府今年訪華的首位部長。同時,澳媒還透露,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訪問中國。

在G20外長會期間,王毅應約會見畢曉普。(外交部)

中澳關係遠到不「破冰」的程度

相比前一段時期中澳關係烏雲密布,近期澳方一系列舉動似乎都在向中國釋放友好信號。許多西方媒體也認為,澳方有意修補中澳關係,甚至出現了「澳大利亞認識到對華錯誤了」的說法。事實果真如此嗎?

長期觀察中澳關係的新華社堪培拉分社首席記者徐海靜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澳雙方都有希望關係回暖的意願。對於澳方來講,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在留學、旅遊和礦產等多方面,中國對澳大利亞經濟上的支撐是無可取代的。出於這個角度澳大利亞不願意看到兩國關係一直處於冰冷期。所以這一次澳方主動示好的行為也在情理之中。

澳大利亞是中國學生海外留學的重要目的地。(《人民日報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室主任郭春梅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澳大利亞一系列的行為的確有要修補中澳關係之意。中澳兩國建交幾十年,此前彼此間培養了深厚的友誼。但是近一年多來,由於澳方自身的原因,導致中澳關係遇冷緊張,給兩國關係帶來全方位的衝擊。如今,澳方這種短期的示好行為,更多來自於其對經貿方面利益的訴求。在不提及中澳間一些政治分歧的前提下,中國對這種示好行為並不感冒。

因此郭春梅認為,澳方釋放友好信號,有意緩和兩國關係,但就目前來看,遠不能達到「破冰」的程度。

徐海靜也表示,雖然中澳關係未來可能會走向積極回暖之勢,但是兩國關係接下來可能依然會出現反覆與波折。

澳方在對華認知上出現錯誤判斷

有輿論認為,中澳關係在近一年來受到的挫折,折射了其對華心態的失衡以及外交自主性不高。突出表現在近期澳方對中國正常的海外建設項目說三道四。

法國《世界報》網站就報道稱,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的提升令該地區其他大國越來越擔心。澳大利亞媒體有關「中國威脅」「中國滲透」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上個月剛剛警告萬那杜,不要簽署任何允許中國在當地建造所謂「永久性軍事設施」的協議。這個月澳政府又對中國提出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投資提議之際表示「過分擔憂」。甚至中國企業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一座環礁投資建漁場,都能讓澳媒緊張半天。

郭春梅說,這是澳大利亞在對華認知上出現了錯誤的判斷。中國走的是一條與傳統大國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從不干涉別國內政,更不會去對別國搞什麼滲透,並與所有國家開展平等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在亞太等多個問題上,中國希望澳大利亞承擔相應責任,做亞太地區穩定發展的建設者。同時,澳方也應以一個平和的心態接受中國的在南太平洋的發展。

資料圖片:2017年5月4日,特朗普在紐約退役航母「無畏」號上會見了特恩布爾。(美聯社)

還有媒體注意到,在中美貿易摩擦之初,澳大利亞高調「站隊」美國。沒想到,中美在貿易問題上迅速達成共識。澳大利亞的盲目出頭,打了自己的臉,也吃了美國的啞巴虧。

徐海靜介紹說,澳政府在這方面已經開始積極反思了。澳大利亞在最新發布的外交白皮書中表露,澳方首先已經意識到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崛起」,同時也發現美國在外交政策上的大轉變。作為最緊密的盟友,如今高舉「美國優先」大旗的特朗普政府讓澳大利亞沒有安全感。因此在澳內部,呼籲本國外交更加獨立的聲音越來越響。

郭春梅也強調,中國不希望澳方因外界因素而盲目「站隊」,應該更多地提高自主性,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有自己的立場,更多地尋求務實的合作與發展。

總之,中澳關係要想真正回到正常軌道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正如王毅在與畢曉普會面後所言,澳方如果真心希望兩國關係回歸正軌並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就一定要擺脫傳統思維,摘下有色眼鏡,多從積極角度看待中國的發展,多為兩國合作提供推動力而不是「後坐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俄媒:俄批美人權報告充斥陳詞濫調 普京擬斥巨資改善民生
境外媒體:中美下個引爆點或是台灣問題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