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暑期學習小組招募 | 自然保護需要的不僅僅是自然科學

暑期學習小組招募 | 自然保護需要的不僅僅是自然科學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涉及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跨學科綜合議題

。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種所面臨的威脅,無論是棲息地破壞、過度開發利用,還是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歸根到底往往是由於人作為個體或群體所做出的

每一個決定

引發的不同尺度上的行為所導致的。

應對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需要著眼於人以及圍繞著人群的各種利益博弈、社會規範、決策機制、文化和價值觀

。在這些複雜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面前,單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去年夏天,我和趙維洋一起組織了第1期的「社會與自然資源」學習小組。為期6周的時間裡,我們和10個同學一起精讀了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的蘇珊·克拉克教授編寫的

《政策過程:自然資源專業人士實用指南》

(The Policy Process: A Practical Guide for Natural Resources Professionals)。




同學們散布在世界各地,有的已經在自然保護行業工作多年,有的在做博士後或博士研究,也有的才剛剛開始碩士或本科學習。每周六我們通過Skype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如何利用以問題為導向的分析框架來整合不同學科的視角,充分考慮人群互動的社會過程、決策機制和價值訴求,反思自我的立足點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以一種更加全面深刻的思維方式來分析現實世界複雜的環境問題。




除了每周的閱讀和討論,我們還完成了《政策過程》一書的中文翻譯初稿,收集整理了上百篇關於國內外自然保護行業現狀的中英文文獻,撰寫並發表了一篇文章

「民間自然保護從業者的職業困境」

,為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完成美國、巴西、秘魯、澳大利亞等國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的綜述,等等。


 


去年成員回顧



學習小組中的交流讓我漸漸意識到,

自然保護並不是價值中立的:每一個環境問題背後或許都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和價值觀

。兩個月來的交流和討論不僅讓我了解到一些分析環境問題的方法,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這些複雜的社會過程中的位置,從而有可能在自然、社會和自身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並為實現它而付出。


—— 房家寧,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本科生



初次見面的人常會用打趣的口吻問:「為啥你一個學政治學、經濟學和哲學的人來做了自然保護?」我自己也會好奇,這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專業到底會拖多久的後腿。或許《政策過程》可以很好地回答這一切。參加高學長組織的學習小組是一段奇妙的經歷,通過不斷地閱讀、辯論與反思,你會發現,

自然保護遠比想像中的更複雜,每一個學科都有其用武之地


—— 李雨晗,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研

修生



每一次分享過程中,最喜歡的一部分就是小夥伴們講自己的經歷或者項目,再從每周的章節知識結構去分析自己的項目,這一部分不僅幫助我對書中提到的知識點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使我對自然保護工作也多了一些認知。


—— 顏慧,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



這樣的學習方式很棒,在假期相對有整塊時間的情況下,能深入學習這樣思考性比較強的東西。以至於在我後來翻譯的時候,重新讀到各章節時,在上課(比如Conservation Planning等)時也會聯想書中提到的實證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區別,然後持這樣的視角去觀察和認識不同的學科,感覺很有益。


—— 張宇乾,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


 


2018年學習小組


今年夏天,我們打算繼續組織第2期的「社會與自然資源」學習小組,計劃10周,從6月上旬持續到8月中旬。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們將邀請數位有豐富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嘉賓做線上分享並參與討論。

現公開招募學習小組成員6名。





主題:


生態保護是一項 [自然-社會-文化] 的跨學科綜合議題




關鍵詞:


自然、社會、文化、跨學科


 




(圖1)生態保護是一項自然-社會-文化的綜合議題。保護生物學致力於處理當前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其很大程度上以生態學關於生物物理過程的知識和視角為出發點,但也日益認識到理解人、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性。

環境人類學對環境問題背後深層次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權力博弈、文化與價值觀、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研究。

我們可以怎樣更加全面具體地認識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的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路徑?







(圖2)跨學科的研究和實踐需要有高於單一學科的分析框架來整合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可以通過怎樣的思維方式來汲取不同領域的視角、觀點、問題意識和知識範式,以幫助我們認識和應對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學習安排:


1)每周內容:

課前閱讀

(2-3篇中英文獻,以英文為主),

線上2.5小時分享交流

(具體時間待集體討論確定),

課後交流、反思和總結

。每周我們還將請一位同學負責整理線上交流碰撞出的想法和見解,通過微信公眾平台和更多自然保護工作者分享。


 


2)團隊項目:每3位同學將組成一個小組,

挑選感興趣的自然保護話題,自主設計研究項目,

利用政策科學框架進行深入分析

,並在最後兩周和大家分享成果。此外,我們還將要求每位同學負責概譯1篇經典英文文獻,在精讀的基礎上

概述文章的核心思想

,撰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中文文章,在微信公眾平台上分享。


 


今年我們打算讓大家翻譯的這6篇文章是關於

社區發展和保護項目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研究。

越來越多國內保護工作者強調社區參與,

但究竟什麼是社區? 什麼是參與?社區參與背後對自然-社會-文化權力結構和人性的假設是什麼?社區參與一定有助於自然保護的目標嗎?怎樣制定和執行社區參與項目?

——人類學家最擅長的便是通過參與式方法對人群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自然保護工作者了解環境人類學對社區發展和保護項目的研究成果。





線上分享計劃




時間


學習內容


分享者


第1周


(6.04 - 6.10)


跨學科的保護(1)


? 內容:學員互相認識、課程介紹、自然保護的範式轉變


? 案例——非洲象保護和國際象牙貿易


? 閱讀:《政策過程》第一章(自然保護職業人士面臨的挑戰)




高煜芳


第2周


(6.11 - 6.17)


生態保護和自然(1)


? 內容:生物多樣性、從保護生物學到保護科學、科學家的角色


? 案例——鷸

科候鳥生存現狀與保護


? 閱讀:《政策過程》第二章(個體和社會)




Jimmy Choi


第3周


(6.18 - 6.24)


生態保護和自然(2)


? 內容:自然資源管理、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國際機構和社區參與


? 案例——非洲剛果盆地的森林資源管理:從本土到國際視野


? 閱讀:《政策過程》第五章(以問題為導向)




Peter Umunay


第4周


(6.25 - 7.01)


生態保護和社會(1)


? 內容:社會互動過程、價值交換、決策機制


? 案例——溝通與協作:參與人視角下的長江江豚保護


? 閱讀:《政策過程》第三章(社會過程)




韓禕


第5周


(7.02 - 7.08)


生態保護和社會(2)


? 內容:國家體制、政策制定和執行、關於決策的決策、傳統和現代


? 案例——傳統和現代:不丹王國的濕地保護


? 閱讀:《政策過程》第四章(決策過程)




Sonam Choden


第6周


(7.09 - 7.15)


生態保護和文化(1)


? 內容:文化的建構、本土生態知識、人類學家眼裡的自然保護


? 案例——生態和文化:貴州的原生態現象


? 閱讀:《政策過程》第六章(從實證主義到後實證主義)


羅鈺


第7周


(7.16 - 7.22)


生態保護和文化(2)


? 內容:象徵和意義、想像、本地和外來、行為實踐、社區參與


? 案例——三江源的人與野生動物共存


? 閱讀:《政策過程》第八章(自然保護、社會發展和人性尊嚴)




趙翔


第8周


(7.23 - 7.29)


跨學科的保護(2)


? 內容:跨學科和知識整合、人的能動性和自然-社會-文化結構、個人的立足點


? 案例——從國家公園到中巴經濟走廊


? 閱讀:《政策過程》第七章(多學科的方法)




趙維洋


第9周


(7.30 - 8.05)


小組成員報告(1)




成員3名


第10周


(8.06 - 8.12)


小組成員報告(2)




成員3名





分享嘉賓簡介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副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動物行為、水鳥生態學和人獸衝突的解決方案。自2005年以來,他參與了北極繁殖地、東亞遷徙停留點和澳大利亞越冬地的多個水鳥研究和保護項目。目前的研究內容主要為污染物對遷徙水鳥的長期生存的影響。


Jimmy Choi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博士生,研究課題為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剛果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曾在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工作多年,是剛果國家政府及世界銀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Pro Forest等國際機構的森林資源管理顧問。


Peter Umunay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保護生物學博士畢業。研究興趣包括生態網路模型,不同的環境驅動因子如何影響物種與生態系統,以及決策理論。目前研究內容主要為長江江豚棲息地變化動態研究。


韓禕



不丹王國政府的水和濕地項目主持人,負責管理不丹全國的濕地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她是「拉姆薩爾國際濕地公約」在不丹的聯絡人,水和濕地國際論壇的不丹王國代表。她還參與許多關於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跨學科研究和實踐項目。


Sonam Choden



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獲得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為2016-201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興趣包括亞洲邊地與族群、自然與文化保護、城鄉發展、中國與非洲。


羅鈺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總監。自2011年開始駐點三江源,推動以雪豹為旗艦物種的社區保護工作,關注傳統文化、市場經濟、政策等影響因素下,人與野生動物的共存關係。


趙翔


 

召集人簡介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與人類學學院聯合博士生,北京大學生物學本科,耶魯環境科學碩士,參與從當地到國際多個層面的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實踐,包括人與野生動物共存、全球野生生物非法貿易、自然保護能力建設,等等。


高煜芳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環境管理專業碩士。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多個區域辦公室及國家辦公室工作,參與組織及協調多項中外環境領域的合作項目。碩士課題關注中國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相關研究。


趙維洋




申請須知


1. 免費;


2. 不限學歷、專業、年齡;


3.

對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有一定的了解

(通過專業學習或實習工作經歷等),有志以保護自然為畢生事業;


4. 保證有足夠時間投入到

每周的閱讀、線上分享、課後交流、寫作


5. 因為每周閱讀基本為英文,兩次線上交流純英文,所以需要你有

足夠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報名方式


請在

5月15日之前

發送以下材料到weiyang.zhao@yale.edu


並抄送yufang.gao@yale.edu


郵件主題

「XXX(姓名)申請加入2018學習小組」


初篩通過的人選我們可能會進行簡單的電話面試


最終名單將會在5月25日前確定


謝謝!


1. 中英文簡歷


2. 個人陳述:

請用中文回答3個問題


    A. 你為什麼想做自然(環境/生態/野生動植物)保護?


    B. 你如何認識自然(環境/生態/野生動植物)保護所面臨的挑戰?


    C. 你希望從這個學習小組收穫什麼?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 點擊導航欄

精彩文章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距離在野外所向披靡,你還差一件「草蜥」
人人都在追逐珊瑚的美麗,只有他朝死亡而去...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