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每年那麼多普洱茶賣出都被喝了?並沒有!說不定有一大半都在這裡

每年那麼多普洱茶賣出都被喝了?並沒有!說不定有一大半都在這裡

回復「茶」,獲得一條最新資訊!

東莞雖然並不產茶,但活躍的茶葉行情為眾多的茶葉市場、茶行、茶莊、茶樓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茶文化的盛行讓東莞得到了「藏茶之都」的美譽,東莞茶倉聲名鵲起。

一個來自官方的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東莞茶葉的年均交易金額高達50億元,民間藏茶量超過40萬噸,全市有10000餘家大小茶館,覆蓋了90%的主要街道。

除了眾多茶莊倉、家庭倉之外,最近十多年一批大型專業茶倉的成形,為「藏茶之都」提供了更多商業探索的範例。而舉辦多年的東莞國際茶博會,則為東莞茶倉提供了一個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藏茶之風讓東莞茶倉雛形漸現

在90年代,港台企業家愛來東莞投資建廠,一起帶來了普洱茶文化和倉儲意識。對於像普洱茶、藏茶等適合陳化的茶品,不同的倉儲環境會對茶葉的口感有著不同的影響。

環境相對乾燥的地區,茶葉轉化較慢,但香氣足,回甘生津迅猛;空氣濕熱的地區茶葉轉化較快,茶湯比較柔和順滑,但由於濕度高更難儲存,茶葉容易受潮滋生黴菌,影響茶質。

隨著普洱茶產業的發展,人們對普洱茶越陳越香有了認識,倉儲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並且從私人的收藏發展到企業專門設立存儲倉庫,最後演變為設立專門存儲的茶倉,並由最初的存儲功能不斷發展到交易、展示、發現潛在價值、傳播茶文化等功能

創立於1995年的「雙陳普洱」是最早進入「東莞倉」時代的一批茶企。經過創始人陳永堂多次實踐,從進倉再到開倉,熟茶在東莞存放3年,陳韻明顯湯色鮮亮,口感順滑柔和;生茶經過至少6年存放後,香氣明顯,兩頰生津,茶餅條索油亮緊緻,葉底毫芽分明。

倉儲現在已經成為普洱茶流通環節中必要的一環,並將成為繼種植、生產、銷售後的一個新興行業,甚至可以通過由倉儲而完善的行業體系,達到整合資源,樹立品牌,帶動普洱茶發展的作用。

茶倉的設置地點也隨著茶葉的交易環節發生改變,即茶葉的原產地、銷售區都會有茶倉設置,既便於茶葉流通,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定的茶葉儲存空間。

以地理空間來進行劃分,目前國人比較認可的茶倉包括雲南倉、港倉、廣東倉和大馬倉等。

從上世紀90年代末「藏茶」之風漸起,東莞的茶倉多年來囤積了不計其數的普洱茶、黑茶,後發酵茶類擁躉眾多,民間品茶、論茶、藏茶氛圍濃厚,東莞這座製造業城市也興起了藏茶的熱情,東莞茶倉雛形漸現。

天時地利人和造就「藏茶之都」

要說東莞茶倉的形成,時間要追溯到上世紀最後改革開放以來,由製造業轉移所帶來的的文化交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製造業成本的急劇飆升,台灣製造業開始向廣東及東南亞地區轉移。伴隨著大量台資企業到東莞投資,台灣人愛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風氣也傳到了東莞,拉開了全國收藏普洱茶的序幕。當時民間藏茶的量其實很小,很多人藏茶只是對普洱茶的滋味及後陳化產生了興趣,僅限於個人愛好。

從2000年起,藏茶開始成為一種目的明確的投資行為,2004年後,東莞的藏茶之風日盛,民間投資也趨於火熱。

2008年之後,東莞的收藏者和經營者開始理性地對待普洱茶投資,一些先知先覺的茶商,開始重視藏茶的品質,對茶倉進行品牌化運營。此後,東莞民間湧現出天得茶業、雙陳普洱、昌興存茶等一批大型專業茶倉,以及眾多茶莊倉、家庭倉。

東莞的經濟環境和自然條件,為「藏茶之都」的形成帶來了不可或缺的前提。

藏茶,需要場地和資金實力。東莞本地大多有自建房,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後,部分本地人自有的廠房閑置,都為東莞茶倉的形成提供了物理空間條件。東莞藏富於民,存款餘額早已破萬億元,民間投資需求旺盛,這為東莞茶倉的形成提供了資金條件。

另一方面,特殊的氣候成為收藏陳化普洱茶的優先條件。東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而且溫差小,這樣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茶葉倉存,有利於加速普洱茶的自然陳化過程。茶葉通常在莞倉存放兩年,就能達到其他地方三年的效果,這加快了藏家資金的轉化效率。

隨著國際茶博會的帶動作用,東莞市茶文化氛圍日漸濃厚,喝茶、賞茶、藏茶成為東莞市的一大文化現象和亮點,也為東莞茶倉打開了通路。

天時地利人和,讓東莞成為藏茶數量驚人、藏品豐富而又具有歷史縱深感的「藏茶之都」。

?好茶推薦

來源|網路

編輯|ishuoch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當下是一步步足跡,是一盞盞茶香
晴雨表,時間表,禁忌表,這樣喝茶最養生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