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代碑刻,魏徵撰文,歐陽詢正書,全碑共24行,行滿50字,公元632年鐫立於九成宮,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成宮在今陝西麟游縣城西2.5公里,原為隋之「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加以擴建,更名「九成宮」,並置禁苑、武庫及宮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成」形容多層高峻,「銘」,文體之一,多用韻語,如作山川、宮室、器物之銘前面多用散文敘述,然後是韻語銘文。《九成宮醴泉銘》撰作和書寫於唐貞觀六年(632)夏曆四月,全文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和其建築的雄偉壯觀,歌頌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節儉精神,介紹了宮城內發現醴泉的經過,並刊引典籍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於「天子令德」所致,最後提出「居高思墜,持滿戒盈」的諫諍之言。

宋曾鞏在《九成宮醴泉銘·跋》中稱:「九成宮乃隋之仁壽宮也,魏為此銘,亦欲太宗以隋為戒,可以見魏之志也」。

歐陽詢(557一641年),唐代,漢族,潭州臨湘(今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因其「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而被譽為翰墨之冠。

《唐人書評》中說:「歐陽詢書,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黰目,力士揮拳」,其書法刻厲險勁之貌,由此可見一般。到了晚年,其書法更是臻於化境,至其筆墨工巧,意態精密俊逸處,而人複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他的字,端莊整齊而不板滯,方正渾穆而不局促;氣度森嚴,凝重沉穩;高簡中寓渾穆,方正中見柔媚,轉折處乾淨利落,於雍容大度中透出險勁之趣。」

《九成宮醴泉銘》用筆剛勁凝重,峻利而含韻,結體平中寓險,形斂而勢放,有「楷書極則」之稱。

筆法:稜角分明,方勁嚴整,橫豎起收、鉤挑捺尾、轉折之處多用頓挫之法,方折勁健,方肩硬朗,方整中見險絕,點畫雖然瘦硬,但神采豐潤飽滿,凝重含蓄,出鋒處鋒尾較短,鋒芒內斂,帶有隸書筆意。

結體:歐字結體多取斂勢,豎多左右相背,細腰瘦健,中宮收縮,外展逶迤,疏密聚散對比強烈,卻具有超級穩定感。並蘊含行書筆意,多有率意、飄遠、靈便之筆,點畫間顧盼俯仰,使體勢整齊而不板滯。

章法:整體碑文高華渾樸,法度森嚴,字句、行距都較大,章法顯得寬鬆而清晰,是歐陽詢晚年代表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言書法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文言書法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