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的機遇與挑戰

人工智慧的機遇與挑戰

□本社見習記者 孫夢凡

5月21日,在2018微軟人工智慧大會上,一名聽力受損的男孩現場分享AI技術如何幫助他與這個世界產生交流。在微軟的幫助下,他定製了屬於自己的語音識別模型。這個被醫生鑒定為一生註定是聾啞人的男孩說:「技術真的讓我們跟這個世界的聯繫變得更多更廣了,也讓我們更加自信了。」

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知不覺中,人工智慧在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時,與個體建立了聯繫。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搶抓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先發優勢。

目前,人工智慧有怎樣的特點?又將面臨怎樣的風險與挑戰?眾多學者在2018微軟人工智慧大會就此做了回答。

在新空間里求發展

2018年被稱為人工智慧爆發的元年。由創業邦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人工智慧白皮書》如此描述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據統計,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隨著各地人工智慧建設的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31.7%。

5月21日,微軟在其召開的人工智慧大會上著重強調了「智能雲」和「智能邊緣」,並稱將充分發揮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技術與資源,與中國各行業、學界展開全面合作,為中國科研教育、企業創新提供支持,全力推動全民AI發展。但微軟只是全力進軍人工智慧領域的巨頭公司之一。谷歌、亞馬遜、蘋果、臉譜(Facebook)等行業巨頭都在布局各自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資本、巨頭和創業公司的大量投入,是否預示著人工智慧已經進入發展的風口?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執筆組主要成員、科技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員說,當前還處在網路化階段中後期,但整個智能技術的萌芽期已經開始。智能化時代,它的業務模式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傳統網路化時代,數字空間與物理世界是貼合發展的模式;而發展到智能化時代,整個信息技術影響經濟的模式,不再是貼合式發展,而是深入滲透進實體經濟的內部。通過智能技術的嵌入,實現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信息技術改造世界的方式是直接改造整個經濟領域的生產力、生產模式、生產關係。整個信息技術的經濟天花板會進一步推高。

李修全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臉譜事件、「大數據殺熟」、網路惡意機器人、軍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等人工智慧惡意利用案例出現在大眾視野。比如臉譜公司操縱公共認知,影響傳統的政治模式。「大數據殺熟」破壞商業規則,挑戰傳統的商業倫理和邏輯等。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相當於人走路的兩條腿,當技術往前走的時候,治理要跟上,否則這兩條腿扯得太遠,肯定會摔跤。」李修全認為,因為人工智慧向整個社會的應用是滲透型的,所以會對人類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這樣一來,也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人工智慧在下一步的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遠遠不止以上這些。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對整個社會的社會倫理與秩序、隱私與安全、就業結構、貧富差距產生深遠的影響。

比如:不同群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問題。李修全說,智能化時代,智能機器人會成為新的生產力。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力,還會改變生產關係。社會的生產力發生改變之後,財富分配也會有直接的變化。此外,智能經濟時代,數據和知識會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甚至會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產。在這種新模式下,差異化正在顯現。

「人工智慧的發展依然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李修全說,在當下社會,讓一個智能體擁有決策權,能否被接受?怎樣在智能體內部建立一套合理的社會倫理?如何規制智能體的學習對象?在機器人的行為規則、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的權利等問題上,都需要進行合理深入的探討。

把握人工智慧「雙重屬性」

面對人工智慧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發展人工智慧是一項事關全局的複雜系統工程,要按照「構建一個體系、把握雙重屬性、堅持三位一體、強化四大支撐」進行布局,形成人工智慧健康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作出整體部署。

其中「把握雙重屬性」是指,要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徵。既要加大人工智慧研發和應用力度,最大程度發揮人工智慧潛力;又要預判人工智慧的挑戰,協調產業政策、創新政策與社會政策,實現激勵發展與合理規制的協調,最大限度防範風險。

李修全指出,雙重屬性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不同於之前的技術,人工智慧對社會滲透的廣度和深度都遠超從前。因此,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技術的進步與社會效應是同等重要的。「在人工智慧的研發中,頭一次把法律社會倫理和其他跨學科技術理論研究放在了同步推進的地位。其他的研發項目中,是沒有這麼設計的。」

「在具體實施時,首先要進行風險研判。」李修全說,風險研判是路線問題,包括領域路線,人工智慧適合應用在哪些領域;以及階段性研判,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不同的領域對技術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些對於敏感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領域,比如醫療、駕駛,需要等到技術成熟到一定程度後才可以進入,否則會引起安全性和風險性問題。此外,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立法工作、開展評估和監管工作,盡量減少人工智慧的安全風險,以及對社會的衝擊。

「人工智慧其實應該更多地發揮它的正麵價值。」李修全說,技術可以用來保障社會生活安全。要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社會屬性,促進社會公平,減少社會差異,提高人類平等,增進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例如人工智慧在智能醫療、智能教育上的應用,實際上都是在減小群體之間的差異性,減少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維護弱勢者的權益。此外在司法領域,人工智慧也可用於增進司法公正、促進公平正義。

AI時代的「慢聲音」

人工智慧高歌猛進的時代,人應該如何對科技持怎樣的態度?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魯楠說,要回歸人自身。因為人對於自身的反思不夠,所以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人的恐慌也會增長。人工智慧的前景要在符合社會控制的條件下進行,技術發展的方向取決於人希望技術向什麼方向發展。自由與規則是彼此互相加成的關係,人工智慧帶來的是自由還是壓迫,值得深思。

魯楠認為,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人工智慧的態度暗含了以下幾種思維。一是技術決定論。當前環境中技術被提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一切話語都是圍繞技術展開,而倫理學、哲學的觀點和智慧參與度不夠。二是代碼決定論。演算法為王,對科技的認識產生一些扭曲。三是理性決定論。科技將人框在理性的大門中,而實際上人沒有那麼多的理性,如何處理暗藏在理性之下的不可測因素便成了需要思考的問題。四是生產決定論。大家的話語圍繞生產與進步展開,但對個人而言最明顯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越強調生產,越容易將人自身異化、物化。「人文社科完全可以應用於人工智慧研究,技術與人文科學可以互相補充。」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董靜姝認為,大家應該冷靜考慮當前科技帶來的是不是人們想要的。科技的初衷是為人類創造更多自由,但某些程度上卻限制了人的自由。人工智慧可能對人類的某些工作崗位構成挑戰,但是如果利用的好,則可以解放人類。比如在實施救援的時候,可以提高救援質量,保護人的安全。但是智能體優於人類,便會有征服人、奴役人的風險。此外,人工智慧時代,人在某些方面轉移了自身的決策權,比如購物時被演算法推薦購買,實際上讓步了自身的自由。「我們要謹慎看待科技立法的作用。這裡的立法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立法,而是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規則的改造,從世界觀到具體某個詞的語言內涵,科技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塑造人類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主與法制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朱新力:用智能裁判破解「案多人少」難題
全面應用身份證「網證」仍需法律賦權

TAG:民主與法制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