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平之戰,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原因讓你難以理解

長平之戰,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原因讓你難以理解

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在長平大戰,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相信毫無實戰經驗,紙上談兵的趙括呢?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反間計就是瞎扯淡,趙國的人沒這麼傻。不是趙王信任趙括,而是趙括是唯一選擇。首先,換將不是因為廉頗打得不行,而是廉頗不按照趙王的套路打。因為糧食撐不住了,不久後又到秋收了,趙王命令廉頗進攻,速戰速決。廉頗不聽,因為他認為從軍事上來看這是死路。趙王也不傻,知道這是死路,問題是死路總比沒路強,所以考慮換將。

換將如果還是換位老資格的上去,依然不聽趙王命令,拿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扯淡咋辦?要知道趙孝成王剛上台沒幾年,根本壓制不住這些老將,那就只有換位趙王壓得住的將領上去。而趙王能壓得住的年輕將領多了去的,但是這位將領能不能壓住前方趙國的幾十萬軍人呢?能壓住幾十萬軍人的同時還能被趙王壓住的,趙括是唯一的選擇。不止因為他嘴上功夫厲害,還因為他老爸厲害。

長平之戰一開始就註定了趙括上去就是送死,區別只是咋死。趙括自己出發前就說過,對上王齕他能行,如果是白起,他可以洗洗睡了。人家對自己有很清醒的認知,知道白起上了自己就只能選擇背鍋。這口鍋趙括背了,但是還有幾口鍋該後面的人背,下面提提還有那些人該背鍋,也可以看成是趙國咋樣才有可能贏(只是有可能)。

首先,說趙王貪戀土地,不接收上黨就沒這仗了的說法我是不贊成的。不接受上黨是沒啥長平之戰了,因為趙國人可以直接準備打邯鄲保衛戰了,所以從趙國人的立場上而言上黨必須接收,關鍵在於接收後咋辦。一開始趙國沒想到會打成持久戰,所以沒想到借糧,後面借不到糧是因為趙國自己選擇錯誤。這個一開始沒想到會打成持久戰的鍋整個趙國從君王到將領都要背,戰爭一開始就必須做最壞打算,人家秦國召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方便從水路運糧就能說明秦國一開始就想到過這場仗可能會打成傾國之戰。戰爭打成相持階段有兩個建議擺在趙王面前,一是樓昌說的與秦國議和,二是虞卿說的去和楚國、魏國聯絡,一起抗秦,趙王選的與秦國議和。趙王派了鄭朱去咸陽議和,秦國轉頭就把鄭朱來咸陽的消息告訴了各國在咸陽的使者。各國當然不借糧了,老子今天借你糧抗秦,明天你秦趙和談了,我成啥人了?我今天來前線幫你打仗,結果還沒走到地方,前線傳來你趙國和秦國和談了,我咋辦?樓昌倒沒啥錯,人家當大臣的就是要把各種建議告訴君王,怎麼選擇就是君王的事了,所以這口鍋該趙王背。

還有秦國換將趙國沒一人知道,趙國的情報系統該背這口鍋。這麼多選擇錯誤的情況下誰去領導這場仗要跪,唯一跪得好看的選擇是防守。選擇防守你軍人倒是跪得好看了,那後面眾人就該餓死了。本來就沒糧食了,還馬上秋收了,全國的青壯年都在前方選擇防守,和秦國對峙,那所有人以後喝西北風啊?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必須考慮政治。廉頗一個老將不懂這些?我不相信他真不懂,他絕對知道自己的選擇從政治而言是錯誤的,但是這樣選擇他不用背鍋呀。看看2018年廉頗在史書中的美名,趙括呢?成了被唾棄的狗屎。所以我認為廉頗選擇了保個人名譽,趙括選擇了為國家利益賭一把。輸了國家完蛋,自己的名譽更別提了,因為也沒啥名譽了。說真的,就趙括的出身,選擇不去前線在後方安穩當了嘴炮黨一點問題沒有。自己不想去,趙王也不能逼他去吧?他的選擇當然有出於個人前途的考慮,但是說他完全沒考慮過國家利益?我不信。他戰爭推演這麼牛的人我也不相信他沒想過進攻輸了的下場,但人家出於個人前途、國家利益的考慮還是上桌賭了,就憑這個,比很多人強。我說這倒不是替趙括洗白,而是趙括就算是個軍事白痴,也是一個不該背所有鍋的白痴。

後面還有個疑點,趙括大軍被圍40多天,趙國高層啥反映都沒,簡直不符合邏輯,這裡面很多很多可以挖掘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臣 的精彩文章:

還認為古代人比現代人高?古代身高八尺有多高你知道嗎?
UZI是否能達到Faker的高度?網友:不說技術,人品都達不到

TAG:虎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