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後的戰場」:就在中國境內,現在還遍地手榴彈彈殼和軍用罐頭
作者:沈克尼 軍事專家,寧夏民政廳巡視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季我努學社講座嘉賓
1945年8月30日, 在日本天皇已經宣布投降15天之後, 負隅頑抗的日本關東軍少將鬼武五一才率領獨混132旅團的殘部走出東寧勝哄山要塞投降, 因而, 此處也被稱為「二戰最後的戰場」。2017年5月29日, 我同軍史專家薩蘇、武警大校安然等, 同赴綏芬河東寧原日軍築壘, 尋訪昔日的戰場。
考察中, 作者發現蘇軍1933年式手榴彈
5月30日, 我步入綏芬河天長山, 探訪侵華日軍昔日陣地。在日軍永備工事的角落, 發現了一枚完整的蘇聯軍隊1933年式手榴彈。這種進攻手榴彈在彈體增套了一個「防禦外復」, 即鋼鐵的外套, 以增加殺傷破片, 成為攻防兩用的手榴彈。同時, 我們又在樹下撿到一顆蘇軍「防禦1式」手榴彈彈殼。後又撿到日軍「九二式」重機槍彈鏈, 特別是一些鑽了小眼的小罐頭盒, 大多數人認為這種小罐是日軍的食品罐頭, 實際上, 這是日軍加熱食品的「攜行燃料」盒。固體燃料罐有扁盒的前期型和這種增高加大體積和容量的戰爭後期型兩種。據軍史專家薩蘇介紹, 這種罐頭盒扔在陣地周圍, 是為了防止對方潛入偵察, 一旦觸動, 可發出聲響起到報警的作用。
日軍佔領東北軍大營
這裡除鋼筋水泥的永備工事遺迹之外, 還遍布塹壕、交通壕, 以及機槍掩體等野戰工事。我沿壕行走, 找到了曲射炮的陣地。特別是發現兩條當年日軍交通壕邊向對手方向一線構築的步兵卧射掩體, 我繪下略圖。日軍步兵沿交通壕隱蔽機動至此, 翻滾即入射擊掩體, 如此配置, 是否考慮蘇軍的「波波沙」 (蘇軍衝鋒槍) 等殺傷火力猛而未做疏開配置?亦或是便於梯次躍起用「刺突地雷」攻擊蘇軍坦克?這值得研究。
日寇佔領東北城鎮
另見六角形水泥砌制的水井, 明顯為日軍工兵所作。日本軍隊的鋼帽堡和碉堡多六角形狀, 連水井的水泥圍欄也修建成六角形。日軍, 特別是日本關東軍, 對戰場水源調查十分重視。在日軍《野戰騎兵小隊長必攜》這類下級軍官的手冊中, 都記述有我國東北「水井水量一般均少。一小時之湧入量不過為五斗。故對井口一個之分配人員約以百名 (馬匹則約為其五分之一) 限度」。
(沈克尼:《綏芬河日軍築壘隨行筆記》)
※「軍神」湯恩伯也有失算的時候?陣地失陷只能靠村莊土牆抵抗日軍
※侵華日軍曾在中國境內生產的一款先進手槍,究竟是什麼模樣?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