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你不拒絕她?」 「我不會。」

「為什麼你不拒絕她?」 「我不會。」




還記得某年春晚,被郭冬臨的一個小品逗樂,他在其中飾演一個俗稱「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好人,對於別人的任何要求都一概答應下來,最後落得兩頭不討好: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外面事情也沒辦得漂漂亮亮,更重要的是,看似做了老好人,實際上總是被人利用。

 


在我看來,郭冬臨的這個角色,反映出的是國人的一個典型問題:不懂得如何拒絕他人。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少會用某某國家作為一個標籤,來概括形容該國國民的特性,特別是如果朋友強調「中國人總是如何如何」之類,都會反駁回去,說這明明是世界各國都存在的現象。但是,不懂得如何拒絕人這一條,或許除外。因為,在我接觸過的各國人里,似乎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格外不擅長這一點。


 


比如在美國念書時,有一次和幾個朋友去紐約看live現場,結束之後已經很晚了,我就問問當時同行的一個美國朋友,可不可以搭他的車送我們一程。沒想到,他很禮貌並客氣地拒絕了,理由也很簡單直接:當時時間已經挺遲了,接近零點,如果送我們回學校之後他再開車回家,時間就太晚了……況且他近期的身體狀況不佳,需要按時休息,熬夜駕車也不安全。但是作為幫助,他可以幫我們捎去最近的地鐵站。


 


後來我們和這位美國朋友處得挺好,也知道他本質還是一個挺熱心的人,也在不少地方幫助過我和其他朋友。所以,當時會拒絕我們,因為在他看來就是一件超出他幫助能力之外的事情,那麼選擇禮貌地拒絕,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但是那之後我也思考過,同樣的事情,如果放在自己的身上,會如何處理呢?估計自己很可能會儘可能克服自身困難,先熬夜開車去送朋友,再趕路回家,不惜以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為代價。

 


這大概就是東西方社交中的一個巨大差異,面對其他人的請求,哪怕是很熟悉的朋友,西方人覺得不合適,或是自己不願意去做的話,就會直言相告,並禮貌地拒絕對方的要求。





 


而東方思維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面子,國人總是會擔心拒絕他人的要求,因為他們擔心這樣的行為可能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還會丟了自己面子。


 


但是,在這樣來者不拒思想的大背景下,有許多喜聞樂見,卻並不美好的一幕幕在發生:我以前公司有個同事叫老李,他看起來非常親和,對誰都笑嘻嘻的,客氣話說起來更是一套一套。而且,老李似乎對任何同事、朋友的各種請求,都是有求必應。


 


某一次,公司另一個同事小楊去找老李幫忙,然後老李也是一口答應下來,然而在這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動靜,也從未主動提起過此事。小楊憋不住去找了老李,問那件事情辦得怎樣了。老李就說不好意思自己太忙,把這事給忘了,並一再表示會儘快幫助處理。可是一拖又是許多天,小楊也不好意思再問,最後還是請了其他人幫忙解決掉了。

 


這就是讓人覺得很尷尬的局面:你說要怪罪老李,也不能真的怪他,畢竟人家願意幫你只是情分,並不是他的本分。但問題是,既然答應了下來,為何又不放在心上,儘力去解決呢?說白了,其實還是老李本意並不是真的很樂意幫忙,只是公司同事一場,拒絕了又覺得不夠意思,所以姑且答應下來,至於真的履行承諾,那就不一定了……所以,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拒絕,而且我感覺經常會遇到。


 


這是一類,還有另外一類情況,也發生在我以前那個公司。當時還是實習生的小吳,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怯懦害羞的姑娘,再加上一心想要搞好職場關係,因此對每個同事都特別和善,對於領導和其他老員工交給的任務,更是不打一絲折扣地完成。


 


然後她部門的好幾個老員工看出了她的性格,總是會以前輩的名義,讓她幫忙做了很多分外的事情。久而久之小吳也感覺到自己被利用了,可就是害怕得罪了老員工,以後會被穿小鞋什麼的,因此只能硬著頭皮去做。這也是不會拒絕的典型,殊不知你越是這樣,老員工越是會覺得你好欺負,缺乏主見,以後自然而然就會低看你一頭。當你以為自己的不拒絕維護了群眾關係的時候,卻沒意識到已經丟掉了自己的尊嚴。





 


當然了,還有另外一類,就是真心實意確實想要給予他人幫助,但是因為自己的精力有限,或者是能力上力有不逮,因此不會拒絕只能讓自己陷入重重困難的境地:要麼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要麼給予他人的幫助是打了折扣的。

 


總結一下的話,我們不會拒絕他人,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覺得面子掛不住,拒絕他人的請求會顯得自己無能,沒什麼用。二是害怕關係搞僵,處理不來複雜的社交關係,乾脆統統滿足他人的全部要求。三是擔心對方身居高位,自己如果拒絕了對方,以後會遭到報復,或者不被其重用。四是的確想要幫助人,卻忽略了自身的實力,或者精力不夠。


 


但是,所有的不懂拒絕,最終都會導致一個結局:讓你在這種社交關係中,徹底失去了自我。


 


這也恰恰是東方文化中,比較忽視或者說刻意掩蓋住的一個細節,自我的重要性。我們的傳統觀念里,尊重禮儀教養,犧牲自己幫助集體或是他人的思想過於根深蒂固,讓我們養成了一種特殊的習慣:總是輕視自我的存在。


 


在日本文化中,也有非常相似的現象。我在日本生活時,感覺到他們很少會願意去麻煩人,遇到需要別人幫助的情況,總是會不停地表達歉意,好像這樣就欠了一個巨大的人情一樣。這其實是一種逆向的不會拒絕,其本質也是對於自我存在的輕視。我完全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正常訴求,別人選擇幫忙或者選擇拒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正是這樣的傳統和思維習慣,讓我們寧願自己去承擔麻煩來完成別人的請求,或者去做那些不情願去做的事情,總之就是不敢當面直說一句:對不起,恕我無法做到。


 


但實際上在如今的社會,一個從不會說「不」的人,往往並不會讓他人真的覺得是一個高尚的、有修養的、樂於助人的君子,反過來有很大可能只會讓人覺得這個人老實、好欺負,是個有求必應的老好人。


 


反過來,一個懂得說「不」的人,常常更加讓人覺得有主見,有想法,不會一味地服從,或者說……不好欺負。因此,學會拒絕,也就意味著別人知道你的邊界和底線,同時也能在社交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不會丟掉自己的尊嚴。





 


那麼,怎樣才能有禮有節地拒絕他人,又不至於鬧到不愉快呢?

 


首先,第一種的明裡答應,暗裡並不履行的方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在現代社會,契約精神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如果答應了卻無法兌現承諾,只會比直接拒絕更令人覺得難堪而不能接受。長此以往,別人只會覺得你是一個虛偽的人,很可能用相似的方式來對待你。


 


第二種,因為擔心關係變壞而無法拒絕,大可以直接說明你的情況。比如像小吳那樣被老員工差遣使喚,應該直接表達出自己手上有很多其他的活正要做,此時此刻無法再騰出精力來幫助你。或者在給予了幫助之後,大膽地言明:這次我幫了你一個忙,你要記得欠我一頓飯哦,以此來避免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需求。


 


遇到對方是上級,卻總像是把自己當做奴僕使喚的,要區別對待,一種是對方真的很賞識你,通過各種任務來考驗你的能力;另一種就和上一種一樣,對方仗著自己身居高位,把你當苦力使用。遇到這種情況,你大可以表達公事公辦,私事自己解決,不要帶到工作場合的態度,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從而知難而退。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上級而退縮,那隻會讓你下面越來越難做,後患無窮。


 


至於最後一種,就最容易處理了,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大方地說出你的難處,正常人是肯定能理解你的。這其實就是一種「能幫到你的地方,我會儘可能幫助你;超出我能力範圍的,我暫時也無法做到,希望你能體諒」的態度。事實上大部分人也會理解,遇到那種死纏爛打,明知你有難處還非要求著你完成的,這樣的人還是儘早過濾出社交圈子。


 


沒錯,學會拒絕還有一層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助你識別出真正值得信賴的朋友:他們會換位思考,理解你拒絕的原因,並且不會改變和你的友誼。而那些因為你的合理拒絕,就對你換了一副嘴臉,或者覺得你「不夠意思」的所謂「朋友」,恰恰是你最應該拒絕的人。

 






=THE END=



本文作者:眠眠,旅加華人,


《男人裝》雜誌專欄作者,


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知乎歷史科技類達人,《人類學+》作者。



關注「眠眠冰室」


睡前十分鐘,講你沒聽過的冷故事


和黑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眠眠冰室 的精彩文章:

他是文理兼修的天才,去世21年,至今拜倒在他門下的徒子徒孫無數
國軍敢死隊在這場鮮為人知的保衛戰中,流幹了最後一滴血

TAG:眠眠冰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