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英國人大概是重度顏控,為了消滅胖子居然使用這種方法

英國人大概是重度顏控,為了消滅胖子居然使用這種方法

前一陣英國實行糖稅,導致含糖飲料價格上調,而喜愛含糖飲料的肥胖人群多少受到波及,不得不支付額外的費用。於是人們也把糖稅稱為「肥胖稅」。

沒想到這個概念這麼快就被一個時尚品牌徵用了……

最近有小夥伴在逛英國時尚連鎖店NewLook時發現:不同尺寸的衣服居然不同價格!官網上顯示Curves系列中一條加大碼的褲子22.99英鎊,而標準系列中條非常相似的小碼的褲子19.99英鎊。

(圖片來源:BBC News)

針對這個事情,時裝設計師Anna Scholz在採訪節目中說,同一件衣服它可能需要兩倍的面料才能製作出更大尺寸的相同襯衫,所以加大碼的衣服收取更多費用可以理解。

加大碼模特Nyome Nicholas-Williams則認為這是一種歧視。「有些人沒辦法選擇他們的身材,如果你不得不支付額外的錢,感覺就像被告知你必須要減肥一樣,」她說。

(圖片來源:BBC News,圖左為Anna Scholz,圖右為Nyome Nicholas-Williams)

在英國,肥胖稅體現為增值稅和糖稅。

在2016年,英國曾實行產品增值稅(Value Added Tax),對漢堡、薯條、碳酸飲料、黃油等容易讓人發胖的食品徵收17.5%的增值稅,這意味著你想吃這些需要付出更多的錢。

在2018年,更是實行了糖稅(sugar tax):每100毫升含糖量超過5克。製造商必須繳納每升18p的稅率,如果含糖量超過每100毫升8克,則每升稅率為24p。意思就是一個飲料它糖分越多價格越貴。

這兩類稅的出發點,都在於政府想要解決國民過於肥胖的問題。倒不是歧視胖子,是因為肥胖引發的病症太多了。

英國國家肥胖論壇認為徵收肥胖稅有助於減少人們患冠心病、中風、肥胖和糖尿病的幾率。《英國醫學雜誌》周刊近期一項研究顯示,肥胖稅有助每年減少1000例因心臟病早逝病例。

肥胖稅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遏制人們毫無節制地發胖,從而保證身體健康。

這次NewLook的衣服加大碼事件,和先前的增值稅、糖稅,似乎都是在督促肥胖群體減肥:想穿大碼衣服,想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就多交錢;沒錢?那就減肥啊!

因此,這次NewLook事件人們戲稱為「肥胖稅」。不過這個「肥胖稅」可不是經由政府審批的正式稅務類型,而是大家用來吐槽的辭彙。價格的增減根據體型大小,而不是產品本身,也難怪有人覺得這是對肥胖群體的歧視了。

不過,Twitter上倒是各成兩派:

@MaxSylvan:一袋子8個土豆賣1鎊,一袋子16個土豆賣2鎊,同理,8碼和16碼價格當然要不一樣。

@MexicoRS78:如果大碼的衣服和小碼的衣服收費一樣,那不就是要多收瘦子的錢了嗎

也有人覺得這就是歧視,進一步提出了反駁意見:

@laurenabi_:既然要公平,那就每個碼都應該有不同的價格。

@bryscottx:那有沒有人願意告訴我為什麼男士的褲子最大碼和最小碼是同一個價格?

目前,New Look已經發布聲明,稱他們正在審查加大碼系列衣服的定價結構,對於顧客他們一視同仁,希望這種價格差別的情況不再出現。

至於肥胖稅對於胖子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人們對於高熱量高糖分的攝入,從而瘦下來。不過人們只要足夠有錢,也可以選擇忽視肥胖稅。

其實,在有能力改變自己身材的情況下(有一些肥胖的情況是體質問題不好把控),選擇減肥還是繼續做個胖子,都是自己的選擇。

早就有人在網路上針對肥胖的問題進行討論,甚至分享了身為胖子被欺負的經歷。知乎上的這些回答讓人看得很揪心:

高中時候有個女同學挺胖的,身高175,大概180斤左右。挺開朗一女同學,我們都叫她「盼盼」,大家時不時會拿她胖開玩笑,她看上去毫不在意。

有一天上體育課,老師讓排隊站好。有個男生站在她後面,唉聲嘆氣,搖頭晃腦。老師說,你幹嘛呢?男生說:她擋著我啥也看不見聽不見。全班哄堂大笑,老師也笑了,我也笑了。盼盼也笑了,回頭誇張的打了那個男生一下。

後來老師繼續上課,我閑著無聊轉頭,看見盼盼在偷偷抹眼淚,很小心的不被別人看見的樣子。我突然覺得她的開朗,我好心疼。

在提問「胖子瘦下來的感受」下面,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句回答:「如果之前我覺得社會殘酷,而現在我覺得我被這個社會溫柔相待,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如果說知乎上中國人對於胖的討論是殘忍不堪的,那麼Quora上的外國人就是走幽默詼諧風了。在Quora上「胖的好處」這類積極的提問多於負面提問,而且回答都相當認真!

1、如果你挨餓,你會死得慢一點。

2、你不太可能死於結核病。

3、雖然你可能凍僵,但你沒那麼容易凍死。

4、在美國,你會得到較少的性關注,有時候這是積極的。

臉上會少些皺紋,嗚呼!

不得不說,外國人真的樂觀很多……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是他們沒有那麼介意他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周邊的環境對肥胖的寬容度很高。

說起「對肥胖寬容度高」,讓人難免想到那個曾經以胖為美的朝代——唐朝。

在中國古代有「環肥燕瘦」之說,環是楊玉環,燕則是趙飛燕。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流行體系是自上而下的,體態豐腴的楊玉環的得寵,使豐腴美在大唐逐漸流行。

不過大唐以肥為美倒也有其他的背景因素:

首先,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正如杜甫詩句所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

其次,唐代開放兼容並包。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姿。

第三,統治者的血統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易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也就是說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碩的體魄。

因此,唐朝幾代國君均寵愛豐肥的女性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當時崇尚的「豐肥濃麗、熱烈放姿」絕不單純是女性體態上的肥瘦、穿著上的遮露。這種審美取向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理念,所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型的、開放兼容的文化視野。

唐人喜愛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貴豐滿。唐人塑造的駿馬形象也都是驃滿臀圓。而唐代影響最大的顏體書法更是肥碩、莊嚴而渾厚。

然而,以胖為美的時代已經過了,現代人由於物質豐腴,生活相對富足,肥胖成了一種難堪的代名詞。但到底如何看待以及對待肥胖,還是在於個人。

肥胖稅的出發點從來都不是歧視肥胖群體,而是保證身體的健康。所以其實,健康的前提下,是瘦是胖可以無所謂,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感到滿意,才是最重要的

(英倫圈綜編,編輯:Erin,內容參考BBC News,Quora,知乎,維基百科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自網路,轉載請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Jimmy Choo鞋,MK包,Bose迷你音箱!
83萬英鎊起兩居,倫敦一區城市中心景觀樓王

TAG:英倫圈 |